貤恩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指朝廷对外戚和命官的亲属尊长移授封爵名号的恩典。
《宋史·后妃传上·仁宗苗贵妃》:“ 福康 (贵妃女 福康公主 )下嫁,当貤恩外家,抑不肯言。” 元 黄溍 《兴让堂铭》:“ 何 官 贞立 ,起进士,官七品,法当封父母及妻。父以让于其祖,妻以让于其祖母,有司如其请以闻,貤恩既行,乃扁所居之堂曰‘兴让’。”
引证解释
⒈ 指朝廷对外戚和命官的亲属尊长移授封爵名号的恩典。
引《宋史·后妃传上·仁宗苗贵妃》:“福康 (贵妃女福康公主 )下嫁,当貤恩外家,抑不肯言。”
元黄溍《兴让堂铭》:“何官贞立,起进士,官七品,法当封父母及妻。父以让于其祖,妻以让于其祖母,有司如其请以闻,貤恩既行,乃扁所居之堂曰‘兴让’。”
貤恩的网络释义
貤恩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yí
动词
(1) 通“移”。转移;转赠
无所流貤。——《汉书.武帝紀》
(2) 又如:貤典(指朝廷貤赠的恩典);貤封(旧時官员以自身所受的封爵名号呈请朝廷移授給亲族尊长)
(3) 另见
yì
动词
(1) 重叠;重复
兼重貤以貤缪。——晋· 左思《魏都赋》
(2) 又如:貤封(一人得功名,亲戚也都相继得到封赏);貤赏(依次论功行赏);貤爵(屡封官爵)
(3) 通“迤”。延展,延伸
奕世载德,貤于子孙。——《汉书》
(4) 又如:貤衍(流衍延及后世);貤庆(余福流衍并延及后世)
(5)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3 [客英字典] ji5 ji2 [台湾四县腔] ji3
◎ 潮州话:i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易 | 以豉 | 以 | 支A開 | 去聲 | 寘 | 開口三等 | 支A | 止 | jeh | jĭe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心,因声。本义:恩惠)
(2) 同本义
恩,惠也。——《说文》
恩者,仁也。——《礼记·丧服四制》
如此,则上下之恩结矣。——《韩非子·用人》
夫人有恩而背之,不祥莫大焉。——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又
先生之恩,生死而骨肉也。
(4) 又如:忘恩;报恩;恩润(恩惠德泽);恩义(恩情与道义);恩分(恩惠情分);恩惠教化。古代多指官方对人民而言;恩田(佛家田。三福之一。指父母)
(5) 情谊
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三国演义》
形容词
(1) 恩爱,亲爱
明主知之,故不养恩爱之心而增威严之势。——《韩非子·六反》
(2) 又如:恩客(妓女对特别亲爱的客人的称呼);恩意(恩爱的心意);恩狎(宠爱亲热);恩慈(宠爱慈惠)
动词
(1) 恩赐,加恩
傅太后恩 赵太后。——《汉书·外戚传》
彼不我恩(加恩,优待)也。——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2) 又如:恩赍(恩赐的财物);恩台(老百姓对地方官的尊称);恩相(对长官的尊称);恩家(奴仆尊称主人);恩主(对施恩于己者的敬称)
(3) 感恩;感谢 。如:恩抚(谓抚育之恩);恩环(衔环以报恩);恩女(父女);恩养钱(亦称“恩养礼钱”。出卖儿女时买方所付钱财的婉称,也指对曾收养自己儿女的人的报酬)
(4) 爱 。如:恩旧(世代友好相交的亲友)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en1 [东莞腔] en1 [梅县腔] en1 [台湾四县腔] en1 [客语拼音字汇] en1 [沙头角腔] en1 [宝安腔] en1 [海陆丰腔] en1 [陆丰腔] en1
◎ 潮州话:eng1(urng) [揭阳]êng1(eng) [潮阳]ing1(i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恩 | 烏痕 | 影 | 痕 | 平聲 | 元 | 開口一等 | 臻 | 痕 | ʔən | qon/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