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贝

yí bèi [yi bei]
繁体 貽貝
注音 一ˊ ㄅㄟ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软体动物。壳三角形,表厚外黑。生活在浅海岩石上。肉味鲜美。俗称壳菜或淡菜。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软体动物,壳很厚,三角形,黑褐色。生活在浅海岩石上。也叫壳菜或淡菜。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科学家们向水中投入贻贝,来观察食人鱼是如何争夺食物的。
2、近几年来,在秋季的鲑鱼数量少的时候,熊必须寻找其他的食物,如野生浆果、羽扇豆根和贻贝等。
3、海鲜是甲壳和软体可食性海生动物的集合名词,如对虾,蛤蜊,贻贝,扇贝和其他贝类海鲜。
4、它们很密集地群居,其大小和年龄和今天的贻贝和牡蛎差不多。
5、2005年,一群意大利和美国的科学家发现,牡蛎和贻贝中的氨基酸,能触发老鼠体内产生性激素。
6、届时,海水开始溶解贻贝的外壳和其他甲壳类动物,对食物链造成严重破坏。
7、类似贻贝、海蛇尾和海胆这样生活在海底的生物尚未演化出任何防御能力。
8、随着海水酸度变大,珊瑚和动物,如蛤蚌和贻贝,都难以固定他们的骨骼和贝壳。
9、这些冷泉中的岩石已有35之久,人们已知这些岩石中间含有大量贻贝和蠕虫管,和现代冷泉中发现的东西其为相似。
10、然后让保罗选择打开其中一个箱子来获得贻贝。
11、正常情况下,鳗鱼的食谱非常丰富——从水生昆虫和鱼到贻贝和其它鳗鱼,什么都吃。
12、目前,圣地亚哥的这个研究组希望能够利用这种发光系统来标记野生的贝类,并且用来检测卖作食用的牡蛎和贻贝。
13、它通常由好几种鱼类,蛤蜊,贻贝和对虾熬成。
14、海鲜意饭包括贻贝、明虾、蛤蜊,跟西班牙的国菜-西班牙海鲜饭颇有几分相似。
15、除了红烧鱼,在这个时令里,青椒炒贻贝(28元)是另一个必点之选。
16、这种毒素是有一种叫做钩鞭藻的单细胞浮游生物产生的,牡蛎和贻贝通过过滤海水取食这种藻类。
17、保罗的成名,在于它赛前能够准确地从2个箱子中,取出贴有获胜方国旗的贻贝。
18、假设比起贻贝,章鱼保罗更喜欢牡蛎。
19、他说一到小岛后他们从岩石中寻找贻贝作为事物。
20、这是他在我俩第一次约会的时候告诉我的,当时我们在一家位于伦敦苏活区的餐厅吃着贻贝和虎虾。
21、大西洋的火山口是盲虾和贻贝聚集的乐园。
22、你有没有想过如何将这些硬壳贻贝锚作为自己对湖泊和河流底部的岩石称为软体动物?
23、要求A:研讨可能影响斑马贻贝扩展的环境因素。
24、这波污浊物也会破坏行固著生活的滤食动物的栖息地,像是淡水贻贝。
25、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贻贝也已经演化出侦测入侵绿蟹的能力,在绿蟹出没的地方,牠们会制造更厚的外壳。
26、他们实际上已经创造了一种合成凝胶模仿贻贝的粘性,自愈性能。

引证解释

⒈ 软体动物。壳三角形,表厚外黑。生活在浅海岩石上。肉味鲜美。俗称壳菜或淡菜。

《尔雅·释鱼》:“玄贝,貽贝。”
郭璞注:“黑色贝也。”
邢昺疏:“黑色之贝名貽贝。”

贻贝的国语词典

一种甲壳动物。壳三角形,表厚外黑,内有珍珠光泽,肉柱可食。

贻贝的网络释义

贻贝

  • 贻贝(学名:Mytilus edulis)亦称海虹,也叫青口,煮熟后加工成干品——淡菜,是一种双壳类软体动物,壳黑褐色,生活在海滨岩石上。分布于中国黄海、渤海沿岸。 贻贝壳呈楔形,前端尖细,后端宽广而圆。一般壳长6~8厘米,壳长小于壳高的2倍。壳薄。壳顶近壳的最前端。两壳相等,左右对称,壳面紫黑色,具有光泽,生长纹细密而明显,自顶部起呈环形生长。
  • 贻贝造句

    这是他在我俩第一次约会的时候告诉我的,当时我们在一家位于伦敦苏活区的餐厅吃着贻贝和虎虾。
    实验用扇贝和翡翠贻贝均为市售,两种贝类经提取,过柱,浓缩及干燥得到浅黄色粉末。
    蛤和贻贝的贝壳在他们的胃里面慢慢的过滤出钙,这些过滤出来的钙就慢慢的转变成蛋壳。
    把贻贝洗干净,凡是合不上口的都扔掉。
    目前由于过度采捕、环境改变以及引进外来种等影响,应该对厚壳贻贝的种质资源进行保护。
    要保证熟读有关收集斑马贻贝数据的说明。
    首次将呼吸计和放射性示踪技术相结合,同时测定同一翡翠贻贝个体在不同条件下的耗氧率和溶解态重金属吸收率。
    淡菜也叫壳菜或青口,是贻贝科动物的贝肉。
    用一把硬刷子在冷自来水下冲洗贻贝。
    这波污浊物也会破坏行固著生活的滤食动物的栖息地,像是淡水贻贝。
    梭子蟹、鲷类、鮸鱼、贻贝、竹节虾等等海鲜琳琅满目。
    随着海水酸度变大,珊瑚和动物,如蛤蚌和贻贝,都难以固定他们的骨骼和贝壳。
    紫贻贝在平潭岛黄岐屿海区不仅能渡夏,还能生长。
    非常多的鱼类已被养殖,包括鳕鱼、小龙虾、鲤科鱼、大比目鱼、贻贝、鲑鱼、黑鲈和鲟鱼,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了食物和工作岗位。
    接下来的两道菜是以海鲜为原料的,一道是由贻贝、虾做成的美味鱼汤,另一道是烙金枪鱼。
    贻贝又名壳菜,在我国北方俗称海红,它的干制品呼做淡菜,是驰名中外的海产食品之一。
    居住在热带地区的人普遍采用老椰子壳和贻贝壳。
    实验结果表明,冷藏温度、添加剂、开壳方式和镀冰衣等因素对速冻贻贝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加工方法贻贝原料蒸煮,取肉,清洗,分级,单冻,包装。
    科学家们向水中投入贻贝,来观察食人鱼是如何争夺食物的。

    汉字详情

    [yi]
    部首: 401
    笔画: 9
    五笔: MCKG
    五行:
    吉凶:
    仓颉: BOIR
    四角: 7386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贝,台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赠送)

    (2) 同本义

    贻我彤管。——《诗·邶风·静女》

    美人之贻。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唐· 韩愈《师说》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 赤壁云。—— 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古经传中诒、贻见互。 清· 郑珍说“贻”字皆汉后所改。如:贻饷(留赠);贻赠(馈赠,赠送)

    (4) 遗留

    贻我来牟。——《诗·周颂·思文》

    坐贻聋瞽。——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贻累(连累);贻笑(诒笑。被人讥笑);贻谋(留下的主意);贻厥(贻:留;厥:其);贻燕(给后世子孙留下安定的根基);贻臭万年(恶名留传后世,万世难除)

    名词

    贻贝属或有关属的海产双壳类软体动物 ,通常有一个卵形或长形贝壳,具一黑色角质层并依动物分泌的细丝状足丝附着在基层

    英文翻译

    give to, hand down, bequeath

    方言集汇

    ◎ 粤语:ji4
    ◎ 潮州话:i5

    宋本广韵

    bèi [bei]
    部首: 401
    笔画: 4
    五笔: MHN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BO
    四角: 778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海贝形。汉字部首之一。古时以贝壳为货币,又用作装饰,故从“贝”的字多与钱财宝物、装饰品或贸易商品有关。本义:海贝)

    (2) 牡蛎、蛤或其它软体动物中腹足类和瓣鳃类的统称。体软无节,外束膜一层曰外套膜,能分泌液质,结构成壳,名为介

    (3) 贝壳

    (4) 又如:贝阁(用贝壳装饰宫门前的楼观);贝阙(以贝装饰的宫门楼观);贝文(贝壳的纹彩);贝饰(贝制的饰物);贝雕(在贝壳上雕刻或镶嵌的工艺品。包括人物、山川、花卉、动物以及家具、文具等)

    (5) 古代货币

    大贝四寸八分以上。——《汉书·食货志》

    (6) 又如:贝货(古代以贝壳为货币,故称贝货);贝财(货财);贝币(原始货币)

    (7) 锦上的贝形花纹 。如:贝胄(用文贝装饰的头盔)

    (8) 印度贝多或贝多罗树的简称。佛教徒以其叶写经 。如:贝函(佛经经匣);贝多叶(多罗树的叶;写经的树叶);贝典(贝夹。佛经);贝字(写在叶上的字。指佛经);贝书(贝叶书。佛经)

    (9) 贝尔的简称

    (10) 姓

    英文翻译

    sea shell; money, currency

    方言集汇

    ◎ 粤语:bui3

    宋本广韵

    贻贝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