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名

mào míng [ mao ming]
繁体 貿名
注音 ㄇㄠˋ ㄇ一ㄥˊ

词语释义

谋取名誉。贸,通"牟"。

词语解释

  1. 谋取名誉。贸,通“ 牟 ”。

    《淮南子·诠言训》:“ 公孙龙 粲於辞而贸名, 邓析 巧辩而乱法。” 高诱 注:“ 公孙龙 以白马非马、冰不寒、炭不热为论,故曰贸也。”

引证解释

⒈ 谋取名誉。贸,通“牟”。

《淮南子·诠言训》:“公孙龙粲於辞而贸名, 邓析巧辩而乱法。”
高诱注:“公孙龙以白马非马、冰不寒、炭不热为论,故曰贸也。”

贸名的国语词典

沽名钓誉。

贸名的网络释义

贸名

  • 拼音:mào míng
  • 注音:ㄇㄠˋ ㄇㄧㄥˊ
  • 谋取名誉。贸,通“ 牟 ”。《淮南子·诠言训》:“ 公孙龙 粲於辞而贸名, 邓析 巧辩而乱法。” 高诱 注:“ 公孙龙 以白马非马、冰不寒、炭不热为论,故曰贸也。”
  • 汉字详情

    mào [mao]
    部首: 401
    笔画: 9
    五笔: QYVM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HBO
    四角: 778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贝,卯( mǎo)声。从贝,与财物有关。本义:交换财物,交易)

    (2) 同本义

    贸,易财也。——《说文》

    贸,市也。——《尔雅》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诗·卫风·氓》。传:“买也。”

    工商贸贩于道。——《晋书·苻坚载记》

    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柳宗元《永州八记》

    予贸得其一。——明· 刘基《卖柑者言》

    (3) 又如:以臣等贸马;贸籴(买进粮食);贸迁(贩运买卖);贸载(指贩运货物的车子);贸买(购买);贸售(贩卖,出售);贸货(买卖货物);贸贩(贩卖)

    (4) 改变

    男女贸功以长生。——《吕氏春秋·上农》。注:“易也。”

    古今一揆,先后不贸,焉知来者之不如今。——吴质《在元城与魏公子笺》

    夫事有贸迁,而言无变革。——《史通·因习》

    (5) 又如:贸名(改变名称的含义);贸理(事情的道理或规则有所改变);贸换(交换);贸位(变动位置);贸功(换工)

    (6) 买 。如:贸首(悬赏买头。比喻双方积怨很深。都想要对方的性命)

    形容词

    (1) 杂乱 。如:贸乱(混乱);贸贸(纷乱的样子)

    (2) 蒙昧不明。轻率,冒冒失失

    贸贸然来。——《礼记·檀弓下》。注:“贸贸,目不明貌。”

    (3) 又如:贸贸然(冒失;轻率);贸贸(形容轻率,考虑不周;眼睛看不清楚的样子);贸然(轻率的样子)

    (4) 通“侔”。相等

    二者名贸实易,不可不察也。——《商君书·开塞》

    英文翻译

    trade, barter; mixed; rashly

    方言集汇

    ◎ 粤语:mau6
    ◎ 潮州话:mong3(mòng) [揭阳、潮阳]mou3(mòu)

    宋本广韵

    míng [ming]
    部首: 337
    笔画: 6
    五笔: QKF
    五行:
    仓颉: NIR
    四角: 276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2) 同本义

    名,自命也。——《说文》

    黄帝正名百物。——《礼记·祭法》

    名之曰幽厉。——《孟子》

    名公器也。——《庄子·天运》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 罗敷。——《乐府诗集》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名之者谁。——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自名“蟹壳青”。——《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名品(辨明品级)

    (4) 称说;说出

    不能名其一处。——《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5) 又如:不可名状;莫名其妙;名状(形容描述)

    (6) 出名,有名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刘禹锡《陋室铭》

    (7) 以私人名义占有

    不名一钱。——王充《论衡》

    (8) 通“明”。明白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老子·四十七章》

    名词

    (1) 名字;名称

    请问名。——《仪礼·士昏礼》

    记百名以上书于策。——《仪礼·聘礼》

    慎器与名。——《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注:“爵号也。”

    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周书·谥法》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2) 又如:名榜(名帖);名物(物品的名称及形状);名纸(名片);名象(泛指称谓、法制、器物等。名,指称;象,法象)

    (3) 名门,名家 。如:名胤(名门的后裔);名迹(名家的手迹);名画(名家的图画);名书(名家的墨迹)

    (4) 名人, 杰出的人 。如: 名彦(名人才士);名俊(俊杰,杰出的人);名场(名人聚会之所);名贤(名人贤士);名辈(名流)

    (5) 名声,名誉,名望

    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史记·滑稽列传》

    名达于缙绅间。——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6) 又如:名宿(有名誉、负众望的读书人);名实(声誉与真才。或指名称与实质);名体(声名与实才)。如:名父(指人父有名望);名分(名望和身分)

    (7) 功业,功名 。如:名心(求功名之心);名品(名位品级);名级(名位品级);名烈(功业);名业(功名业绩)

    (8) 名义

    名曰馆伴。(名义上是招待使者的官员。)——宋· 文天祥《后序》

    (9) 又如:名分(名义);名田(以私名占有田地);名色(名义)

    (10) 对人在数列中位置的规定 。如:第三名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诗·齐风·猗嗟》

    形容词

    (1) 有名的,著名的;名贵的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有仙则名。——唐· 刘禹锡《陋室铭》

    (2) 又如:名姝(著名的美女);名宿(有名的老前辈);名素(一向有名望的人);名族(著名的家族;名字姓氏);名花(名贵的花。俗称美女、名妓为名花);名贵(著名而显贵的人;贵重难得的器物);名都(著名的都市)

    (3) 大的

    因名山升中于天。——《礼记·礼器》。注:“犹大也。”

    环如因而赂一名都。——《战国策·秦策》。注:“大也。”

    (4) 又如:名山(大山);名川(大河);名藩(重要的大藩镇);名器(大器)

    量词

    用于人的数量 。如:二十名工人;三十名学生

    英文翻译

    name, rank, title, posi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meng4 ming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iang2 [海陆丰腔] miang2 [梅县腔] miang2 [东莞腔] miang2 [客英字典] miang2 [台湾四县腔] miang2 [客语拼音字汇] miang2 [陆丰腔] miang3 [宝安腔] mia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武并清開平聲開口三等mĭɛŋmjeng/mi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