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缝掖

guì fèng yè [gui feng ye]

词语释义

参见政事部。

汉字详情

guì [gui]
部首: 401
笔画: 9
五笔: KHGM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LMBO
四角: 5080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小篆字形,从贝,臾( guì)声。从“贝”,表示与钱物有关。本义:物价高,与“贱”相对)

(2) 同本义

贵,物不贱也。——《说文》

贵货而贱土。——《国语·晋语》

不贵难得之货。——《老子》

国之诸市,屦贱踊贵。——《左传·昭公三年》

遂白令边郡皆筑仓,以谷贱时增其贾(价)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贾而粜,名曰常平仓。——《汉书·食货志上》

(3) 又如:春雨贵如油;昂贵(价格很高);贵腾(价格暴涨);贵踊(物价上涨);贵贾(高价)

(4) 社会地位高

贵,尊也。贵贱以物喻。犹尊卑以器喻。——《广雅》

一曰爵以驭其贵。——《周礼·太宰》

民犹犯贵。——《礼记·坊记》

贵贵为其近于君也。——《礼记·祭义》

苟富贵,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

(5) 又如:显贵;权贵;亲贵(帝王的近亲或亲信);富贵(有钱又有地位);贵地(显达的地位;尊称他人的乡里);贵途(升官晋爵的途径);贵私(一心想私人占有);贵不期骄(显贵者不锲望染上骄恣专横的习气,但仍在不知不觉中滋长起来了)

(6) 贵重;重要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7) 又如:贵宝(贵重的宝物);贵献(贵重的献礼);贵器(贵重的器皿。喻大器或高位);贵珍(贵重的珍品)

(8) 敬辞,尊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时用

贵房师高要县汤公,就是先祖的门生。——《儒林外史》

(9) 又如:贵国;贵府;贵地;贵上下(询问对方姓名的敬辞);贵上(对别人的仆役称其主人的敬称)

名词

(1) 地位显要的人

虽沾巾覆形,不及贵门犬。——唐· 于之贲《山村臾》

(2) 又如:贵门(权贵人家);贵阶(唐代品秩之制有九品,五品以上称贵阶);贵游(没有官职的王公贵族);贵躬(指王公贵人)

(3) 贵州省的简称

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世说新语·自新》

(4) 又如:云贵高原

(5) 姓。汉有庐江太守贵迁

动词

(1) 抬高物价

而粜谷之人贵贱其价。——《论衡·变动》

欲民务农,在于贵粟。——晁错《论贵粟疏》

(2) 崇尚,重视

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礼·中庸》

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吕氏春秋·察今》

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商君书·画策》

(3) 又如:贵德(崇尚道德);贵爱(珍贵爱重);贵农贱商(重农轻商);贵尚(崇尚;尊崇);贵好(崇尚和喜好);贵贵(尊敬显贵的人);贵敬(敬重);贵异(特别看重;不作一般看待;珍视);贵信(尊重和信任)

英文翻译

expensive, costly, valuable

方言集汇

◎ 粤语:gwai3

宋本广韵

féng,fèng [feng]
部首: 332
笔画: 13
五笔: XTDP
五行:
仓颉: VMYHJ
四角: 27135

详细解释

féng

动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等有关, 逢声。本义:以针线连缀)

(2) 同本义

缝,以针紩衣也。——《说文》

缝,合也。——《广雅》

缝齐倍要。——《礼记·玉藻》。注:“紩也。”

可以缝裳。——《诗·魏风·葛屦》

临行密密缝。——孟郊《游子吟》

(3) 又如:缝衣(缝制衣服);缝刺(缝纫与刺绣);缝缉(缝纫);缝织(缝纫编织)

(4) 补合 。如:缝破补绽(泛指裁制修补之类的针线活);缝紝(泛指缝纫补缀之事);缝绽(缝补破绽)

(5) 另见 fèng

fèng

名词

(1) 缝合处

古者冠缩缝,今也衡缝。——《礼记·檀弓》

(2) 又如:衣缝;裤缝;缝际(缝合之处)

(3) 罅隙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杜牧《阿房宫赋》

(4) 又如:缝罅(细小的裂痕,破绽);缝子(缝隙);缝开(裂开)

(5) 喻言行中出现的漏洞、差错

他就寻个缝子,参了一本。——《儿女英雄传》

(6) 另见 féng

英文翻译

sew, mend

方言集汇

◎ 粤语:fung4

宋本广韵

yè,yē [ye]
部首: 330
笔画: 11
五笔: RYW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YOK
四角: 500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塞进

你来把我这边的被掖掖罢。——《红楼梦》

(2) 又如:把被角掖好

(3) 藏

黛玉微微的点头,便掖在袖里。——《红楼梦》

(4) 插入腰带

说着,掖上那把刀,迈步出门,往外就走。——《儿女英雄传》

(5) 另见

动词

(1) 用手扶着别人的胳膊

掖,以手持人臂投地也。从手,夜声。——《说文》

二礼从国子巡城掖以赴外。——《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余掖杀国子。——《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掖以赴外杀之。

(2) 又如:掖进(扶持推进)

(3) 扶助;提携

故作是诗以诱掖其君也。——《诗·陈风·衡门》序

(4) 又如:奖掖

名词

(1) 胳肢窝。后作“腋”

掖,一曰臂下也。——《说文》

衣逢掖之衣。——《礼记·儒行》

张掖郡。——《汉书·地理志下》。集注引应劭:“张国臂掖,故曰 张掖也。”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史记·商君列传》

(2) 宫殿正门两旁小门“掖门”的简称

入未央宫掖门。——《汉书·高后纪》。师古曰:“掖门,非正门而在两旁,若人之臂掖也。”

(3) 又如:掖门(宫殿正门两旁的边门);掖垣(皇宫的旁垣);掖庭(宫中旁舍,妃嫔居住的地方);掖殿(宫中旁殿)

(4) 另见

英文翻译

support with the arms; stick in, tuck in; fold up

方言集汇

◎ 粤语:jat6 jik6
◎ 客家话:[梅县腔] jit8 [海陆丰腔] rit8 ze5 [客英字典] jit8 [台湾四县腔] jit8 je5 [客语拼音字汇] yid6 [宝安腔] ji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羊益昔開入聲開口三等jekjĭɛ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