讷钝

nè dùn [ ne dun]
繁体 訥鈍
注音 ㄋㄜˋ ㄉㄨㄣˋ

词语释义

1.谓言语迟钝。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谓言语迟钝。《佛说济诸方等学经》:“某有辩才,某不辩才,某性便利,某性訥钝。” 宋 程大昌 《演繁露·仁者必有勇》:“其平时则质木而訥钝,遇事则刚果而猛毅。”

引证解释

⒈ 谓言语迟钝。

《佛说济诸方等学经》:“某有辩才,某不辩才,某性便利,某性訥钝。”
宋程大昌《演繁露·仁者必有勇》:“其平时则质木而訥钝,遇事则刚果而猛毅。”

讷钝的网络释义

讷钝

  • nè dùn ㄣㄜˋ ㄉㄨㄣˋ
  • 讷钝(讷钝)
  • 谓言语迟钝。《佛说济诸方等学经》:“某有辩才,某不辩才,某性便利,某性讷钝。” 宋 程大昌 《演繁露·仁者必有勇》:“其平时则质木而讷钝,遇事则刚果而猛毅。”
  • 汉字详情

    [ne]
    部首: 226
    笔画: 6
    五笔: YMWY
    五行:
    仓颉: IVOB
    四角: 347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言,从内。表示有话在肚里,难以说出来。本义:语言迟钝) 同本义。也作“呐”

    讷,言难也。——《说文》。按,当为呐之或体。

    论物明辨谓之辩,反辩为讷。——《贾子道术》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广讷口少言。——《史记·李将军列传》

    (2) 又如:讷口(言语迟钝;口齿笨拙);讷涩(言语艰难笨拙);讷直(言语迟钝,品格正直);讷钝(言语迟钝);讷言(言谈迟钝)

    动词

    (1) 结结巴巴地说

    只听得差拨口里讷出一句“高太尉”三个字来。——《水浒全传》

    (2) 忍而少言

    能威能怀,能辨能讷。——三国 魏· 刘劭《人物志·体别》

    英文翻译

    slow of speech; mumble; stammer

    方言集汇

    ◎ 粤语:nat6 neot6

    宋本广韵

    dùn [dun]
    部首: 506
    笔画: 9
    五笔: QGBN
    五行:
    仓颉: OPPU
    四角: 8571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金,屯声。本义:不锋利)

    (2) 同本义

    兵不钝锋。——《文选·檄吴将校部曲》

    庶竭驽钝。——诸葛亮《出师表》

    (3) 又如:钝刀(钝兵。不锋利的兵刃)

    (4) ∶大于90°而小于180°的 。如:钝角

    (5) 呆;笨拙

    钝,迟也。——《广雅·释诂四》

    俗谓愚为钝椎。——《史记·周勃世家》注

    其刚心勇气消耗钝眊(衰颓)。——宋· 苏轼《教战守策》

    (6) 又如:钝愚(愚笨;迟钝);钝货(蠢货,笨蛋);钝皮老脸(厚脸皮);钝兵(士气不壮盛)

    英文翻译

    blunt, obtuse; dull; flat; dull-witted

    方言集汇

    ◎ 粤语:deon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