赠虔刀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见“ 赠刀 ”。
引证解释
⒈ 见“赠刀”。
赠虔刀的网络释义
赠虔刀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贝,曾声。从贝,表示与财富有关。本义:赠送)
(2) 同本义
赠,玩好相送也。——《说文》
何以赠之。——《诗·秦风·渭阳》
凡赠币无常。——《仪礼·既夕礼》。注:“玩好曰赠。”
赠禭所以送死也。——《荀子·大略》
以公命赠孟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赠大珠四枚。——《汉书·李广苏建传》
歌以赠之。——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赠谥美显。——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又如:赠赆(赠送给远行人的路费);赠仪(赠送的礼物);赠策(赠物以表示心意);赠诗(互相酬答);赠我药石(比喻感谢别人以忠言规劝自己);转赠(把收到的礼物赠送给别人);捐赠(馈赠。赠送)
(4) 送走;逐去
以赠恶梦。——《周礼·春官·占梦》
(5) 又如:赠恨(向人诉说别离的遗憾心情);赠傩(古代送走疫鬼的一种仪式)
(6) 追赠,赐死者以官爵或荣誉称号
子熙卒,遗戒不求赠谥。——《魏书·韩子熙传》
步夫人卒,追赠皇后。——《三国志·吴主传》
赠太子太保。——《明史》
(7) 又如:赠谥(帝王和大臣死后,依其生前功绩赐赠称号);赠公(帝王时代称官员已死的父亲为赠公);追赠(在人死后授予某种称号);赠官(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赠典(古代朝廷推恩重臣,把官爵授给官员已死父母及祖先的典礼)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虍,文声。虍(
),虎头。本义:虎行走的样子)(2) 同本义。引申为勇武、强固
虔,虎行皃。——《说文》
有虔秉钺。——《诗·商颂·长发》
(3) 诚敬;诚心
以告虔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虔卜于先君也。——《左传·成公十二年》
纠虔天刑。——《国语·鲁语》
薛姨妈笑道:“果然如此,算我的孝心虔了。”——《红楼梦》
(4) 又如:虔谢(真诚地感谢);虔恳(诚恳祈求);虔洁(诚实而纯洁);虔肃(诚实而严肃);虔恭(诚敬)
动词
(1) 杀戳
虔,杀也。秦晋之北,鄙谓贼为虔。——《方言》一
虔刘我边陲。——《左传·成公十三年》
席卷虔刘。——左思《魏都赋》
(2) 又如:虔刘(杀戳)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ken2 [海陆丰腔] kien2 [客英字典] ken2 kien2 [台湾四县腔] kien2 [客语拼音字汇] kian2 vun2 [梅县腔] kian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乾 | 渠焉 | 羣 | 仙B開 | 平聲 | 先 | 開口三等 | 仙B | 山 | gien/gyen | gʰĭɛ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刀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古代兵器名)
(2) 同本义
刀,兵也。象形。——《说文》
刀,到也,以斩伐到其所乃击之也。——《释名》
刀光照塞月,阵色明如昼。——唐· 崔国辅《从军行》
(3) 又如:刀枪;刀兵;刀瘢(刀伤的瘢痕)。
(4) 泛指用来斩、割、切、削、砍、铡的工具
中刑用刀锯。——《国语·鲁语》
有斧钺刀墨之民。——《国语·周语》
帝自捉刀立床头。——《世说新语·容上》
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后汉书·列女传》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聊斋志异·狼三则》
(5) 又如:刀锯(古代的刑具。割刑用刀,刖刑用锯);刀环(刀头的环);刀墨(古黥刑。先用刀在额头上刻划,然后再染上墨);刀斧手(刽子手;又指持刀拿斧、准备捉拿后杀人的军士)
(6) 形状像刀的东西 。如:冰刀;刀圭(指古代量取药物的小匙)
(7) 即刀币 ,中国的一种古钱币,其形如刀
余刀布。——《荀子·荣辱》。注:“钱也。”
及金刀龟贝。——《汉书·食货志》。注:“谓钱币也。利于刀”。注:“名钱为刀者,以其利于民也。”
(8) 又如:刀儿(古代钱币的通称。因其形状如刀,故有此称)
(9) 通“舠”。小船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诗·卫风·河广》
(10) 姓
量词
通常以一百张(一百页)纸为一刀 。如:我买了两刀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do1 [客英字典] dau1 do1 [台湾四县腔] do1 dau1 [梅县腔] dau1 [海陆丰腔] do1 dau1 [客语拼音字汇] dau1 do1 [宝安腔] dau1 [沙头角腔] dau1 [东莞腔] dau1
◎ 潮州话:do1 (to)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刀 | 都勞 | 端 | 豪 | 平聲 | 豪 | 開口一等 | 豪 | 效 | tau | tɑ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