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课

jiǎng kè [jiang ke]
繁体 講課
注音 ㄐ一ㄤˇ ㄎㄜ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讲课 jiǎngkè

(1) 上课;讲授课程

系主任正在给大一学生讲课
teach

词语解释

  1. 讲诵课读。

    清 朱珪 《上书房行走礼部左侍郎金公墓志铭》:“於是讲课之暇,常羊湖山。”

  2. 讲授功课。

    孙犁 《澹定集·<善闇室纪年>摘抄》:“上课的时候,教员讲课的声音,以及小学生念笔顺的音声,是听得很清楚的。” 徐铸成 《旧闻杂忆续编·青年时代的徐悲鸿》:“ 蔡 ( 蔡元培 )对美学本是内行而又一向奖掖后进,就请 悲鸿 到北大讲课,不久资送他去 巴黎 深造。”

引证解释

⒈ 讲诵课读。

清朱珪《上书房行走礼部左侍郎金公墓志铭》:“於是讲课之暇,常羊湖山。”

⒉ 讲授功课。

孙犁《澹定集·<善闇室纪年>摘抄》:“上课的时候,教员讲课的声音,以及小学生念笔顺的音声,是听得很清楚的。”
徐铸成《旧闻杂忆续编·青年时代的徐悲鸿》:“蔡(蔡元培 )对美学本是内行而又一向奖掖后进,就请悲鸿到北大讲课,不久资送他去巴黎深造。”

讲课的国语词典

授课,讲习功课。

如:「他讲课资料丰富,内容精彩。」

讲课的网络释义

讲课

  • 讲课,拼音jiǎnɡ kè,是指讲诵课读,传授知识的一种方式。
  • 讲课造句

    王老师讲课深入浅出,我们很容易理解。
    刘老师讲课精彩生动,声情并茂,让人不自觉的陶醉其中。现在想来,还令人回味无穷。
    聚精会神: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同学们正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
    老师一本正经的走进教室给我们讲课。
    培训讲课有点粗糙,囫囵吞枣,还得回家好好研究。
    新老师刚上讲台,讲课有点拘谨。
    新老师第一次登台讲课,心里有点紧张。
    上课留心听老师讲课,有不懂的就提出来。
    老师正在讲课时,发现小玲在下面念念有词说着什么,于是老师就让小玲回答问题,她果然答不上来。
    他们正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老师讲课深入浅出,同学们一听就懂。
    他正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
    王老师讲课声音洪亮,我们听得清楚。
    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我们要全神贯注地听。
    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课。
    课堂上,我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课。
    老师讲课声音很大,甚至在走廊都能听清楚。
    语文老师讲课通俗生动,我们都很爱听。
    同学们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

    汉字详情

    jiǎng [jiang]
    部首: 226
    笔画: 6
    五笔: YFJ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IVTT
    四角: 357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冓( gōu)声。本义:和解)

    (2) 同本义

    讲,和解也。——《说文》

    而秦未与 魏讲也。——《战国策·西周策》

    与魏讲罢兵。——《史记·樗里子甘茂传》

    以中情出,小曰閒,大曰讲。——《大载礼记·千乘》

    卒使公子池以三城讲于三国,之兵乃退。——《战国策·秦策》

    引兵而归,因使人索六城于赵而讲。——《战国策·赵策》

    (3) 又如:讲息(和解息争);讲贡(讲和纳贡);讲款(讲和,议款);讲盟(订盟媾和)

    (4) 讲习(共同讨论研习学问)

    道士讲火经。——唐· 李朝威《柳毅传》

    讲中外之故。——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讲颂(讲习诵读);讲读(讲习诵读);讲肄(讲习);讲肆(讲舍);讲贯(讲习);讲帷(讲堂);讲筵(讲席;讲坛。筵:古人席地而坐所铺的席)

    (6) 练习;操练

    田猎以讲武。——宋· 苏轼《教战守》

    (7) 又如:讲武(讲习武艺)

    (8) 用

    邀见讲钧礼。——清· 周容《芋老人传》

    (9) 评议;论说 。如:讲戏(评戏);讲功(评功);讲树(在树下谈论);讲经(论究经义);讲动(传说开来,议论起来);讲古(谈论古人、古事)

    (10) 说,用言语表达 。如:少讲;讲学;讲析(讲话解析);讲英语;讲法语;讲倒(说妥);细讲;讲故事;这节课讲牛顿第一定律;讲课;讲章(高头讲章,八股文读本书眉上面的讲解文字)

    (11) 协商、谈判 。如:讲盘子(讲条件,讲价钱);讲究(讲求精美;完善)

    (12) 注意 。如:讲卫生;讲质量

    (13) 讲求 。如:讲图(讲求图谋);讲团结;讲速度

    英文翻译

    explain; discuss; talk

    方言集汇

    ◎ 粤语:gong2

    宋本广韵

    [ke]
    部首: 226
    笔画: 10
    五笔: YJS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IVWD
    四角: 3679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果声。本义:考核)

    (2) 同本义(根据一定的标准验核)

    课,试也。——《说文》

    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韩非子·定法》

    成器不课不用,不试不藏。——《管子·七发》

    有官而无课,是无官也;有课而无赏罚,是无课也。——苏洵《上皇帝书》

    (3) 又如:课其事业;课试(试验,考核);课绩(考绩)

    (4) 督促完成指定的工作

    课家人负物百斤,环舍趋走。——《后汉书》

    (5) 按规定的内容和分量讲授或学习

    每晚同鲁小姐课子到三更四鼓。——《儒林外史》

    (6) 又如:课子(教子读书);课读(按规定的内容和数量教授或学习)

    (7) 征收赋税;差派劳役

    是岁,始课南徐州侨民租。——《宋书·孝武帝本纪》

    (8) 又如:课役(徵抽财税,分派徭役);课以重税

    (9) 占卜

    有日者,能课,使之课,莫不奇中。——惠洪《冷斋夜话》

    (10) 又如:课筒(占卜的签筒);课语讹言(胡说八道)

    名词

    (1) 教学科目 。如:必修课;基础课;主课;专业课

    (2) 教学时间 。如:上四节课;一节语文课

    (3) ∶教学课程的一部分;特指某一科目在单位授课时间(通常不超过一小时)完成的内容 。如:今日上两课;这个课本内容分为二十课

    (4) 税款,税

    免其课役。——魏征《隋书》

    (5) 又如:国课;盐课;课口(唐时赋税有租、庸、调,其应纳赋税的人口称为课口);课户(应纳赋税的民户)

    (6) 机关学校等行政上的单位(也叫科) 。如:总务课;特高课

    (7) 日本政府各部司、局以下的一级行政单位 。如:外劣省亚洲局中国课

    英文翻译

    lesson; course; classwork

    方言集汇

    ◎ 粤语:fo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