赕佛

dǎn fó [ dan fo]
繁体 賧佛
注音 ㄉㄢˇ ㄈㄛˊ

词语释义

傣族向庙宇奉献财物以求消灾赐福的一种祈神仪式。

词语解释

  1. 傣 族向庙宇奉献财物以求消灾赐福的一种祈神仪式。

    《中国民间故事选·画神多兰嘎》:“在缅寺里赕佛的日子,他也来到锣鼓喧天的缅寺,但他不在那里祈祷,也不在那里滴水。”

引证解释

⒈ 傣族向庙宇奉献财物以求消灾赐福的一种祈神仪式。

《中国民间故事选·画神多兰嘎》:“在缅寺里赕佛的日子,他也来到锣鼓喧天的缅寺,但他不在那里祈祷,也不在那里滴水。”

赕佛的网络释义

赕佛

  • 简介
  • 赕(dǎn)
  • 佛,民间亦称“待佛”,即敬佛祭祀,渔民俗称“赕老爷”,一年四季几乎不断。赕佛是西双版纳等地傣族祭祀佛主的活动,赕佛时既有大型香信庙会期间集体赕佛的“庙赕”,也有在一家一户内部赕佛的“家赕”,还有在同族之内赕佛的 “族赕”等多种形式。
  • 赕佛造句

    式法十分水平地方税上哦判断是佛握手是佛上发生申诉赕佛啊似防;十可是地实扼发射点生豆腐皮围绕法。
    无锡渔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庙之习,祈求水神保佑,祭鳌赕佛,谓之上。
    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
    赕佛”就是指向庙宇捐献财物,以祈求平安幸福。
    这赕佛可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
    “赕佛”在傣族中经常使用。

    汉字详情

    dǎn [dan]
    部首: 401
    笔画: 12
    五笔: MOOY
    五行:
    仓颉: BOFF
    四角: 79889

    英文翻译

    fine

    方言集汇

    ◎ 粤语:zin6

    宋本广韵

    fó,fú [fo,fu]
    部首: 221
    笔画: 7
    五笔: WXJH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LLN
    四角: 25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梵文 Buddha音译“佛陀”的简称 。意译为“觉者”、“知者”、“觉”。觉有三义: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据称,凡夫缺此三项,声闻、缘觉缺后二项,菩萨缺最后一项,只有佛才三项俱全。小乘讲的“佛”,一般是用作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大乘除指释迦牟尼外, 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宣称三世十方,到处有佛

    西方有神,名曰佛。——《后汉书·西域传》

    (2) 又如:佛天(佛;西天;美好的地方);佛化(佛的教化);佛光(佛所带来的光明);佛会(佛菩萨众圣会聚的地方);佛图(佛塔);佛位(成佛正果之位)

    (3) 佛教

    攘斥佛老。——韩愈《进学解》

    (4) 又如:信佛;佛学(佛教的学问);佛义(佛教的经义);佛典(佛教的典籍)

    (5) 佛像

    此上手房宇,乃管待老爷们的佛堂、经堂、斋堂。——《西游记》

    (6) 又如:铜佛;佛面(佛像面部);佛座(安置佛像的台);佛殿;佛宝(各种佛像)

    (7) 比喻慈悲的人

    民举手加额,呼余为佛。——宋· 吕祖谦《吕氏家塾记》

    (8) 佛经

    两个姑子先念了佛偈。——《红楼梦》

    (9) 又如:诵佛;念佛;佛偈(佛经中的颂词)

    (10) 另见 fú;bó

    动词

    通“拂”。违背

    佛,戾也。或作拂。——《集韵》

    (2) ——见“仿佛”( fǎngfú)

    (3) 另见

    英文翻译

    Buddha; of Buddhism; merciful person; Buddhist image; the dead (Jap.)

    方言集汇

    ◎ 粤语:bat6 fat1 fat6
    ◎ 客家话:[梅县腔] fut8 [东莞腔] fut8 [客英字典] fut8 [海陆丰腔] fut8 [客语拼音字汇] fud6 [台湾四县腔] fut8 [沙头角腔] fut8 [陆丰腔] fut8 [宝安腔] fut8
    ◎ 潮州话:hug8(hûk) hug4(hu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八物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符弗入聲合口三等bʰĭuətbyot/bi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