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沓

guǐ tà [ gui ta]
繁体 詭沓
注音 ㄍㄨㄟˇ ㄊㄚˋ

词语释义

1.诡诈贪婪。

词语解释

  1. 诡诈贪婪。

    《新唐书·严郢传》:“ 承鼎 劾 泰芝 诡沓有实, 泰芝 言 承鼎 验左不存。”

引证解释

⒈ 诡诈贪婪。

《新唐书·严郢传》:“承鼎劾泰芝诡沓有实, 泰芝言承鼎验左不存。”

汉字详情

guǐ [gui]
部首: 226
笔画: 8
五笔: YQDB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IVNMU
四角: 377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危声。本义:责成,要求)

(2) 同本义

诡,责也。——《说文》

自诡灭贼。——《汉书·赵充国传》

今臣得出守郡,自诡效功,恐未效而死。——《汉书·京房传》

(3) 又如:诡求(要求,责求);诡驳(责难驳斥);诡责(责备;责问);诡令(责令)

(4) 违反,自相矛盾

诡,违也。——《西京赋》注引《说文》

容服有仪谓之仪,反仪为诡。——《贾子道术》

诡自然之性。——《淮南子·主术》

古今诡趣。——《淮南子·辩亡论》

言行相诡,不祥莫大焉。——《吕氏春秋·淫辞》

(5) 又如:诡故(违反本心);诡局(同诡句、诡论。哲学名词。加以肯定或否定都会获致相反结果的局面、论点或述句)

(6) 隐蔽;隐藏

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形容词

(1) 怪异,奇异

其名为吊诡。——《庄了·齐物论》

诡文回波。——《淮南子·本经》。注:“奇异也。”

殊形诡制,每各异观。——汉· 班固《西都赋》

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师以兵解, 文少保亦以悟 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2) 又如:诡形(奇异的形状);诡特(奇特怪异);诡喻(奇诡的比喻);诡说(虚妄怪诞的言论)

(3) 欺诈;假冒

持诡辩以中伤人。——《汉书·石显传》

求利之诡缓。——《荀子·正论》。注:“诈也。”

汉求武等,匈奴诡言 武死。——《汉书·苏武传》

(4) 又如:诡对(以虚伪、欺诈的言辞对答);诡遇(打猎时不按礼法规定而横射禽兽);诡弊(欺骗蒙蔽);诡得(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

英文翻译

deceive, cheat, defraud; sly

方言集汇

◎ 粤语:gwai2

宋本广韵

tà,dá [ta,da]
部首: 434
笔画: 8
五笔: IJF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EA
四角: 12609

详细解释

量词

(1) 堆,叠。堆在一起的或逐个叠放的薄的东西 。如:一沓银洋

(2) 用于叠起来的纸张(如书写纸等),可一张张扯 。如:一沓信纸

名词

(1) 借指叠起来的纸张或薄的东西

此诗今在案沓卷中。——宋· 俞文豹《吹剑录》

(2) 另见

形容词

(1) (会意。从水,从曰。说话多象水流。曰,说。本义:话多)

(2) 同本义

沓,语多沓沓也。——《说文》

噂沓背憎——《诗·小雅·十月之交》

(3) 又如:沓舌(多舌,多话);沓沓(语多的样子)

(4) 众多;重叠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5) 又如:重沓(重复繁冗);沓飒(群舞的样子),沓合(重叠);沓障(沓嶂。重重叠叠的山峰);沓拖(相重的样子)

动词

(1) 会合,合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楚辞·屈原·天问》

(2) 贪婪 。如:沓贪,沓冒(贪婪);沓猥(贪得而卑下);沓墨(贪污)

(3) 水翻腾沸涌 。如:沓浪(汹涌的波浪)

(4) 在行进中击鼓

沓鼓扬钲,南庭朔方知远近?——明· 汤显祖《紫箫记》

量词

(1) 套 ——用于成套的器物。如:沓杯(套杯);沓柜(套柜)

(2) 另见 dá;ta

ta

——见“疲沓”( píta

英文翻译

connected, joined; repeated

方言集汇

◎ 粤语:daap6
◎ 客家话:[梅县腔] tap8 [台湾四县腔] tap8 [客语拼音字汇] diab6 tab6 [海陆丰腔] tap8 [宝安腔] tap8 [东莞腔] tiap8 [客英字典] tap8
◎ 潮州话:dah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七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合入聲開口一等dʰɒpdop

诡沓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