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桌

jiǎng zhuō [ jiang zhuo]
繁体 講桌
注音 ㄐ一ㄤˇ ㄓㄨㄛ

词语释义

讲桌 jiǎngzhuō

(1) 老师讲课时用的桌子,上面放书或文本

lectern

词语解释

  1. 指大会发言用桌。也指教室讲课用桌。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第二天,当着几百人,她猛起胆子讲了一阵,站在讲桌前,她的两脚直打战。”

引证解释

⒈ 指大会发言用桌。也指教室讲课用桌。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一:“第二天,当着几百人,她猛起胆子讲了一阵,站在讲桌前,她的两脚直打战。”

讲桌的国语词典

讲台上供演讲者或教师使用的桌子。

讲桌的网络释义

讲桌

  • 讲桌,读音jiǎng zhuō,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老师讲课时用的桌子,上面放书或文本。
  • 讲桌造句

    上课铃响了,他端着书本、点名册和粉笔盆来到教室,走上讲台,忽然看见了讲桌上的那碗粥。
    有一天外面下大雨,老师满脸雨水的走进教室,在讲桌前不知道找着什么东西,找了一会就问前排的同学:“我擦纸的脸呢”。
    开学初的一节数学课上,我没认真听讲,却做了纸青蛙玩起来。下课了,于老师把我叫到讲桌前问:“你喜欢青蛙吗?”。
    一支粉笔写人生,一本教材命中根,一副眼镜两块拼,一张讲桌明如镜。一头金发渐分明,一条细腿蹒跚行。一段师生忘年情,一颗诚心祝福您:一世万年青!
    命运总是可笑的,我急匆匆地从教室左边经过上面的讲桌,往前门走去,你却从右边冲向讲台,就这样。意外的我们两人,意外的吻。尴尬地撇过头,你我却渐渐互相熟识了。但我没告诉你,那一次我就喜欢上你了。
    一张讲桌是你的依托,三尺讲台是你的岗位,五尺黑板是你传播知识的器具。一年四季风雨无阻,答疑解惑传授知识,将幸福的阳光铺洒大地。教师节到了,祝老师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下面七嘴八舌,答案不一,闹哄哄的,张斌拍拍手掌,示意他们安静下来,直到他用力在讲桌上把板擦拍的啪啪直响,教室里才稍稍安静。
    说着,将手中的试卷例题往讲桌上一丢,拉开讲桌前的椅子坐了下来,又言道你们自习吧,课代表帮我把作业本发下去。

    汉字详情

    jiǎng [jiang]
    部首: 226
    笔画: 6
    五笔: YFJ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IVTT
    四角: 357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冓( gōu)声。本义:和解)

    (2) 同本义

    讲,和解也。——《说文》

    而秦未与 魏讲也。——《战国策·西周策》

    与魏讲罢兵。——《史记·樗里子甘茂传》

    以中情出,小曰閒,大曰讲。——《大载礼记·千乘》

    卒使公子池以三城讲于三国,之兵乃退。——《战国策·秦策》

    引兵而归,因使人索六城于赵而讲。——《战国策·赵策》

    (3) 又如:讲息(和解息争);讲贡(讲和纳贡);讲款(讲和,议款);讲盟(订盟媾和)

    (4) 讲习(共同讨论研习学问)

    道士讲火经。——唐· 李朝威《柳毅传》

    讲中外之故。——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讲颂(讲习诵读);讲读(讲习诵读);讲肄(讲习);讲肆(讲舍);讲贯(讲习);讲帷(讲堂);讲筵(讲席;讲坛。筵:古人席地而坐所铺的席)

    (6) 练习;操练

    田猎以讲武。——宋· 苏轼《教战守》

    (7) 又如:讲武(讲习武艺)

    (8) 用

    邀见讲钧礼。——清· 周容《芋老人传》

    (9) 评议;论说 。如:讲戏(评戏);讲功(评功);讲树(在树下谈论);讲经(论究经义);讲动(传说开来,议论起来);讲古(谈论古人、古事)

    (10) 说,用言语表达 。如:少讲;讲学;讲析(讲话解析);讲英语;讲法语;讲倒(说妥);细讲;讲故事;这节课讲牛顿第一定律;讲课;讲章(高头讲章,八股文读本书眉上面的讲解文字)

    (11) 协商、谈判 。如:讲盘子(讲条件,讲价钱);讲究(讲求精美;完善)

    (12) 注意 。如:讲卫生;讲质量

    (13) 讲求 。如:讲图(讲求图谋);讲团结;讲速度

    英文翻译

    explain; discuss; talk

    方言集汇

    ◎ 粤语:gong2

    宋本广韵

    zhuō [zhuo]
    部首: 420
    笔画: 10
    五笔: HJSU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YAD
    四角: 219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卓省声。桌字本作“卓”。卓有高而直立之义。后来人们又根据“棹”是木制的特点另制“桌”字。俗又作“棹”。本义:桌子)

    (2) 同本义

    一桌,一椅。——《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古称几案

    上与讲官俗共一桌,真不啻天颜咫尺矣。——明· 文隶《列皇小识》

    (4) 又如:桌巾(桌布);桌屏(摆在桌上当作装饰的小屏风);桌帏(亦称“桌帷”同“桌围”。围在桌子边的装饰物,多以布或绸缎做成);桌裙(即桌帏)

    (5) 计酒席的量词。如:一桌酒席,三桌客

    英文翻译

    table, desk, stand

    方言集汇

    ◎ 粤语:coek3 zoek3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og5 [宝安腔] zok7 [梅县腔] zok7 [台湾四县腔] zok7 [客英字典] zok7 [海陆丰腔] zok7 [东莞腔] zok7
    ◎ 潮州话:do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四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竹角入聲開口二等truk/teokţɔ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