诖谬
繁体
詿謬
注音
ㄍㄨㄚˋ ㄇ一ㄡˋ
词语释义
谬误。
词语解释
谬误。
宋 宋祁 《谢复侍读学士表》:“左符待罪,方儆常箴,中制疏恩,遽还近职。祓前尤之詿谬,艷来宠之便蕃,抚已衔荣,无颜容愧。”
引证解释
⒈ 谬误。
引宋宋祁《谢复侍读学士表》:“左符待罪,方儆常箴,中制疏恩,遽还近职。祓前尤之詿谬,艷来宠之便蕃,抚已衔荣,无颜容愧。”
诖谬的网络释义
诖谬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圭(
)声。本义:贻误(连累)(2) 同本义
诖,误也。——《说文》
诖误吏民——《汉书·文帝纪》
夫不顾社稷之长利,而听须臾之说,诖误人主者,无过于此者矣。——《战国策·韩策》
(3) 又如:诖误(欺蒙牵连他人犯罪);诖注(错误地记载);诖乱(使迷惑混乱);诖谬(谬误)
(4) 欺骗
诖,欺也。——《广雅》
诖乱天下,欲危社稷。——《史记·吴王濞列传》
(5) 又如:诖墨(欺蒙毁谤)
英文翻译
error, mistake; deceive, mislead
方言集汇
◎ 粤语:gwaa3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
(2) 同本义
谬,狂者之妄言也。——《说文》
考之三王而不谬。——礼记·中庸》
天下悦之以谬悠之说。——《庄子》
解心之谬。——《庄子·庚桑楚》
故《易》曰:“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司马迁传》
园喜以谬赏。——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荀子·儒效》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又如:谬戾(荒谬乖僻);谬谈(谬语妄说);谬举(妄举,举用不适当的人才);谬种流传(荒谬错误的文章或议论辗转流传于世)
(4) 姓
动词
欺诈;迷误
谬,欺也。——《广雅》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王安石《游褒神山记》
秦言不听,谬言:…——《燕丹子》
英文翻译
error, exaggeration; erroneous
方言集汇
◎ 粤语:mau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