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业

kè yè [ke ye]
繁体 課業
注音 ㄎㄜˋ 一ㄝ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课业 kèyè

(1) 功课,学业

要好好用功,不可荒废课业
lessons;schoolwork

词语解释

  1. 功课;学业。

    北周 昙积 《谏周太祖沙汰僧表》:“爰降明詔,责其试艺;颁下诸州,问其课业。”《宋史·李绚传》:“﹝ 李绚 ﹞少放荡亡检,兄 綯 教之书,严其课业而出。” 明 吴海 《送林生赴延平学正序》:“独学正职掌规矩,学録职程课业,无有司之事,专行其教。”

  2. 攻读学业。

    《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今日承老师以令孙相托,此乃门生报德之会也。鄙思欲留令孙在敝衙同小孙辈课业。”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沂水秀才》:“ 沂水 某秀才,课业山中。夜有二美人入,含笑不言。”

引证解释

⒈ 功课;学业。

北周昙积《谏周太祖沙汰僧表》:“爰降明詔,责其试艺;颁下诸州,问其课业。”
《宋史·李绚传》:“﹝李绚﹞少放荡亡检,兄綯教之书,严其课业而出。”
明吴海《送林生赴延平学正序》:“独学正职掌规矩,学録职程课业,无有司之事,专行其教。”

⒉ 攻读学业。

《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今日承老师以令孙相托,此乃门生报德之会也。鄙思欲留令孙在敝衙同小孙辈课业。”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沂水秀才》:“沂水某秀才,课业山中。夜有二美人入,含笑不言。”

课业的国语词典

学业。

课业的网络释义

课业

  • 课业,读作:kè yè。词语的意思就是功课;学业;攻读学业。
  • 课业造句

    老师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学校正设法加强课业辅导,好让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的现象获得改善。
    现在,我总是很珍惜每次做值日生的机会。这样为大家做点什么的机会,其实也很难得。在学校里,是会有课业的负担和激烈的竞争,但更多的是纯粹的快乐,比如劳动带来的快乐。就像值日生名单只是黑板上的一角一样,那次回忆也只是学校里美好回忆的一角,我很珍惜这一切。
    一些学生将会环游我们国家,甚至整个世界,以减轻由高中课业学习引起的紧张和压力。
    也许你的老师,让你认为不值得尊敬。这是一回事。但她检查你的课业,这是班主任的职责范围,你可以不对她负责,但她得对你负责。
    要彻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就必须抽薪止沸,从教学改革入手。
    无论天气多么恶劣,他都准时到校,从不迟到。上学时,他对待作业,一丝不苟;对待问题,举一反三。在学习上锲而不舍,这样的精神让他在学校的课业评比中,总是名列前茅。
    当我们睡着时,我们的身体成长得更快。孩子们通常需要更多的睡眠。当我们大量休息过后,能获得更好的课业,我们感觉也会更好。
    要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
    虽然学业成绩优良与否并非交换学生之唯一目标,但学生亦应安排充分的时间预习,温习学校的课业。
    现在的学生课业负担已经够重了,还要在各个才艺班间疲于奔命,连寒暑假都没办法好好休息。
    过重的课业负担,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而且是困扰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客观因素。
    吉贝中学校长胡正孝认为,量表没有切入重点,学生忧郁通常是因为课业压力及同学关系不佳。
    改革并未给学生造成不可承受的课业负担。
    把这个结合经常考试的压力,沉重的课业负担,在学校俱乐部,工作和研究实习以后,你会有一个非常压力的,不健康的年轻下一代。
    本课业务职掌为营业税、货物税及菸酒税。
    花儿笑鸟儿叫,儿童节又来到;停停手歇歇脑,保持童心烦恼少;老年鬓发白,中年皱纹添,青年事业累,少年课业繁;今天一切都抛开,一起年轻喊万岁。
    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
    得返昆,始知尊驾亦已于春间离校,致上学期联大课业不无困难,且闻磨黑往来亦殊匪易,故为调整下年计划,以便系中处理计,尊处暂未致聘,事非得已。
    学生课业负担很重,包括两个或者三个夏天都要上课。

    汉字详情

    [ke]
    部首: 226
    笔画: 10
    五笔: YJS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IVWD
    四角: 3679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果声。本义:考核)

    (2) 同本义(根据一定的标准验核)

    课,试也。——《说文》

    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韩非子·定法》

    成器不课不用,不试不藏。——《管子·七发》

    有官而无课,是无官也;有课而无赏罚,是无课也。——苏洵《上皇帝书》

    (3) 又如:课其事业;课试(试验,考核);课绩(考绩)

    (4) 督促完成指定的工作

    课家人负物百斤,环舍趋走。——《后汉书》

    (5) 按规定的内容和分量讲授或学习

    每晚同鲁小姐课子到三更四鼓。——《儒林外史》

    (6) 又如:课子(教子读书);课读(按规定的内容和数量教授或学习)

    (7) 征收赋税;差派劳役

    是岁,始课南徐州侨民租。——《宋书·孝武帝本纪》

    (8) 又如:课役(徵抽财税,分派徭役);课以重税

    (9) 占卜

    有日者,能课,使之课,莫不奇中。——惠洪《冷斋夜话》

    (10) 又如:课筒(占卜的签筒);课语讹言(胡说八道)

    名词

    (1) 教学科目 。如:必修课;基础课;主课;专业课

    (2) 教学时间 。如:上四节课;一节语文课

    (3) ∶教学课程的一部分;特指某一科目在单位授课时间(通常不超过一小时)完成的内容 。如:今日上两课;这个课本内容分为二十课

    (4) 税款,税

    免其课役。——魏征《隋书》

    (5) 又如:国课;盐课;课口(唐时赋税有租、庸、调,其应纳赋税的人口称为课口);课户(应纳赋税的民户)

    (6) 机关学校等行政上的单位(也叫科) 。如:总务课;特高课

    (7) 日本政府各部司、局以下的一级行政单位 。如:外劣省亚洲局中国课

    英文翻译

    lesson; course; classwork

    方言集汇

    ◎ 粤语:fo3

    宋本广韵

    [ye]
    部首: 105
    笔画: 5
    五笔: OG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XTC
    四角: 321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从丵( zhuó),从巾丛生草。巾象版。本义:古时乐器架子横木上的大版,刻如锯齿状,用来悬挂钟磬)

    (2) 版,大版

    (3) 古代覆在悬挂钟、鼓等乐器架横木上的装饰物,刻如锯齿形,涂以白色

    業,大版也。所以覆县钟鼓之栒,捷业如锯齿,以白画之。从丵,象其鉏鋙相承也。——《说文》

    有瞽有瞽,在周之庭。设业,崇牙树羽。——《诗·周颂·有瞽》。 毛传:“业,大板也,所以饰栒为县也…植者为虚,衡者为栒。”

    (4) 筑墙版

    大版谓之业。绳之,谓之缩之。——《尔雅》。郭璞注:“筑墙版也。”

    (5) 古代书册之版

    先生问焉,终则对,请业则起,请益则起。——《礼记》。郑玄注:“业,谓篇卷也。”

    古人写书用方版,《尔雅》:“大版谓之业”,故书版谓之业

    (6) 亦指写字用的业版

    (7) 学业

    复不终业。——《后汉书·列女传》

    术业有专攻。——唐· 韩愈《师说》

    业有不精。——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某业所就。——清· 黄宗羲《原君》

    (8) 又如:卒业;修业;毕业;业行(学业与德行);业精于勤(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奋)

    (9) 事业;功业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共济世业。——《资治通鉴》

    子孙创业。——清· 黄宗羲《原君》

    伊皋之业。—— 明· 刘基《卖柑者言》

    (10) 又如:业祚(帝业王位);业峻绩鸿(功业高,成绩大)

    (11) 家业,产业

    受赏者甘利,未赏者慕业。——《韩非子》

    (12) 又如:创业;家大业大;业户(不动产的所有者)

    (13) 职业

    各劝其业。——《史记·货殖列传》

    捕鱼为业。——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业是有年。(以是为业)——明· 刘基《卖柑者言》

    为业以求钱。——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14) 又如:正业;副业;就业;业余;业命(国事与政令)

    (15) 罪孽

    把业龙擒捉,猛虎拖倒。——《西厢记诸官调》

    (16) 又如:业罐子满了(恶贯满盈);业缘病症(因前世罪孽而致今世得的病症);业畜(造孽的畜生;作恶多端的坏蛋。骂人话);业冤(冤孽;冤家)

    (17) 行业 。如:工业;农业;手工业;汽车制造业;旅游业;航空运输业

    动词

    (1) 使从事于,以…为职业

    民卖茶资衣食,与农夫业田无异。——脱脱《宋史》

    (2) 又如:业贼(以偷为业);业网(以打鱼为业);业儒(以儒学为业);业缝(以做衣鞋等手艺为业);业文(从事文学);业武(从事武事);业商(经商,从事商业);业厚(从善)

    (3) 使成业或乐业

    曹公闻 权以土地业 备,方作书,落笔于地。——《三国志》

    副词

    已经

    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史记·留侯世家》

    英文翻译

    profession, business; GB radical 111

    方言集汇

    ◎ 粤语:jip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