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小

jǐn xiǎo [ jin xiao]
繁体 謹小
注音 ㄐ一ㄣˇ ㄒ一ㄠˇ

词语释义

1.谓虽细微末节亦慎重对待。

词语解释

  1. 谓虽细微末节亦慎重对待。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一:“跋扈之徒,事事放恣;本朝前辈,虽官尊尤谨小:可以此观人度量。”

引证解释

⒈ 谓虽细微末节亦慎重对待。

宋朱彧《萍洲可谈》卷一:“跋扈之徒,事事放恣;本朝前辈,虽官尊尤谨小:可以此观人度量。”

谨小的网络释义

谨小

  •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一:“跋扈之徒,事事放恣;本朝前辈,虽官尊尤谨小:可以此观人度量。
  • 谨小造句

    反而是一些初出茅芦,不谙官场世事者,谨小慎微,进退失据,容易在测谎题前出洋相。
    自古侠义多屠狗之辈,我从小接触父亲结交的三教九流,深深明白人群中的大多数谨小慎微,只求不犯错误;临阵逃命,多大点事嘛,没想到事情闹这么大。
    赵明做什么事都谨小慎微,一点魄力都没有。
    景氏是一个对皇后言听计从,唯唯喏喏又胆小怕事、谨小慎微的女人,刘奕宏直言对她来说是很大的挑战。
    我宁愿在光天化日之下凭着我短绌的天资到处碰壁,也不肯在黑暗中凭着谨小慎微使自己得救或者发财。
    在思考一次战役时,我在内心与自己辩论,力求驳倒自己;在制订战役方案时,我是最谨小慎微的人。我总是扩大危险和意外,即使我看来高兴,其实我始终极度紧张和激动。
    莱希博士在办公室里看起来没有那么谨小慎微,放松了许多。
    犯错误是无可非议的,只要能及时觉察并纠正就好。谨小慎微的科学家既犯不了错误,也不会有所发现。
    谨小慎微三人成虎心为形役新亭对泣。
    在采取行动之前,保持谨慎态度是必要的;因谨小慎微而不思进取以致丧失发展或取胜的机会就得不偿失了。
    谨小慎微随着自己的财产的增多而滋长。
    在人生道路上,走上坡路要昂首阔步,走下坡路要谨小慎微,走阳关道要目视前方,走羊肠路要俯视脚下。
    小明是个很认真的人,做事一向是谨小慎微。
    一千个满怀信心和信心的人,要比一百万个谨小慎微的和可敬的人强得多。
    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敬小慎微的出处。
    走路:什么路都可走,唯绝路不能走;什么路都可选,唯歧途不能选。走上坡路要昂首阔步,下坡路要谨小慎微,阳关道要目视前方,羊肠路要俯视脚下。
    谨小慎微的科学家既犯不了错误,也不会有所发现。
    在进攻中,猛打猛冲是保护自己的最好手段。有一点谨小慎微就足以破坏整个进攻的效果。
    我远远看见他在城楼的中间,一反过去那种谨小慎微的样子,难得的神情开朗、手臂舒展。
    一百个满怀信心和决心的人,要比一万个谨小慎微的和可敬的可尊重的人强得多。

    汉字详情

    jǐn [jin]
    部首: 226
    笔画: 13
    五笔: YAK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女性
    仓颉: IVTLM
    四角: 34715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言,堇( qín)声。本义:谨慎,小心)

    (2) 同本义

    谨,慎也。——《说文》

    以谨无良。——《诗·大雅·民劳》

    以谨罔极。

    谨畜藏。——《荀子·王制》

    谨厚以为厚。——《楚辞·怀沙》

    谨庠序之教。——《孟子·梁惠王上》

    谨食之。——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不自谨惜。——清· 张廷玉《明史》

    谨护其失。——清· 刘开《问说》

    (3) 又如:谨畏(小心谨慎);谨肃(严谨认真);谨言(谨慎说话);谨厚(谨慎忠厚);谨介(谨慎耿介)

    (4) 恭敬

    谨斩樊於期头。——《战国策·燕策》

    谨使臣良。——《史记·项羽本纪》

    谨诺。

    谨奉神稷而以从。——《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5) 又如:谨呈(敬呈);谨启;谨致谢意;谨祈;谨恪(谨谨恭敬);谨白(敬告,敬启);谨禀(禀告);谨媚(恭顺柔媚)

    (6) 谨严;严格 。如:谨急(谨严急刻);谨细(谨严细密);谨质(谨严质朴)

    动词

    (1) 严防;严禁 。如:谨风(防风);谨盗(防盗)

    (2) 严守;谨守 。如:谨律(谨守戒律);谨户(严守门户);谨立(严守立身为人之道)

    英文翻译

    prudent, cautious; attentive

    方言集汇

    ◎ 粤语:gan2

    宋本广韵

    xiǎo [xiao]
    部首: 338
    笔画: 3
    五笔: IHTY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C
    四角: 9000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据甲骨文,象沙粒形。小篆析为会意。从八,从|。本义:细;微。与“大”相对)

    (2) 同本义 。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

    小,物之微也。——《说文》

    小往大来。——《易·泰》。疏:“阴生消耗,故称小。”

    彼所小言尽人毒也。——《庄子·列御寇》。注:“细巧入人为小言。”?

    嘒彼小星。——《诗·召南·小星》

    受小球大球。——《诗·商颂·长发》

    怨不在大,亦不在小。——《书·康诰》

    (3) 又如:小鹿儿(喻指因紧张而剧烈跳动的心脏);小录(新科进士的题名录);小伙伙(小巧,娇小);小话(短小的故事或寓言);小单拱儿(手推车);小唱(由乐器协奏的歌曲)

    (4) 通“少”。年幼

    朝廷之事,小者不毁。——《韩非子·饬令》

    小妹语曰。——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龙君小女。——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小孽障(小孩子);小猴子(小孩);小堂名(旧时为婚丧喜庆雇用的由小孩组成的乐队);小娘子(侍女;侍儿);小娘儿(妓女);小鬼头(小孩子);小妮子(婢女;女孩子)

    (6) 稍,略

    汔可小康。——《诗·大雅·民劳》

    汔可小安。

    汔可小休。

    小不如意。——宋· 苏轼《教战守》

    (7) 又如:小傲怄儿(带有一点玩笑意味的抬杠);小节不足(不顺心;不能称心如意);小厮扑(徒手对打);小意儿(小殷勤);小有(稍有一些)

    (8) 将近

    归了包堆花了小一百,还剩四百来块。——老舍《骆驼祥子》

    (9) 又如:小日中(将近中午的时候);我今年小(奔)六十了

    (10) 用在姓、名、排行等之前,表示爱称 。如:小冤家(年轻情人之间的昵称)

    (11) 狭隘;低窄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书·仲虺之诰》

    (12) 又如:小狭(狭窄);小国(地狭人少之国);小榻(狭小的卧具)

    (13) 低微

    不辞小官。——《孟子》

    (14) 又如:小喽罗(对绿林兵卒的称呼);小道儿(不正当的途径;邪门歪道)

    (15) 指邪恶卑鄙 。如:小利(即“小李”。扒手);小佞(才智低下而卑谄善辩者)

    (16) 短暂;暂时 。如:小别(暂别;暂时居住);小眠(小憩;暂眠);小留(暂时挽留;暂时留止)

    名词

    (1) 年幼的人。引申为小辈

    无小无大。——《诗·鲁颂·泮水》

    小大稽首。——《诗·小雅·楚茨》

    (2) 又如:妻小;上有老,下有小

    (3) 妾,小老婆

    要送你到冯家去,给 冯老太爷做小。—— 巴金《家》

    (4) 又如:小老母(妾;姨太太);小星(妾);小娘(妾);小家婆(小老婆);小浑家(小老婆)

    (5) 微细的事物

    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6) 又如:小关头目(无关紧要的事);小隙(小矛盾;小怨)

    (7) 小人,品质不高的人

    愠于群小。——《诗·邶风·柏舟》

    见群小满屋,都无相避意。——《世说新语·容止》

    (8) 又如:小人(指强盗)

    代词

    自称的谦词 。如:小子(对自己的谦称;话本或旧小说作者的自称谦辞);小东儿(小小东道;请客的主人)

    动词

    轻视,小看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 班固,伯仲之间耳,而 固小之。—— 曹丕《典论》

    又如:小不起(不能小看);小瞧(犹小看,轻视)

    英文翻译

    small, tiny, insignificant

    方言集汇

    ◎ 粤语:siu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au3 [台湾四县腔] seu3 [梅县腔] siau3 [海陆丰腔] siau3 [沙头角腔] siau3 [客语拼音字汇] seu3 xiau3 [宝安腔] siau3 [陆丰腔] siau3 [东莞腔] sia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小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私兆宵A上聲開口三等宵Asĭɛusieux/si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