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桌

kè zhuō [ ke zhuo]
繁体 課桌
注音 ㄎㄜˋ ㄓㄨㄛ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课桌 kèzhuō

(1) 教室配备的供学生上课用的书桌

(school)desk

词语解释

  1. 上课时学生用的桌子。

    孙犁 《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一)》:“他就从讲坛上走下来,在我们课桌的行间,来回踱步。”

引证解释

⒈ 上课时学生用的桌子。

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一)》:“他就从讲坛上走下来,在我们课桌的行间,来回踱步。”

课桌的网络释义

课桌

  • 为学生所用课桌,从最早的学堂里的八方桌开始,用于学校,学堂学习的桌子应该统一为课桌。
  • 课桌造句

    坐在课桌上,他做他的,我做我的,一上午竟一句话都没说,简直就是一对陌生人。
    失学的孩子多么希望能坐在教室的课桌前,希望手中握着笔专心地听老师讲课。
    课桌杂乱无章地堆放在教室里。
    教室里的课桌摆放得很齐整。
    不费吹灰之力,大个子张刚就把这张课桌举了起来。
    想起上学时候的一件事,,班里人多,有的同学是三个人挤一张课桌。
    鲁迅小时候曾在课桌上刻下了“早”字,从此再也不迟到了。
    目光在课桌下环移,同样的征友启示不一而足。
    这些课桌椅是木材制成的。
    牛排饭、鸡腿面、蛋糕圈、冰淇淋,当这些“食品”名正言顺的摆在学生课桌上时,请不要奇怪。
    千万不要跳楼,暂时避到洗手间、课桌、椅子、等小而坚固的地方。
    这些木材,她说,是用来给学生打制课桌椅的。
    那时候条件艰苦,我们自己背着行李、铺盖卷儿,到了演出地,不住百姓家,住在学校里,六张课桌一拼,垫上充气褥子,就成了床。
    他竟然有种时光错乱的感觉,他仿佛回到了那个溽热的夏天,那个如火般的六月,在堆满了各种复习资料的课桌里他一个人埋头做着如山的习题。
    课堂里的实体布局变化,首先是,课桌排成行。
    于是找了个借口,说因为今天要去城南郊区,不好拿,还是先放在牛胖子那儿再说,牛胖子深信不疑,将一大包毛桃又塞进了自己的课桌里。
    我们曾是并肩战斗的两颗小树,曾是二重唱中的两个声部,曾是一张课桌上的学友。毕业了,我们挥手告别的时候,请接受我深情的祝福:愿你前途无限,幸福康健!
    刘辰抬头看了看众人各色各样的目光,自嘲的笑了笑,又低头看起课桌上的书来。
    平时,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在街上就能听到课桌开开关关的乒乓声和孩子们一遍遍高声念课文的读书声。
    这是李琴放在备课桌上的一句座右铭。

    汉字详情

    [ke]
    部首: 226
    笔画: 10
    五笔: YJS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IVWD
    四角: 3679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果声。本义:考核)

    (2) 同本义(根据一定的标准验核)

    课,试也。——《说文》

    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韩非子·定法》

    成器不课不用,不试不藏。——《管子·七发》

    有官而无课,是无官也;有课而无赏罚,是无课也。——苏洵《上皇帝书》

    (3) 又如:课其事业;课试(试验,考核);课绩(考绩)

    (4) 督促完成指定的工作

    课家人负物百斤,环舍趋走。——《后汉书》

    (5) 按规定的内容和分量讲授或学习

    每晚同鲁小姐课子到三更四鼓。——《儒林外史》

    (6) 又如:课子(教子读书);课读(按规定的内容和数量教授或学习)

    (7) 征收赋税;差派劳役

    是岁,始课南徐州侨民租。——《宋书·孝武帝本纪》

    (8) 又如:课役(徵抽财税,分派徭役);课以重税

    (9) 占卜

    有日者,能课,使之课,莫不奇中。——惠洪《冷斋夜话》

    (10) 又如:课筒(占卜的签筒);课语讹言(胡说八道)

    名词

    (1) 教学科目 。如:必修课;基础课;主课;专业课

    (2) 教学时间 。如:上四节课;一节语文课

    (3) ∶教学课程的一部分;特指某一科目在单位授课时间(通常不超过一小时)完成的内容 。如:今日上两课;这个课本内容分为二十课

    (4) 税款,税

    免其课役。——魏征《隋书》

    (5) 又如:国课;盐课;课口(唐时赋税有租、庸、调,其应纳赋税的人口称为课口);课户(应纳赋税的民户)

    (6) 机关学校等行政上的单位(也叫科) 。如:总务课;特高课

    (7) 日本政府各部司、局以下的一级行政单位 。如:外劣省亚洲局中国课

    英文翻译

    lesson; course; classwork

    方言集汇

    ◎ 粤语:fo3

    宋本广韵

    zhuō [zhuo]
    部首: 420
    笔画: 10
    五笔: HJSU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YAD
    四角: 219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卓省声。桌字本作“卓”。卓有高而直立之义。后来人们又根据“棹”是木制的特点另制“桌”字。俗又作“棹”。本义:桌子)

    (2) 同本义

    一桌,一椅。——《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古称几案

    上与讲官俗共一桌,真不啻天颜咫尺矣。——明· 文隶《列皇小识》

    (4) 又如:桌巾(桌布);桌屏(摆在桌上当作装饰的小屏风);桌帏(亦称“桌帷”同“桌围”。围在桌子边的装饰物,多以布或绸缎做成);桌裙(即桌帏)

    (5) 计酒席的量词。如:一桌酒席,三桌客

    英文翻译

    table, desk, stand

    方言集汇

    ◎ 粤语:coek3 zoek3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og5 [宝安腔] zok7 [梅县腔] zok7 [台湾四县腔] zok7 [客英字典] zok7 [海陆丰腔] zok7 [东莞腔] zok7
    ◎ 潮州话:do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四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竹角入聲開口二等truk/teokţɔ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