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分

fù fēn [fu fen]
繁体 賦分
注音 ㄈㄨˋ ㄈㄣ

词语释义

天赋;资质。唐 温庭筠《开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因书怀奉寄殿院徐侍御一百韵》:“赋分知前定,寒心畏厚诬。”宋 岳飞《辞少保第四札》:“臣赋分譾薄,窃恐别招谴责。”金 元好问《行斋赋》:“赋分在人,如物有常。”

词语解释

  1. 天赋;资质。

    唐 温庭筠 《开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因书怀奉寄殿院徐侍御一百韵》:“赋分知前定,寒心畏厚诬。” 宋 岳飞 《辞少保第四札》:“臣赋分譾薄,窃恐别招谴责。” 金 元好问 《行斋赋》:“赋分在人,如物有常。”

引证解释

⒈ 天赋;资质。

唐温庭筠《开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因书怀奉寄殿院徐侍御一百韵》:“赋分知前定,寒心畏厚诬。”
宋岳飞《辞少保第四札》:“臣赋分譾薄,窃恐别招谴责。”
金元好问《行斋赋》:“赋分在人,如物有常。”

赋分的网络释义

赋分

  • 赋分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fù fēn,解释是天赋;资质。
  • 赋分造句

    据悉,温州交警推出的“微信驾驶员学习减分处理平台”,采取了驾驶员自助上微信学习考试的方式,经考试合格,给予赋分。
    且人之生也,贫富贵贱,夭寿贤愚,禀性赋分,各自有定,谓之天命,不可改也。
    这三部分赋分之和为学生综合评定成绩。
    对指标体系各部分之间以及每一指标部分的每一题目之间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权重的确定,而且对各部分的每道题目的各个选项予以赋分。
    选考科目“一考两用”,考生既获得学考等级,同时又获得高考选考科目赋分。
    听老师讲,学考和选考的卷面分不等于最终成绩,是按等级赋分的。
    据了解,新高考考生各科成绩按等级赋分,以当次高中学考合格成绩为前提,高中学考不合格不赋分。
    作文题是语文高考试卷中赋分最多、最具综合性、应用性的试题。
    如果遇到了一些竞赛班的学生来练练手,那么在等级赋分上就会吃亏。
    全新的“实事实效考评”赋分为职工的绩效管理安装了“动力马达”,也对员工的整体工作面貌来了次“全面刷新”。
    对评价指标进行了具体量化和赋分。
    换句话说,由于选考科目“一考两用”,所以考生既可以获得学考等级,同时又获得高考选考科目赋分。
    具体积分指标会根据您之后提交的个人信息进行赋分,不会影响您的积分排名。
    今年中考多项科目分等赋分。
    积分落户是指通过政府确定的积分指标体系,对申请落户人员的条件进行指标量化,并对每项指标赋分,累计积分达到规定分值,可申请落户。
    由于选考科目“一考两用”,所以同学们既可以获得学考等级,同时又获得高考选考科目赋分。
    在中考各科笔试科目中,不同科目的试题难度不一、赋分有差异。

    汉字详情

    [fu]
    部首: 401
    笔画: 12
    五笔: MGA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BOMPM
    四角: 738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贝,武声。从“贝”,表示与财物有关。本义:征收)

    (2) 同本义

    赋,敛也。——《说文》

    赋,税也。——《广雅》

    厥赋惟上上错。——《书·禹贡》。传:“谓土地所生,以供天子。”

    七赋之所养。——《法言·问道》

    而令贡赋。——《小司徒》。注:“谓出车徒给徭役也。”

    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赋银(征收税银);赋粟(征收田赋);赋里(征收商业税);赋币(征收财物)

    (4) 缴纳赋税

    讼者平,赋者均。——唐· 柳宗元《送薛存义序》

    (5) 又如:赋金(交纳税款)

    (6) 给予;授予

    出高库之兵以赋民。——《吕氏春秋》

    为百姓困乏献其田宅者二百三十人,以口赋贫民。——《汉书·平帝纪》

    公属百官,赋职任功。——《国语·晋语》

    (7) 又如:赋命(天所授予的命运;给予生命);赋给(分配发给);赋食(布散饮食);赋政(颁布政令);赋质(上天赋予的资质);赋灵(天赋的灵性,生性);赋就(天生的);赋禀(天生具有的智能、性情);赋职(授与职事)

    (8) 做诗

    一言均赋,四韵俱成。——唐· 王勃《滕王阁序》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晋·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9) 诵读;吟咏

    不歌而诵谓之赋。——《汉书·艺文志》

    公入而赋。——《左传·隐公元年》

    公子赋《河水》,公赋《六月》。——《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0) 又如:赋诗(吟诗;写诗);赋笔(写诗用的笔);赋声(善于辞赋的名声);赋咏(创作和吟诵诗文)

    (11) 陈述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宋· 姜夔《扬州慢》

    (12) 通“敷”。颁布

    明命使赋。——《诗·大雅·丞民》

    (13) 又

    赋政于外。

    名词

    (1) 田赋;赋税

    以九赋敛财贿。——《周礼·太宰》

    薄赋敛,广畜积。——汉· 晁错《论贵粟疏》

    (2) 又

    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

    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赋算(赋税);赋徭(赋税与徭役);赋钱(税钱);赋禄(赋税与禄赏);赋租(赋税,租税)

    (4) 特指民赋,即征收的兵车、武器、衣甲或银钱

    税以足食,赋以足兵。——《汉书·刑法志》

    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论语·公治长》

    乘白马而过关,则顾白马之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不腆敝赋。——《左传·成公二年》

    (5) 徭役;兵役

    敞邑以赋。——《左传·隐公四年》。注:“兵也。以田赋出兵,故谓之赋。”

    (6) 又如:贡赋(贡品和徭役)

    (7) 生成的资质 。如:赋分(天赋;资质);赋质(天赋资质);禀赋(自然具有的资质);赋情(天性);赋才(天赋,才能)

    (8) 兵,军队

    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论语·公冶长》

    (9) 又如:赋舆(指兵车;泛指军事);王赋(王军)

    (10) 中国古代文体,盛行于汉魏六朝,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通常用来写景叙事,也有以较短篇幅抒情说理的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 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乃作《怀沙》之赋。——汉· 司马迁《屈原贾生列传》

    (11) 又如:赋客(善于作辞赋的人);赋韵(指分韵作诗);赋论(辞赋和议论文);赋铭(辞赋和铭文);赋歌(辞赋和歌曲);赋颂(赋和颂。两种文体)

    英文翻译

    tax; give; endow; army; diffuse

    方言集汇

    ◎ 粤语:fu3

    宋本广韵

    fēn,fèn [fen]
    部首: 201
    笔画: 4
    五笔: WV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CSH
    四角: 80227

    详细解释

    fēn

    动词

    (1) (会意。从八,从刀。“八”就是分;从“刀”,是以刀剖物,使之分开的意思。本义:一分为二)

    (2) 同本义。分开,分成,分出,与“合”相对

    分,别也。——《说文》

    死生分。——《礼记·月令》

    然则何以分之?——《荀子·礼论》

    以齐之分,奉之而不足。——《荀子·仲尼》

    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晋· 干宝《搜神记》

    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文官武将…分两行而入。——《三国演义》

    (3) 又如:分合(分开与合并);分地(分割土地;分封土地);分间(分开,间隔);分灶(分家度日)

    (4) 辨别,区分

    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元· 关汉卿《窦娥冤》

    (5) 又如:分绝(区别;分隔);分划(区分;划分);分殊(区分;区别);分年(区别年岁)

    (6) 分给,分配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庄公十年》

    而官与吏剖分矣。——清· 方苞《狱中杂记》

    (7) 又如:分与(分给);分茅裂土(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按封地方向用白茅包土给予受封者)

    (8) 离开;离别

    执手分道去,各自还家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分袂(分手、离别);分北(分离);分首(离别);分违(分隔。离别)

    (10) 分派,委派某人到某一岗位上去或担任某一职务 。如:分任务;分工作

    (11) 分散

    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孙子·谋攻》

    (12) 又如:分损(分散,减少);分披(披散;分散)

    (13) 把…隔开成两半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清· 姚鼐《登泰山记》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郦道元《三峡》

    (14) 又如:分界牌(分别阳间和阴间(生和死)的界标);分墨(中分墨线。相当于设计图的中心线)

    (15) 排解,调和矛盾

    天下未定,两虎安得私斗,今日朕分之矣。——《后汉书》

    (16) 分担,共同承担

    己乃分城而守。——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17) 又如:分过(分担过失、过错);分谤(分担别人受到的诽谤)

    名词

    (1) 表示分数 。如:三分之一;五分之四

    (2) 计数单位的十分之一 。如:分贝;三分成绩

    (3) 节候名 。如:春分;秋分

    量词

    (1) 时间单位,等于1/60小时,或60秒

    (2) 角度测量单位,等于1/60度或60秒

    (3) 长度单位,寸的十分之一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明· 魏学洢《核舟记》

    (4) 价值等于某货币单位百分之一的单位

    (5) 用数字表示的质量等级(如牲口或黄油的等级);常以100分为最高等级,并根据某种规定的方案,对一些指定的重要特征(如形态、皮毛的情况、香味等)分配分数,总分恰为100分

    副词

    (1) 分头;分别

    吾与足下分任之。——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分遣贝勒及它将略定东南郡县。——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2) 又如:分置(分别设置);分统(分别统率);分掌(分管);分治(分别治理)

    形容词

    (1) 分出的(部分) 。如:分店;分号;分行;分卡(分站)

    (2) 通“纷”。乱,杂

    分其师众,人既迷芒,必其将亡,亡之道也。——《管子·势》

    (3) 又如:分错(纷乱错杂)

    (4) 另见 fèn

    fèn

    名词

    (1) 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也。——《孙子·谋攻》

    (2) 又如:股分;部分;分资(共同送礼或办事情时每个人所分摊的钱);分例(按规定或习惯分发的每人一份的钱或物);分均(各分相等)

    (3) 分际,合适的界限

    两个正斗到分际。——《水浒传》

    (4) 又如:分际(紧要关头;程度;地步;分毫);分直(分齐。犹分际)

    (5) 成分。特定物质包含、提供或产生的量 。如:水分;盐分;养分;肥分

    (6) 职分;本分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诸葛亮《出师表》

    (7) 又如:本分;分守(职守);分事(职分);分素(职分确定)

    (8) 原则;原理

    况夫先王之道、仁义之统、诗书礼乐之分乎?——《荀子》

    (9) 身分 。如:分上(本分之内;情面;有面子、能说情的人);分理(名分与事理);分限(本分);分势(地位权势)

    (10) 资质

    夫聪明者,英之分也,不得雄之胆则说不行;胆者,雄之分也,不得英之智则事不成。——《人物志》

    (11) 缘分;命运;机遇 。如:分福(福分);分缘(缘分)

    (12) 情分

    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曹植《赠白马王彪》

    (13) 又如:分好(情义,友谊)

    动词

    (1) 甘愿;满意

    不分桃花红胜锦,生憎柳絮白于绵。——杜甫《送路六侍御入朝》

    (2) 又如:分甘(甘愿)

    (3) 意料;料想

    自分已死久矣。——《汉书·苏武传》

    (4) 又如:分定(命中注定)

    (5) 另见 fēn

    英文翻译

    divide; small unit of time etc.

    方言集汇

    ◎ 粤语:fan1 fan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fun1 fun5 [陆丰腔] fun6 fun1 [客英字典] fun1 fun5 [东莞腔] fun1 [梅县腔] fun1 fun5 bun1 [宝安腔] fun1 | fun3 | bun1 bin1 [客语拼音字汇] bin1 bun1 fun1 fun4 [台湾四县腔] fun1 fun5 bun1 [海陆丰腔] fun1 fun6 bun1
    ◎ 潮州话:hung1 hung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府文平聲合口三等pyon/piun

    赋分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