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冒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假冒。
宋 苏轼 《应诏论四事状》:“往往其间浮浪小人与无赖子弟,诡冒姓名,朋欺上下。”《宋史·选举志五》:“命须经统辖长官结罪保明,诡冒者连坐之。” 清 魏源 《城守篇·守御下》:“奸之外至,非惟谍詗也,有诡冒焉,有潜袭焉,有诈诱焉。”
引证解释
⒈ 假冒。
引宋苏轼《应诏论四事状》:“往往其间浮浪小人与无赖子弟,诡冒姓名,朋欺上下。”
《宋史·选举志五》:“命须经统辖长官结罪保明,诡冒者连坐之。”
清魏源《城守篇·守御下》:“奸之外至,非惟谍詗也,有诡冒焉,有潜袭焉,有诈诱焉。”
诡冒的网络释义
诡冒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危声。本义:责成,要求)
(2) 同本义
诡,责也。——《说文》
自诡灭贼。——《汉书·赵充国传》
今臣得出守郡,自诡效功,恐未效而死。——《汉书·京房传》
(3) 又如:诡求(要求,责求);诡驳(责难驳斥);诡责(责备;责问);诡令(责令)
(4) 违反,自相矛盾
诡,违也。——《西京赋》注引《说文》
容服有仪谓之仪,反仪为诡。——《贾子道术》
诡自然之性。——《淮南子·主术》
古今诡趣。——《淮南子·辩亡论》
言行相诡,不祥莫大焉。——《吕氏春秋·淫辞》
(5) 又如:诡故(违反本心);诡局(同诡句、诡论。哲学名词。加以肯定或否定都会获致相反结果的局面、论点或述句)
(6) 隐蔽;隐藏
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形容词
(1) 怪异,奇异
其名为吊诡。——《庄了·齐物论》
诡文回波。——《淮南子·本经》。注:“奇异也。”
殊形诡制,每各异观。——汉· 班固《西都赋》
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师以兵解, 文少保亦以悟 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2) 又如:诡形(奇异的形状);诡特(奇特怪异);诡喻(奇诡的比喻);诡说(虚妄怪诞的言论)
(3) 欺诈;假冒
持诡辩以中伤人。——《汉书·石显传》
求利之诡缓。——《荀子·正论》。注:“诈也。”
汉求武等,匈奴诡言 武死。——《汉书·苏武传》
(4) 又如:诡对(以虚伪、欺诈的言辞对答);诡遇(打猎时不按礼法规定而横射禽兽);诡弊(欺骗蒙蔽);诡得(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mào
名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上为帽子,下边是眼睛。本义:帽子)
(2) “帽”的古字。帽子
著黄冒。——《汉书·儁不疑传》
白纱冒者,视朝、听讼、宴见宾客之服也。——《新唐书》
(3) 又如:冒絮(头巾)
(4) 古代殓尸的布囊,由上下两截合成
冒:缁质,长与手齐。——《仪礼》
(5) 冒与芼古字通。芼,菜也
肥狗之和,冒以山肤。——枚乘《七发》
(6) 通“瑁”。天子所执之玉
天子执冒四寸,以朝诸侯。——《周礼·考工记·玉人》
动词
(1) 戴帽
山东之卒被甲冒胄以会战。——《战国策》
(2) 贪求,不知满足地追求
舟人冒利。——黄宗羲《余姚至省下路程沿革记》
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左传·文公十八年》
(3) 又如:冒色(贪恋女色);冒没(贪图;贪得);冒荣(贪图荣耀);冒乱(贪恋淫乱);冒货(贪财)
(4) 盖蒙
下土是冒。——《诗·邶风·日月》
善恶相冒。——《汉书·翟方进传》
蜡和纸灰之类冒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5) 又如:冒阴(笼罩着阴影)
(6) 不顾;顶着
冒风驰行。——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惟冒险也。——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7) 又如:冒突(冒进直前);冒夜(不顾黑夜);冒死(不顾生命危险);冒寒(冒着寒冷);冒刀(迎着刀锋)
(8) 向外透;往上升 。如:冒忿(泄恨);冒烟
(9) 假冒
冒其未死。——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10) 又如:冒认(冒名认取);冒功(假冒功绩);冒占(冒名占有)
(11) 侵犯;违犯
习俗薄恶,民人抵冒。——《汉书·礼乐志》
其君贪冒辟邪。——《国语·周语上》
有冒上而无忠下。——《国语·晋语》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唐· 柳宗元《三戒》
冒使君。——明· 高启《博鸡者事》
(12) 又如:冒撞(冒犯,唐突;莽撞);冒突(冲冒;冒犯);冒昧(冒犯,无知而妄为);冒文(违犯法令条文);冒法(违犯法规)
(13) 蒙受;承受 。如:冒恩(承受恩泽);冒拜(承受官爵)
(14) 通“媢”。嫉妬
人之有技,冒疾以恶之。——《书·秦誓》
(15) 通“懋”。勉励
我咸成文王功于不怠,丕冒。——《书·君奭》
形容词
(1) 冒失;冒昧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资治通鉴》
(2) 又如:冒势(鲁莽,莽撞);冒失鬼;冒不失(方言。轻率,鲁莽);冒行(冒然行动;冒然实行);冒撞(冒失鲁莽)
(3) 另见
mò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au5 [宝安腔] mau3 | met8 [客英字典] mau5 [海陆丰腔] mo6 mau6 [梅县腔] mau5 [陆丰腔] mo6 [客语拼音字汇] mau4 mo4 [东莞腔] mau3 [台湾四县腔] mo5 mau5
◎ 潮州话:mau6 mok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冃 | 莫報 | 明 | 豪 | 去聲 | 号 | 開口一等 | 豪 | 效 | mauh/maw | mɑ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