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武

jiǎng wǔ [ jiang wu]
繁体 講武
注音 ㄐ一ㄤˇ ㄨˇ

词语释义

讲习武事。

词语解释

  1. 讲习武事。

    《国语·周语上》:“三时务农,而一时讲武。” 韦昭 注:“讲,习也。” 清 班固 《东都赋》:“顺时节而蒐狩,简车徒以讲武。” 唐 叶季良 《省试吴宫教美人战》诗:“强 吴 矜覇略,讲武在深宫。” 清 王韬 《平贼议》:“如是一旦有事,而后兵乃可用,此讲武所以强兵也。”

引证解释

⒈ 讲习武事。

《国语·周语上》:“三时务农,而一时讲武。”
韦昭注:“讲,习也。”
清班固《东都赋》:“顺时节而蒐狩,简车徒以讲武。”
唐叶季良《省试吴宫教美人战》诗:“强吴矜覇略,讲武在深宫。”
清王韬《平贼议》:“如是一旦有事,而后兵乃可用,此讲武所以强兵也。”

讲武的国语词典

讲习武术、战事。

讲武的网络释义

讲武

  • 讲武乡地处河北省南部,邯郸市东部,永年县中部。广府西北30华里。临名关东25华里。大北汪南15华里。讲岳公路及318省道(名鸡路)东西穿过,交通便利,通讯发达。
  • 讲武造句

    天刚微微亮,晨光熹微之时,讲武堂的青铜巨钟便再次响起。
    不是,这小子在陆军中学能学到这些东西吗?据我所知道,陆军中学好象没这些东西吧?就算讲武堂也未必都有吧?他哪捅咕来的?
    赖心辉。
    讲武堂的学制为一年半,半年补习文化,一年学习军事。
    明中都罢建后,朱元璋不再复巡中都,而是多次命皇太子及储王“出游中都,以讲武事”、“观祖宗肇基之地”。
    肖遥的伤势已经痊愈,这段时间,肖遥在讲武堂的声望大震,如日中天,言听行从,众望攸归。
    先前,孝直在汉中,惜军爱民,励兵讲武,置造攻城渡水之器,聚积粮草,预备战筏,以为后图。
    明年冬,虏使李道固报聘,世祖于玄武湖水步军讲武,登龙舟引见之。
    文武并施,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创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
    而圣祖高宗皆数幸江南,木兰秋狝,岁岁举行,昧者或疑之,至仁宗贬谪松筠,宣示讲武习劳之意,而庸臣始识苦心矣。
    当年,彭得华应好友黄公略之邀到长沙投考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
    到了讲武堂,吴大刚正喜不自禁的坐在面对空地的大堂里。
    直到辰时三刻,讲武堂大门才缓缓打开。
    古者寓兵于农,有事则战,无事则耕,暇则讲武。
    洗马河近西南一带水面较宽,从此过讲武堂、经洪化桥、入护城河,直与作为运粮河的大观河相通,大约更早以前,从五华山脚坐船可经洗马河直达滇池。
    游翠湖、云南讲武堂、金马坊、东西寺塔、近日楼;晚餐后游览南屏步行街夜市、王府井。
    他虽然这把年纪了,而且还好像有病,但讲武堂上上下下对他畏之如虎,不仅仅是因为他官阶比所有人都高。
    只是在下向来听说王通先生学以致用,经纶天下,号为‘文中子’,平生也只论文,从未讲武。
    我听说你是讲武堂得意门生,学科考核名列第二,这已经是非常优秀的成绩。
    孔明在汉中,惜军爱民,励兵讲武,置造攻城渡水之器,聚积粮草,预备战筏,以为后图。

    汉字详情

    jiǎng [jiang]
    部首: 226
    笔画: 6
    五笔: YFJ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IVTT
    四角: 357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冓( gōu)声。本义:和解)

    (2) 同本义

    讲,和解也。——《说文》

    而秦未与 魏讲也。——《战国策·西周策》

    与魏讲罢兵。——《史记·樗里子甘茂传》

    以中情出,小曰閒,大曰讲。——《大载礼记·千乘》

    卒使公子池以三城讲于三国,之兵乃退。——《战国策·秦策》

    引兵而归,因使人索六城于赵而讲。——《战国策·赵策》

    (3) 又如:讲息(和解息争);讲贡(讲和纳贡);讲款(讲和,议款);讲盟(订盟媾和)

    (4) 讲习(共同讨论研习学问)

    道士讲火经。——唐· 李朝威《柳毅传》

    讲中外之故。——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讲颂(讲习诵读);讲读(讲习诵读);讲肄(讲习);讲肆(讲舍);讲贯(讲习);讲帷(讲堂);讲筵(讲席;讲坛。筵:古人席地而坐所铺的席)

    (6) 练习;操练

    田猎以讲武。——宋· 苏轼《教战守》

    (7) 又如:讲武(讲习武艺)

    (8) 用

    邀见讲钧礼。——清· 周容《芋老人传》

    (9) 评议;论说 。如:讲戏(评戏);讲功(评功);讲树(在树下谈论);讲经(论究经义);讲动(传说开来,议论起来);讲古(谈论古人、古事)

    (10) 说,用言语表达 。如:少讲;讲学;讲析(讲话解析);讲英语;讲法语;讲倒(说妥);细讲;讲故事;这节课讲牛顿第一定律;讲课;讲章(高头讲章,八股文读本书眉上面的讲解文字)

    (11) 协商、谈判 。如:讲盘子(讲条件,讲价钱);讲究(讲求精美;完善)

    (12) 注意 。如:讲卫生;讲质量

    (13) 讲求 。如:讲图(讲求图谋);讲团结;讲速度

    英文翻译

    explain; discuss; talk

    方言集汇

    ◎ 粤语:gong2

    宋本广韵

    [wu]
    部首: 447
    笔画: 8
    五笔: GAHD
    五行:
    仓颉: MPYLM
    四角: 1314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止,从戈。据甲骨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本义:勇猛;猛烈) 同本义

    楚庄王曰,夫文止戈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财者也。——《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

    武大为于大君。——《易·履》

    孔武有力。——《诗·郑风·羔裘》

    诚既勇兮又以武。——《楚辞·九歌·国殇》

    (2) 又如:英武(英俊威武);威武(武力;权势;力量强大);武色(凶猛的神色);武车(威猛的兵车);武健(勇武刚健);武断乡曲(以威势主断曲直)

    名词

    (1) 指干戈军旅之事

    德不厚而行武。——《韩非子·五蠹》

    用武之国。——《三国志·诸葛亮传》

    无用武之地。——《资治通鉴》

    神武雄才。

    (2) 又如:武弁(武夫;武官);武不善作(出力的事不能文绉绉地去做);武训(军事训练);武略(军事谋略);武教(军事教育);武运(武事的气运);武德(武道)

    (3) 士,兵,卒

    勇武一人,为三军雄。——《淮南子》

    文既有之,武亦宜然。——刘勰《文心雕龙》

    (4) 古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

    夫目之察度也,不过步武尺寸之间。——《国语·周语下》

    (5) 舞蹈。通“舞”

    溺者,非不笑也;罪人,非不歌也;狂者,非不武也。——《吕氏春秋》

    (6) 足迹

    昭兹来许,绳其祖武。——《诗·大雅·生民》

    (7) 古州名 。南朝梁置,治所在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市)

    (8) 金属打击乐器

    始奏以文,复乱以武。——《礼记》

    (9) 姓

    动词

    继承

    下武维周,世有哲王。——《诗·大雅·下武》

    量词

    半步。古代六尺为步,半步为武

    夫目之祭度也,不过步武尺寸之间。——《国语》

    英文翻译

    military; martial, warlike

    方言集汇

    ◎ 粤语:mou5
    ◎ 客家话:[梅县腔] wu1 [台湾四县腔] wu3 [东莞腔] wu1 [陆丰腔] wu3 [客语拼音字汇] vu1 [沙头角腔] wu1 [海陆丰腔] wu3 [客英字典] vu3 [宝安腔] w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九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文甫上聲合口三等myox/miuumĭ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