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览

jì lǎn [ ji lan]
繁体 記覽
注音 ㄐ一ˋ ㄌㄢˇ

词语释义

1.记诵阅览。

词语解释

  1. 记诵阅览。

    唐 韩愈 《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为人强记览,过眼不再读。” 宋 孔平仲 《续世说·赏誉》:“ 郗纯 子 士美 ,少好学,善记览,父友 颜真卿 、 萧颖士 辈尝与之讨论经传,应对如流。”

引证解释

⒈ 记诵阅览。

唐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为人强记览,过眼不再读。”
宋孔平仲《续世说·赏誉》:“郗纯子士美,少好学,善记览,父友颜真卿、萧颖士辈尝与之讨论经传,应对如流。”

记览的网络释义

记览

  • 记览,读音jì lǎn,汉语词语,记诵阅览。出自《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
  • 汉字详情

    [ji]
    部首: 226
    笔画: 5
    五笔: YN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IVSU
    四角: 377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己声。本义:记住)

    (2) 同本义

    记,疏也。——《说文》

    记,识也。——《广雅》

    记有成。——《礼记·内则》

    记间之学。——《礼记·学记》

    凡所经履,莫不暗记。——《后汉书·应奉传》

    常记溪亭日暮。——宋· 李清照《如梦令》

    吾记天圣中。——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望中犹记。——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又如:记混了;记错了;切记;牢记;铭记;记不清;记省(回忆,记忆);记心(记在心上,常用于叮嘱);记念(挂心;惦念);记忆(记在心里)

    (4) 记载,记录

    记,书也。——《广雅》

    宫之奇果谏,记曰。——《公羊传·僖公二年》。注:“史记也。”

    受记考事。——《汉书·张敞传》

    属予作文以记之。——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记之而去。——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文天祥《 后序》

    览则省记。——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姚鼐记之。—— 清· 姚鼐《登泰山记》

    (5) 又如:摘记(摘要记录);笔记(用笔记录);手记(亲手记录);记言(记录言论)

    名词

    (1)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章 。如:记书(传记及诸家之书);游记;日记;杂记;摘记

    (2) 按时间顺序记述历史史实或事件 。如:大事记;史记;记传(历史传记);记牒(史册;文字记录);记府(古代国家收藏文书史策的府署)

    (3) 标志,记号

    仓廒内自有官司封记。——《水浒传》

    (4) 又如:标记;以红色为记;记色(凭据;证据)

    (5) 胎记

    生那儿时,脊背下有一搭红记。——《警世通言》

    (6) 又如:他身上有块记

    (7) 古时的一种公文 。如:奏记;残记。又指记述或解释典章制度的文字。如:十三经中的《周礼·考工记》和《礼记》

    (8) 印章

    正其名,请铸铜记给之。——《宋史·职官志》

    (9) 又如:戳记;图记;钤记;记室(官名。掌管章表书记文檄)

    (10) 记叙文,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 。如:《桃花源记》;《岳阳楼记》

    量词

    张开手掌迅速厉害地一击,掴 。如:一记耳光

    英文翻译

    record; keep in mind, remember

    方言集汇

    ◎ 粤语:gei3
    ◎ 潮州话:gi3

    宋本广韵

    lǎn [lan]
    部首: 416
    笔画: 9
    五笔: JTYQ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LIBHU
    四角: 282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见,从监。“监”亦兼表字音。“监”的本义是借水照形,这里表示看。本义:观看)

    (2) 同本义

    览,观也。——《说文》

    而数览。——《战国策·齐策》

    皇览揆余于初度兮。——《离骚》

    又览累累之昌辞。——《汉书·扬雄传》

    洞庭君览毕。——唐· 李朝威《柳毅传》

    故有所鉴辄省记。——袁枚《黄生借书说》

    (3) 又如:览观(阅览);览读(阅读);览阅(阅览);览核(查阅);览究(阅读研究)

    (4) 观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5) 又如:览历(游览);览瞩(极目远望);览胜;览古

    (6) 观察;考察

    皇览揆予初度兮,肇锡予以嘉名。——《楚辞·离骚》

    览天下诸侯宾客,言齐能救天下贤士也。——《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7) 又如:览省(视察);览揆(览观,揆度。后用以称生长);览观(观察);览镜(照镜);览察(审察);览试(审察考试)

    (8) 采纳

    大王览其说,而不察其至实。——《战国策》

    (9) 通“揽”。采取;采摘

    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0) 又如:览取(揽取)

    (11) 持,把握。古同“揽” 。如:览总(执掌总理);览政(主持朝政)

    名词

    (1) 景致

    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徐霞客游记》

    (2) 又如:奇览(奇妙的景色)

    (3) 唐代州名,在今云南省楚雄县

    览州,贞观二十三年置。——《新唐书》

    (4) 姓

    英文翻译

    look at, inspect; perceive

    方言集汇

    ◎ 粤语:laam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