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命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帮助传达主人旨意的人。
《仪礼·士冠礼》:“宰自右,少退赞命。” 郑玄 注:“赞,佐也。命,告也。佐主人告所以筮也。”
谓受天命辅佐天子。
《汉书·儒林传·张山拊》:“大司空 朱邑 、右扶风 翁归 德茂夭年, 孝宣皇帝 愍册厚赐,赞命之臣靡不激扬。”
引证解释
⒈ 帮助传达主人旨意的人。
引《仪礼·士冠礼》:“宰自右,少退赞命。”
郑玄注:“赞,佐也。命,告也。佐主人告所以筮也。”
⒉ 谓受天命辅佐天子。
引《汉书·儒林传·张山拊》:“大司空朱邑 、右扶风翁归德茂夭年, 孝宣皇帝愍册厚赐,赞命之臣靡不激扬。”
赞命的网络释义
赞命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本义:进财货以求谒见)
(2) 同本义
赞,见也。——《说文》。按,玉帛雉羔雁之属皆贝类。贝者,佐见之具。
进见以见为礼也。——《说文》锴注
(3) 又如:赞谒(进见);赞献(进献祭品);赞见(进见)
(4) 导引
太史赞王,王敬从之。——《国语》
(5) 又如:赞引(引导);赞见(引见);赞谕(引导教谕)
(6) 辅佐,佐助
赞,佐也。——《小尔雅·广诂》
益赞于禹曰。——《书·大禹谟》
主人之赞者西面北上。——《仪礼·乡饮酒礼》
卿大夫赞君。——《礼记·明堂位》
子若能以忠信赞君。——《国语·晋语》
赞帷幄之谋。——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资治通鉴》
赞军校尉。(武官名,相当于参谋。)
(7) 又如:赞善(官名。唐始置,为太子属官,掌司从、辅佐);赞元理化(辅佐皇帝推行德化);赞翼(辅助);赞赞(努力帮助)
(8) 称颂;赞美
自赞于平原君。——《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心计交赞之。——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9) 又如:赞拜(臣子朝拜皇帝时,赞礼的人在旁唱礼);盛赞(极力称赞);赞尚(看重别人的长处并加以称扬)
(10) 告诉;介绍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11) 明白
总百氏,赞篇章。——《汉书》
(12) 又如:赞阅(明察历练)
(13) 参与
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史记》
(14) 又如:赞议(参议);赞决(参与决策)
(15) 选拔
命太尉赞桀俊,遂贤良,举长大。——《礼记·月令》
名词
(1) 一种抒情文体,常以情调的特别激扬、风格的精炼为标志 。如:天安门赞
(2) 对某人或某事(如对死者的品质和贡献)的赞颂 。如:像赞;赞评(史家的赞词与评论)
(3) 司仪
伊陟赞于巫咸。——《书·咸有一德》
将闾曰:“阙廷之礼,吾未尝敢不从宾赞也。”——《史记·秦始皇本纪》
(4) 又如:赞仪(司礼之人);赞撤(古代祭祀完毕,大祝帮助小祝撤去祭器)
(5) 姓
动词
(1) 称赞;颂扬
进不党以赞己,退不黩于庸人。——《后汉书》
下诏褒赞。——《三国志·许褚传》
(2) 又如:赞述(欣赏他人的美善而加以称扬)
(3) 辅佐,帮助
幽赞天地。——汉《白石神君碑》
幽赞神明。——汉《孔庙置守庙百石卒史碑》
赞拜王庭。——汉《山阳太守祝睦后碑》
名词
(1) 以颂扬人物为主的一种文体 。如:像赞;小赞
(2) 佛经中佛教徒歌颂教主释迦牟尼及其他佛陀的文辞
是夜黄昏,僧徒礼赞,螺呗间作,渤海命军侯悉擒械之来。—— 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口从令。表示用口发布命令。本义:指派;发号)
(2) 同本义
命,使也。——《说文》。朱骏声按:“在事为令,在言为命,散文则通,对文则别。令当训使也,命当训发号也。”
出君下臣名曰命。——汉· 蔡邕《独断》
语下命者,制令也。——《贾子·礼容》
凡尊者之言曰命。——《文选·闲居赋序》注
维君子命。——《诗·大雅·卷阿》
某固辞不得命。——《仪礼·燕礼》
命田舍东郊。——《吕氏春秋·孟春纪》。注:“命,令也。”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列子·汤问》
令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命妪煮芋。——清· 周容《芋老人传》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白居易《琵琶行序》
(3) 又如:命酌(使充酌酒者);命席(下令安排座位);命酒(命人置酒);命乐(命人奏乐);命官(任命官吏);命材(任用有才干的人);命事(安排职事);命使(任命使者);命将(任命将领);命相(命令三公辅政、行事);命讨(下令讨伐);命教(命令)
(4) 取名;命名
今之命师者。——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命曰琵琶行。——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命名(给予名称,定名);命姓(赐姓;建姓);命爵(赐给爵位、官职)
(6) 动,用
欣然命笔。——毛泽东《送瘟神二首序》
(7) 又如:命旅(出师,誓师,启程);命笔(动笔,使笔);命管(命笔)
(8) 通“盟”。在神前誓约,结盟
凡我同盟,毋蕴年,…或间兹命,司慎、司盟、名川、群神、群祀、先王、先公、七姓十二国之祖,明神殛之。——《左传·襄公十一年》
名词
(1) 命令;政令;教令
既不能令,又不受命。——《孟子·离娄上》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以王命聚之。——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何命焉为。——《墨子·公翰》
大君有命。——《易·师》
掌王后之命。——《周礼·内小臣》
凡诸侯有命告则书。——《左传·隐公十一年》
喜而从命。——《资治通鉴》
西市待命。——清· 方苞《狱中杂记》
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论语》
(2) 又如:遵命(敬辞。表示依照对方的嘱咐);命戒(命令与禁令);命词(诏书;也指起草诏书);命诏(君王的命令)
(3) 命运,天命
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人生有命。——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4) 又如:命道(命运);命毒(命苦,命运不好);命快(命运好);好命;苦命;算命;命分(命运;命中给的天分;禀赋)
(5) 性命,寿命
命悬于遂。——《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命如南山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命绝今日。
皆关民命。——《聊斋志异·促织》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彼不能以二人之命易其官。——清· 方苞《狱中杂记》
(6) 又如:逃命;短命;命犯(有杀人罪的罪犯)
(7) 生活,生存 。如:命途(生活的道路、经历);命路(人生的路途)
(8) 帝王按等级官职赐给臣下的东西
赐晋惠公命。(此指服装)——《国语》
(9) 又如:命士(命夫。受有爵命的人);命禾(天子所赐的嘉禾);命民(受帝王赐爵的平民);命圭(天子赐的玉圭)
(10) 通“名”。声誉
时周之命。——《诗·周颂·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in5 miang5 [陆丰腔] miang6 min6 [梅县腔] miang5 min3 [海陆丰腔] min6 miang6 [客英字典] miang5 min5 [台湾四县腔] min5 miang5 [客语拼音字汇] miang4 min4 [宝安腔] miang3 | min3 [东莞腔] min5 miang3
◎ 潮州话:mian7(miāⁿ) mêng6(mẽ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命 | 眉病 | 明 | 庚三開 | 去聲 | 敬 | 開口三等 | 梗 | 庚 | mĭɐŋ | miengh/myan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