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死

cì sǐ [ ci si]
繁体 賜死
注音 ㄘˋ ㄙˇ

词语释义

赐死 cìsǐ

(1) 帝王命令罪臣自杀

(of a sovereign) order his subject to commit suicide

词语解释

  1. 君主命令臣下自杀。

    《晏子春秋·谏上四》:“ 弘章 諫曰:‘君欲饮酒七日七夜, 章 愿君废酒也!不然, 章 赐死。’” 汉 贾谊 《新书·阶级》:“廉耻礼节以治君子,故有赐死而无僇辱。” 宋 欧阳修 《与王深甫论五代张宪帖》:“ 修 之所书,只是变赐死为见杀,于 宪 无所损益。”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奉旨勘查无蹟, 曹 亦寻卒。 仁宗 亲政, 和珅 下狱赐死。”

引证解释

⒈ 君主命令臣下自杀。

《晏子春秋·谏上四》:“弘章諫曰:‘君欲饮酒七日七夜, 章愿君废酒也!不然, 章赐死。’”
汉贾谊《新书·阶级》:“廉耻礼节以治君子,故有赐死而无僇辱。”
宋欧阳修《与王深甫论五代张宪帖》:“修之所书,只是变赐死为见杀,于宪无所损益。”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四:“奉旨勘查无蹟, 曹亦寻卒。 仁宗亲政, 和珅下狱赐死。”

赐死的国语词典

皇帝命令臣下自杀。

赐死造句

曹操认为崔琰对他腹诽心谤,于是就把崔琰逮捕、下狱、赐死。
西魏文帝娶柔然公主为皇后,并废原来的皇后为尼,最后赐死,以取悦于柔然。
奉圣夫人客印月,不顾宫廷体统,擅自命令掌印太监令其抗旨不尊,严重的藐视皇上,犯大不敬之罪本应诛灭九族,念其有功于朕现减轻处罚,三尺白绫赐死。
武则天出于对女儿的溺爱,掩盖薛绍已婚的事实,暗中赐死了薛绍的结发妻子惠娘。
传朕口谕,让?王的墓,以王爷的规格,葬于西郊玉泉山金山口,其妃嫔全部赐死殉葬。
我要说写了张纸,没敢确定,等他跑远了之后我才认准,这不由是一件雨后送伞的事嘛!太后一怒,就许给我来个赐死,不行!我得马上禀报太后知道。
大秦的骨鲠之臣如蒙恬等人是否已经被赐死?自己的几十兄妹尚余几人?随着他想起这些问题,原本胡亥的记忆瞬间涌入。
由于汉昭帝刘弗陵即位时只有九岁,而母亲钩弋夫人又被汉武帝赐死。
赐死怀中的圣眷,刹那间漫天风雪,冷眼看红颜决绝胜断弦,殿中弱水三千的誓约,终究敌不过谗言,琴音犹未绝奏不出从前。
汉武帝为何要赐死汉钩弋夫人?武帝立储杀妻之谜。
见狱卒,跪以进之,歔欷鸣咽,见者伤之,居士斩,昶赐死于家。
凡是反对国王的人都要被用剑赐死。
伍子胥智勇超群,可惜气量窄了点儿,他自己的结局也很悲惨,被吴王夫差赐死,此是后话。
但由于他近年在全世界知名度大增,开始受盛名之累,最近突然在脸书上被人“赐死”。
太祖立国后,欲诏令灭姬姓满门,为群臣谏止,遂诏姬洪绘赐死并将姬氏族人尽数逐回雍州。
爱妃一夜死了心,揽入怀中难入戏,命中只是你三千分之一,落雪哪片懂我琴;爱妃一笑扣梅瓶,赐死凄冷的美景,宫墙封存了我们的残局,冷弦曲终忘我亭。
所絠违仮法则啲引魂师,嘟将被钅箭赐死,彧媞接受萁彵处罚。
遭二宫构争,据拥护太子,言则恳至,义形于色,守之以死,未到,中书令孙弘谮润据,因权寝疾,弘为昭书追赐死,时年五十七。
没想到却让燕山想起了自己的生母就是因为遭遇嫉妒而被先王赐死。
苏丹的将宝石送给了他的情妇,然后他又在一年之内将她赐死。

汉字详情

[ci]
部首: 401
笔画: 12
五笔: MJQR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BOAPH
四角: 768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贝,易声。从“贝”,表示与钱财有关。本义:赏赐)

(2) 给予;上给予下

赐,予也。——《说文》

上予下曰赐。——《正字通》

长者赐,少者贱者不敢辞。——《礼记·曲礼》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乐府诗集·木兰诗》

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刘向《列女传·赵将括母》

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左传》

(3) 又如:赐光(赏脸,赏光);赐环(将放逐之臣赦罪召还);赐第(皇上敕建的府第);赐田(君主所赐予的田地);赐官(赐予设置家臣以治家邑的权力)

(4) 请给 。如:赐函;赐示

英文翻译

give, bestow favors; appoint

方言集汇

◎ 粤语:ci3

宋本广韵

[si]
部首: 406
笔画: 6
五笔: GQXB
五行:
仓颉: MNP
四角: 102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 è),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

(2) 同本义

死,民之卒事也。——《说文》

死者,人之终也。——《列子·天瑞》

庶人曰死。——《礼记·曲礼》

沁人曰死。——《礼记·檀弓》

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左传·哀公十六年》

楚令尹死。—《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亡何国变,宁南死。——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3) 又如:死生(死亡和生存);死过(死去,去世);死限(死期,寿命的期限);死却(死去;死掉);死不残(半死不活;不中用);死去还魂(死去活来);死费尽残(半死不活);死数里算帐(离死期不远);死耗(死亡的消息);死君(死去的国君)

(4) 为某事或某人而牺牲性命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

(5) 又如:死义(为信守节义而死);死难;死节(以一死保全节操);死士(誓死效劳之士)

(6) 穷,尽

战余落日黄,军败鼓声死。——常建《吊王将军墓》

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后汉书》

(7) 拼死,拼命

于是乃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厉兵,效胜于战场。——《战国策·秦策》

上欲陵死战,召 陵母及妇,使相者视之,无死丧色。——《汉书·李广传》

(8) 又如:死战:死守;死杀(死命拼杀)

(9) 固守;抱着不放 。如:心还没死;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形容词

(1) 死板,不灵活

人画竹梢死羸垂,萧画枝活叶叶动。——白居易《画竹歌》

(2) 又如:死水;死法(固定、死板的方法);死心眼;死画(呆板而不具灵性的画);死规矩;死教条;死口(不可改变的话);死格(死板的格式);死办法;死临侵(亦作“死淋侵。”死呆呆毫无生气的样子)

(3) 不可调和的 。如:死对头;死敌;死雠仇(死对头)

(4) 不能通过的 。如:把漏洞堵死;死胡同;死角;死路

(5) 牢牢固定的;移动不了或极难移动的

与顿丘 李奖一面,便定死交。——《北齐书·宋游道传》

(6) 又如:死扣儿;窗子钉死了;死结;死心搭地(死心落地。不作他想,实心实意);死桩(死木头;木头疙瘩)

(7) 表示爱怜的 。如:死丫头,你快过来

(8) 无用的。詈词 。如:死狗;死公;死货(无用的人);死老头子

副词

(1) 甚;极

这添添小哥哥,今年十三岁,天生的甚是聪明,父亲欢喜死他。—— 杨文奎《儿女团圆》

(2) 又如:死急(极其急迫);死要面子;高兴死了;累得要死;累死了;死沉;高兴死了

名词

(1) 死刑

君子以议狱缓死。——《易·中孚》

(2) 尸体

生拘白乞而问 白公之死焉。——《左传·哀公十六年》

汉遣使三辈至 唐居,求 谷吉等死。——《汉书·陈汤传》

安所求子死?——《汉书·尹赏传》

(3) 主,主管

一爱相若,其类在死也。——《墨子》

英文翻译

die; dead; death

方言集汇

◎ 粤语:sei2 si2
◎ 客家话:[东莞腔] si3 [宝安腔] si3 [客英字典] si3 [陆丰腔] si3 shi1 [梅县腔] si3 [海陆丰腔] si3 [客语拼音字汇] xi3 [台湾四县腔] si3 [沙头角腔] si3
◎ 潮州话:s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五旨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姊脂B開上聲開口三等脂Bsisiix/s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