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浑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即 陆浑 。古地名。
《公羊传·宣公三年》:“ 楚子 伐 賁浑 戎。” 陆德明 释文:“ 賁浑 ,旧音六,或音奔;下户门反。二传作 陆浑 。” 唐 韩愈 《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 皇甫 补官古 賁浑 ,时当玄冬泽乾源。”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字音假借》:“ 陆浑 可作 賁浑 。”
引证解释
⒈ 即陆浑。古地名。
引《公羊传·宣公三年》:“楚子伐賁浑戎。”
陆德明释文:“賁浑,旧音六,或音奔;下户门反。二传作陆浑。”
唐韩愈《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皇甫补官古賁浑,时当玄冬泽乾源。”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字音假借》:“陆浑可作賁浑。”
贲浑的网络释义
贲浑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bēn
动词
(1) 通“奔”。急走;逃亡
虎贲三千人。——《孟子·尽心下》
卫士旅贲。——《汉书·百官公卿表》
下比周贲溃以离上矣。(比周:勾结)——《荀子·强国》
(2) 又如:贲溃(奔走溃散)
(3) 奔流
蚕珥丝而商絃绝,贲星坠而渤海决。——《淮南子·天文》
(4) 又如:贲星(流星)
名词
(1) 今名膈膜或横隔膜,膈的古称 。如:贲门(中医指胃上端的开口)
(2) 虎贲:勇士
令贲士主将皆听城鼓之音而出。——《墨子·备梯》
(3) 又如:贲士(敏捷善战的勇士);贲石(指古代勇士孟贲和石蕃);贲育(指古代勇士孟贲和夏育)
(4) 另见
bì
动词
(1) (形声。从贝,卉声。本义:装饰,打扮) 装饰,修饰
贲,饰也。——《说文》
贲者,饰也。——《易·序卦》传
皎皎白驹,贲然来思。——《诗·小雅·白驹》
(2) 又如:贲饰(装饰;文饰);贲如(装饰华美的样子)
形容词
(1) 颜色斑杂不纯
贲如濡如。——《易·贲卦》。傅氏云:“贲,古斑字,文章貌。”
(2) 又如:贲华(开出多彩的花)
(3) 华美;光彩貌
贲,美也。——《广雅》
用宏兹贲。——《书·盘庚》
(4) 又如:贲赍(盛美的赏赐);贲然(光彩的样子)
(5)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军声。本义:大水涌流声)
(2) 同本义
浑,水喷涌之声也。——《玉篇》
浑,混流声也。——《说文》
溟海浑濩涌其后。——《文选·张协·七命》
浑浑若川。——《法言·问神》。注:“洪流也。”
财货浑浑如泉源。——《荀子·富国》
(3) 河名
(4) 桑干河上游支流,亦名浑源川,发源于山西省北端西麓
(5) 卢沟河在元明后的别称,因河水浑浊得名,即今永定河
(6) 小辽河,辽河最大的支流
(7) 浑江,又名佟家江,发源于吉林省龙岗山脉
(8)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吐谷浑的省称
(9) 浑天说的简称
先是儒者论天,互执浑、盖二义,论盖不合于浑,论浑不合于盖。灵恩立义,以浑盖为一焉。——《梁书》
(10) 姓
形容词
(1) 混浊
浑,浊也。——《切韵》
浑兮其若浊。——《老子》
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未相离也。——《列子·天瑞》
贤不肖浑殽。——《汉书·董仲舒传》
(2) 又如:浑水(浑浊不清的水);浑黄(浑浊而发黄);浑浑(浑浊的样子)
(3) 大 。如:浑大(宏大;博大);浑芒(广大无边的样子);浑洪(水流盛大的样子);浑浩(水势盛大的样子)
(4) 糊涂 。如:浑同三拍(含糊);浑虫(糊涂虫)
(5) 质朴;朴实 。如:浑素(朴素,不华丽);浑纯(朴质纯正);浑雅(质朴高雅);浑质(纯厚朴实);浑穆(质朴淳和)
(6) 纯,无杂质 。如:浑花(浑化。骰子掷出得同一彩色);浑黄(纯黄色);浑粹(纯粹);浑铁(纯铁)
(7) 全,整个 。如:浑沦(囫囵,完整,浑然一体);浑成(完整,浑然一体);浑不比(全不像);浑全(完整;完全);浑舍(浑家。全家)
副词
(1) 全,都,皆 。如:浑同(一共);浑备(完备;齐备)
(2) 简直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3) 仍;还
巴童浑不寐,半夜有行舟。—— 杜甫《十六夜玩月》
动词
(1) 混同;混合 。如:浑同(混同,等同);浑融(浑合,融合);浑杂(混杂,混合掺杂)
(2) 混,苟且度过
只有门下是七八个月的养在府里白浑些酒肉吃吃,一个大钱也不见面。——《儒林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