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联珠贯

bèi lián zhū guàn [bei lian zhu guan]
注音 ㄅㄟˋ ㄌ一ㄢˊ ㄓㄨ ㄍㄨㄢˋ

词语释义

连串的珍珠。喻诗词联缀之美。 喻美好事物相连接。 文体名。即连珠。相传兴于东汉。

汉字详情

bèi [bei]
部首: 401
笔画: 4
五笔: MHN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BO
四角: 778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海贝形。汉字部首之一。古时以贝壳为货币,又用作装饰,故从“贝”的字多与钱财宝物、装饰品或贸易商品有关。本义:海贝)

(2) 牡蛎、蛤或其它软体动物中腹足类和瓣鳃类的统称。体软无节,外束膜一层曰外套膜,能分泌液质,结构成壳,名为介

(3) 贝壳

(4) 又如:贝阁(用贝壳装饰宫门前的楼观);贝阙(以贝装饰的宫门楼观);贝文(贝壳的纹彩);贝饰(贝制的饰物);贝雕(在贝壳上雕刻或镶嵌的工艺品。包括人物、山川、花卉、动物以及家具、文具等)

(5) 古代货币

大贝四寸八分以上。——《汉书·食货志》

(6) 又如:贝货(古代以贝壳为货币,故称贝货);贝财(货财);贝币(原始货币)

(7) 锦上的贝形花纹 。如:贝胄(用文贝装饰的头盔)

(8) 印度贝多或贝多罗树的简称。佛教徒以其叶写经 。如:贝函(佛经经匣);贝多叶(多罗树的叶;写经的树叶);贝典(贝夹。佛经);贝字(写在叶上的字。指佛经);贝书(贝叶书。佛经)

(9) 贝尔的简称

(10) 姓

英文翻译

sea shell; money, currency

方言集汇

◎ 粤语:bui3

宋本广韵

lián [lian]
部首: 605
笔画: 12
五笔: BUD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SJTK
四角: 18484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耳,从丝。战国文字,中间是耳,两边是丝相联。本义:连结)

(2) 同本义

聯,连也。从耳,耳连于颊也。从糸,糸连不绝也。会意。——《说文》。段注:“ 周人用联字, 汉人用连字,古今字也。”

三曰官联,以会官治。——《周礼·天官·大宰》。司农注:“连事通职,相佐助也。”

聯,聯绵不绝也。——《声类》。按,凡联续、联合、牵联、结联字,经传皆以连为之。

联袂度危桥,萦回出林杪。——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

(3) 又如:联垂(一种发式。周围头发梳成许多根细辫子);联襟(即连襟。姊妹丈夫之间的亲戚关系);联缀(连系,联集在一块);联珠(连串的珍珠);联华(花开并蒂);联裾(联袂)

(4) 联合;联系

臣恐羌复结联他种,宜未及然为之备。——《汉书·赵充国传》

三曰联兄弟。——《周礼·大司徒》。注:“犹合也。”

联名请益王即位。—— 清· 吴研人《痛史》

(5) 又如:联衔(联合签具职衔名位);联拳(群聚的样子);联屯(联合屯兵);联事(联合处理事务);联步(同行);联带(谓互相挈带或联系);联姻,联婚(结亲);联吏(同僚);联曹(同在一署任职);联职(同事);联大(联合国组织的大会。简称联大);联合战线(协力合作。如:甲国与乙国因利害关系相同,团结一致对抗第三者,以求贯彻某种目的。也称统一战线);联教组织(“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的简称,又称教科文组织);联营公司(与其他公司发生经营关系的公司,其关系或为隶属,或为共同管理,或为同受控制)

(6) 缝

穿了一件新联的洁白湖绸道袍。——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7) 又如:一件新联的道袍

名词

对联 。如:春联;门联;贺联;挽联;联牌(刻有对联的木牌)

量词

对;双 。如:联单,联票(一式数纸相联的单据)

英文翻译

connect, join; associate, ally

方言集汇

◎ 粤语:lyun4

宋本广韵

zhū [zhu]
部首: 436
笔画: 10
五笔: GRI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MGHJD
四角: 1519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玉,朱声。本义:珍珠。蛤蚌壳内由分泌物结成的有光小圆体)

(2) 同本义

珠,蚌之阴精。——《说文》。按,水精也,或生于蚌,阴精所凝。

珠足以御火灾。——《国语·楚语》

水方折者有玉,员折者有珠。——《尸子》

渊生珠而岸不枯。——《淮南子·说山》

珠盘玉敦。——《周礼·玉府》

大珠四枚。——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3) 又

所货西洋珠。

(4) 又

公受珠。

(5) 又

出珠授之。

(6) 又如:珠户(采珠的民户;珠饰的门户);珠履(以珍珠为饰的鞋子);珠碧(珍珠与碧玉);珠英(美如珍珠的花);珠翠(珍珠与翠玉);珠市(买卖珍珠的集市)

(7) 珠玉

琴号珠柱,书名《玉杯》。——庾信《小园赋》

(8) 又如:珠椟(盛放珠宝的匣子);珠丸(用珠玉做的弹丸);珠箔(用珠子缀成的帘子)

(9) ∶形容事物的华美、光泽

珠林余露气,乳宝滴香泉。——陈吉疾《忆山中诗》

(10) 又如:珠林(美好的树林);珠泽(比喻文彩荟萃之处)

(11) 装饰用的有光的带孔小圆体 。如:珠履;珠帘

(12) 以球形或椭球形体滴下的液体

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3) 又如:泪珠;汗珠;露珠

英文翻译

precious stone, gem, jewel, pearl

方言集汇

◎ 粤语:zyu1
◎ 客家话:[宝安腔] zu1 [客语拼音字汇] zu1 [海陆丰腔] zhu1 [东莞腔] zu1 [沙头角腔] zu1 [客英字典] zhu1 [陆丰腔] zhu1 [梅县腔] zu1 [台湾四县腔] z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章俱平聲合口三等cjyo/tjutɕĭu
guàn [guan]
部首: 401
笔画: 8
五笔: XFM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WJBO
四角: 778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毌( guàn),从贝(表示与钱财有关)。“毌”是贯穿之贯,象穿物之形。本义:穿钱的绳子)

(2) 同本义

贯,钱贝之贯也。——《说文》

都内之钱,贯朽而不可挍。——《汉书》

厨有臭败肉,库有贯朽钱。——唐· 白居易《伤宅》

反尔如贯。——《诗·小雅·何人斯》

(3) 又如:贯朽(串钱的绳子朽断,形容积钱多而经久不用)

(4) 旧时用绳索穿钱,每一千文为一贯

着落店主人家追要原典身钱三千贯。——《水浒》

(5) 又如:贯百(贯伯。一贯钱,一些钱。百:一百文钱);钱串一贯(一千文钱);万贯家私

(6) 事情,事例

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论语·先进》

(7) 又如:贯利(事功和利益)

(8) 条理;系统

鱼贯而进。——《三国志·邓艾传》

(9) 又如:贯类(从同类事物的比较中贯通其理);贯鱼(穿成一串的鱼。比喻有次序)

(10) 罪恶

商罪贯盈,天命诛之。——《书·秦誓》

(11) 又如:贯恶(一贯的罪恶);贯盈(罪恶满盈);贯天(滔天。形容罪恶、灾祸极大)

(12) 祖籍;籍贯

翁云贯属新丰县,生逢聖代无征战。—— 唐· 白居易《新丰折臂翁》

(13) 又如:贯系(籍贯世系);贯址(籍贯和地址)

(14) 序次;按顺序排列

今猥以轻鄙,超伦踰等,上乱聖朝贯鱼之序,下违群士准平立论。——《晋书·蔡谟传》

(15) 又如:贯序(序次;按顺序排列);贯叙(贯序;按次序铨叙录用);贯次(前后有序);贯列(排列);贯比(排列比较)

(16) 通“丱”。儿童束发成两角的样子 。如:贯发(束发;总发)

(17) 古国名 。故址在曹州济阴县南五六十里

(18) 姓。汉有 贯高

动词

(1) 用绳子穿连成串

贯,累也。——《广雅》

贯,穿也。以绳穿物曰贯。——《苍颉》

贯魚以宫人宠。——《易·剥卦》

贯金石。——《列子·周穆王》

射则贯兮。——《诗·齐风·猗嗟》

不贯不释。——《仪礼·乡射礼》

(2) 又如:贯结(用绳子穿起来结牢。形容牢记在心);贯绳(串钱绳);贯繦(串钱绳);贯玉(成串的珠玉。形容文章或容颜体态之美);贯系(贯穿连结)

(3) 穿过;贯通,精通

贯,穿也。——《广雅·释言》

予一以贯之。——《论语·卫灵公》

始而合,而矢贯余手及肘。——《左传·成公二年》

白虹贯日。——《战国策·魏策》

贯穿经传,驰聘古今,上下数千载间,斯己勤矣。——《汉书·司马迁传·赞》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后汉书·张衡传》

(4) 又如:贯串(贯通;通达);贯越(贯通穿越);贯穴(贯通);贯心(贯穿心脏);贯头(古代某些民族在布匹中央挖一圆洞套入头颈,作为衣服);贯珠(穿戴珠宝);贯耳(指穿耳戴环以妆饰)

(5) 累;连续

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礼记·礼器》

若夫贯日而治洋,一日而曲列之,是所使夫百吏官人为也,不足以是伤游玩安燕之乐。——《荀子·王霸》

(6) 又如:贯鱼承宠(来来往往的宫中女官依次受到宠爱);贯属(连贯;连属);贯辰(贯日;连日);贯日(积日;累日)

(7) 射中;穿透 。如:贯虱(射中虱子);贯颐(穿通面颊);贯割(身体被箭射中和被割伤);贯洞(穿孔;穿透);贯侯(中靶);贯的(射中靶心)

(8) 经历;经过 。如:贯秋(经历秋天);贯纬(经历)

(9) 侍奉,服事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

(10) 又如:贯女(侍女);华贯(华美的服事)

(11) 灌注;注入 。如:贯输(灌注,聚集;灌输)

(12) 满 。如:贯满(充满;灌满);贯蔽(充满;布满);贯溢(盈满外溢);贯洽(遍满充塞)

(13) 登记入籍 。如:贯籍(在户籍簿上登记入册)

(14) 学习;复习

昼而讲贯,夕雨刃复。——《国语·鲁语下》

(15) 又如:讲贯(讲习)

(16) 通“惯”

(17) 熟习;熟练

无术之智,不教之能,而恃强速贯刃,不足以成也。——《吕氏春秋·不二》

(18) 又如:贯知(习知;熟知);贯酣(通晓熟习);贯习(熟练;熟悉);贯熟(熟习;熟悉)

(19) 习惯

我不贯与小人乘,请辞。——《孟子·滕文公下》

(20) 又如:贯战(惯战;善战);贯渎(惯于亵渎鬼神)

(21) 通“弯”( wān)。弯弓,张满弓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亦不敢贯弓而报怨。——《史记·陈涉世家》

英文翻译

a string of 1000 coins; to go through

方言集汇

◎ 粤语:gun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