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唱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谓以诗歌相赠答。
宋 赵抃 《有怀程给事》诗:“ 元和 賡唱今犹古,此乐情怀岂有涯。”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四》:“及归田, 吴 每自 丰中 相讯不废, 俞 同里賡唱尤密。”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木兰行围制度》:“或有时上引诸文士賡唱终夕,以示暇焉。”
引证解释
⒈ 谓以诗歌相赠答。
引宋赵抃《有怀程给事》诗:“元和賡唱今犹古,此乐情怀岂有涯。”
明顾起纶《国雅品·士品四》:“及归田, 吴每自丰中相讯不废, 俞同里賡唱尤密。”
清昭槤《啸亭杂录·木兰行围制度》:“或有时上引诸文士賡唱终夕,以示暇焉。”
赓唱的网络释义
赓唱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贝,庚声。本义:连续,继续)
(2) 同本义
乃赓载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书·益稷》
(3) 又如:赓扬(继续);赓载(相续而成);赓咏(相继咏和);赓衍(延续演变);赓飏(飞扬轻举连续而歌)
(4) 酬答、应和
赖有西邻好诗句,赓酬终日自忘饥。——宋· 张耒《张右史集·屋东》
(5) 又如:赓和(唱和;酬谢、赠答之意);赓歌(作歌唱和;连续不断的歌声,表示欢乐);赓酬(作诗相唱和、赠答)
(6) 通“庚”。赔偿
智者有什倍人之功,愚者有不赓本之事。——《管子·国蓄》
(7) 又如:赓本(抵偿成本)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昌声。“唱”字经传以“倡”为之。本义:领唱)
(2) 同本义
唱,导也。——《说文》
取其唱予和女。——《左传·昭公十六年》注
唱和有应。——《荀子·乐论》
晷漏肃唱。——《文选·左思·魏都赋》
(3) 又如:唱和(唱歌时此唱彼和)
(4) 倡导;发起。后作“倡”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史记·陈涉世家》
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5) 又如:唱义(倡导起义);唱谋(率先策划);唱始(倡始;首倡)
(6) 歌唱,吟咏 。如:唱书(说唱演奏小说中的故事。用絃、琴伴奏的,称作唱书);唱诗(吟诗);唱月(对月吟唱)
(7) 表演 。如:唱白脸
(8) 叫,呼 。如:鸡唱三遍;唱晓(鸡鸣报晓);唱好(喝采叫好)
名词
歌曲 。如:唱论(书名。关于戏曲声乐方面的理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chong5 [海陆丰腔] chong5 [客英字典] chong5 [东莞腔] cong5 [客语拼音字汇] cong4 [陆丰腔] chong5 [沙头角腔] cong5 [台湾四县腔] cong5 [宝安腔] cong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唱 | 尺亮 | 昌 | 陽開 | 去聲 | 漾 | 開口三等 | 宕 | 陽 | tɕʰĭaŋ | chjangh/tcan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