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殃

yí yāng [ yi yang]
繁体 貽殃
注音 一ˊ 一ㄤ

词语释义

留下祸患。 获罪。

词语解释

  1. 留下祸患。

    《晋书·慕容暐载记》:“尸禄貽殃,负乘招悔。”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国事八·石亨奸党》:“忠良解体,义士痛心,流毒生灵,貽殃兆庶。”《东周列国志》第四五回:“谚云:‘一日纵敌,数世貽殃。’若不击 秦 ,何以自立?”

  2. 获罪。

    明 许三阶 《节侠记·直谏》:“非虚誑,速乘时反正,莫自貽殃。”

引证解释

⒈ 留下祸患。

《晋书·慕容暐载记》:“尸禄貽殃,负乘招悔。”
明郎瑛《七修类稿·国事八·石亨奸党》:“忠良解体,义士痛心,流毒生灵,貽殃兆庶。”
《东周列国志》第四五回:“谚云:‘一日纵敌,数世貽殃。’若不击秦,何以自立?”

⒉ 获罪。

明许三阶《节侠记·直谏》:“非虚誑,速乘时反正,莫自貽殃。”

贻殃的网络释义

贻殃

  • yí yāng ㄧˊ ㄧㄤ
  • 贻殃(贻殃)
  • (1).留下祸患。《晋书·慕容暐载记》:“尸禄贻殃,负乘招悔。”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国事八·石亨奸党》:“忠良解体,义士痛心,流毒生灵,贻殃兆庶。”《东周列国志》第四五回:“谚云:‘一日纵敌,数世贻殃。’若不击 秦 ,何以自立?”
  • (2).获罪。 明 许三阶 《节侠记·直谏》:“非虚诳,速乘时反正,莫自贻殃。”
  • 汉字详情

    [yi]
    部首: 401
    笔画: 9
    五笔: MCKG
    五行:
    吉凶:
    仓颉: BOIR
    四角: 7386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贝,台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赠送)

    (2) 同本义

    贻我彤管。——《诗·邶风·静女》

    美人之贻。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唐· 韩愈《师说》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 赤壁云。—— 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古经传中诒、贻见互。 清· 郑珍说“贻”字皆汉后所改。如:贻饷(留赠);贻赠(馈赠,赠送)

    (4) 遗留

    贻我来牟。——《诗·周颂·思文》

    坐贻聋瞽。——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贻累(连累);贻笑(诒笑。被人讥笑);贻谋(留下的主意);贻厥(贻:留;厥:其);贻燕(给后世子孙留下安定的根基);贻臭万年(恶名留传后世,万世难除)

    名词

    贻贝属或有关属的海产双壳类软体动物 ,通常有一个卵形或长形贝壳,具一黑色角质层并依动物分泌的细丝状足丝附着在基层

    英文翻译

    give to, hand down, bequeath

    方言集汇

    ◎ 粤语:ji4
    ◎ 潮州话:i5

    宋本广韵

    yāng [yang]
    部首: 406
    笔画: 9
    五笔: GQMD
    五行:
    仓颉: MNLBK
    四角: 1528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歺( è),央声。歺,剔肉后残剩的骨头。多与死亡、灾祸有关。本义:祸害,灾难) 同本义

    殃,咎也。——《说文》

    殃,败也。——《广雅》

    殃,禍也。——《释言》

    众以为殃。——《礼记·礼运》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坤》

    伍子逢殃兮。——《楚辞·屈原·涉江》

    (2) 又如:殃煞(骂人话。祸害;灾星祸祟);殃榜(丧亡榜书);殃人货(骂人话。给人带来灾祸的东西);殃咎(灾祸);殃毒(祸害);殃祸(灾祸);殃孽(奸邪);遭殃;灾殃

    动词

    (1) 使受祸害败坏;为害

    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孟子·告子下》

    吾主以不贿闻于诸侯,今以梗阳之贿殃之,不可。——《国语》

    (2) 又如:殃流妻女(灾祸波及妻子女儿身上);殃及(连累;请求);殃及池鱼(比喻无端受祸);殃民(使百姓受祸害)

    英文翻译

    misfortune, disaster, calamity

    方言集汇

    ◎ 粤语:joeng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yong1 [台湾四县腔] jong1 [东莞腔] jong1 [宝安腔] jong1 [梅县腔] jong1 [海陆丰腔] rong1 [客英字典] jong1 [陆丰腔] j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良陽開平聲開口三等ʔĭaŋqiang/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