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悉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犹敬悉。书信常用语。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顷得惠书,谨悉一切。”
引证解释
⒈ 犹敬悉。书信常用语。
引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顷得惠书,谨悉一切。”
谨悉的网络释义
谨悉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言,堇(
)声。本义:谨慎,小心)(2) 同本义
谨,慎也。——《说文》
以谨无良。——《诗·大雅·民劳》
以谨罔极。
谨畜藏。——《荀子·王制》
谨厚以为厚。——《楚辞·怀沙》
谨庠序之教。——《孟子·梁惠王上》
谨食之。——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不自谨惜。——清· 张廷玉《明史》
谨护其失。——清· 刘开《问说》
(3) 又如:谨畏(小心谨慎);谨肃(严谨认真);谨言(谨慎说话);谨厚(谨慎忠厚);谨介(谨慎耿介)
(4) 恭敬
谨斩樊於期头。——《战国策·燕策》
谨使臣良。——《史记·项羽本纪》
谨诺。
谨奉神稷而以从。——《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5) 又如:谨呈(敬呈);谨启;谨致谢意;谨祈;谨恪(谨谨恭敬);谨白(敬告,敬启);谨禀(禀告);谨媚(恭顺柔媚)
(6) 谨严;严格 。如:谨急(谨严急刻);谨细(谨严细密);谨质(谨严质朴)
动词
(1) 严防;严禁 。如:谨风(防风);谨盗(防盗)
(2) 严守;谨守 。如:谨律(谨守戒律);谨户(严守门户);谨立(严守立身为人之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心,从采。采(
),辨别。心中加以辨别,很详细。本义:详尽) 同本义悉,详尽也。——《说文》
悉,尽也。——《尔雅》
占不悉。——《史记·平准书》。索隐:“尽也。”
时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汉书·张释之传》
至孅至悉。——汉· 贾谊《论积贮疏》
词不悉心。——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纤悉(详细;详尽);详悉(详细而全面);悉数(一一列举)
副词
(1) 全都,全部
悉如外人。——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悉以咨之。——诸葛亮《出师表》
悉吾村之众。——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悉使羸兵负草填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2) 又如:悉知底里(对事情的内情底细完全清楚);悉皆(全都);悉备(齐备)
动词
(1) 详尽地叙述
书不能悉意。——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2) 详尽的知道,了解
文亦宜然,随时变改,难可详悉。——南朝梁· 萧统《文选》序
丞相亮其悉朕意。——《三国志·诸葛亮传》
(3) 又如:欣悉(高兴地详尽了解);洞悉(很清楚地知道);熟悉(知道得很清楚);来函敬悉;探悉;惊悉;详悉(详细知道)
(4) 尽其所有
以公之与民已悉矣。——《谷梁传·宣公十五年》。注:“谓尽其力也。”
悉浮以沿江。——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5) 又如:悉锐(尽其全部精锐);悉甲(尽其甲兵);悉索(尽其所有;搜括)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xid5 [宝安腔] sit7 [客英字典] sit7 [海陆丰腔] sit7 [梅县腔] sit7 [台湾四县腔] sit7 [东莞腔] sit7 [陆丰腔] si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悉 | 息七 | 心 | 質A | 入聲 | 質 | 開口三等 | 臻 | 眞A | sĭĕt | s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