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帐

jì zhàng [ ji zhang]
繁体 計帳
注音 ㄐ一ˋ ㄓㄤˋ

词语释义

1.古代州郡计吏用于登记﹑上报人事﹑户口﹑赋税等的帐册。 2.计算帐目。

词语解释

  1. 古代州郡计吏用于登记、上报人事、户口、赋税等的帐册。

    《周书·苏绰传》:“其牧守令长,非通六条及计帐者,不得居官。”《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五年》:“辛未, 李崧 奏:‘诸州仓粮於计帐之外,所餘颇多。’” 胡三省 注:“计帐,谓岁计其数造帐以申三司者。”《金史·食货志一》:“凡户口计帐,三年一籍。”

  2. 计算帐目。

    明 唐顺之 《万古斋公传》:“居家手不识握筭计帐之具,口不问钱米盈缩。”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州郡计吏用于登记、上报人事、户口、赋税等的帐册。

《周书·苏绰传》:“其牧守令长,非通六条及计帐者,不得居官。”
《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五年》:“辛未, 李崧奏:‘诸州仓粮於计帐之外,所餘颇多。’”
胡三省注:“计帐,谓岁计其数造帐以申三司者。”
《金史·食货志一》:“凡户口计帐,三年一籍。”

⒉ 计算帐目。

明唐顺之《万古斋公传》:“居家手不识握筭计帐之具,口不问钱米盈缩。”

计帐的国语词典

结算帐目。

如:「有空就到店里帮我计帐,别一天到晚乱跑!」

计帐的网络释义

计帐

  • 中国古代官府为征发赋役与掌握财政收支而制作的一种核算簿帐。汉代郡国要向朝廷上计书(也叫计簿﹐见上计)﹐申报当地户口﹑垦田数字等﹐这种制度为后代所沿袭﹐北朝至唐称为计帐。
  • 计帐造句

    这不,如今在上海在家庭顾保姆上,就实现了“白天是伙夫”的新气象。
    包括:复式簿记和借贷记帐法,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产清查。
    拿去建了农民新街;他把家里门市上的流动资金全部抽空,拿去建了学校;他为好几十户困难的群众买良种、治病等急用资助过几十元到几千元,从不计帐。
    会计帐簿包括总帐、明细帐、日记帐和其他辅助性帐簿。
    在西方会计体系中,有关每一笔经济生意营业的资料最初是记在一本叫做“序时帐”的会计帐上。
    该商行于八月份公布会计帐目。
    我们要采购地址簿,指出本书,每天预订,会计帐簿,持证人的姓名,备忘录图书文具。
    如果是名义账户,其计帐利率目前还不如基础养老金,实际上变相降低了待遇。
    提交总结报告时须一并提交经审计帐目及审计师报告。
    这小的是过去帐房先生计帐用的。
    内蒙古地区一切计价、计帐、契约等均以人民币为法定货币。
    国际合营公司会计帐目也使用借贷记帐法吗?
    长期在统计部门工作的他,在八年的统计工作中,住在农民家里,跟农民计帐,听取农民意见。
    介绍铁路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中的会计帐薄审计子系统,内容包括:系统分析,系统主要功能,模块设计,技术难点解决方法以及运行效果等。
    但只要代办户计帐周期与交费周期同步,再注意控制自用电话,过一段时间是会盈利的。
    占用企业依据市国资办的确认文件调整会计帐目,办理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手续。
    但援助国声称,巴自治地区缺少必要的处理援助款的机制和会计帐目,因此拒绝完全履行这一承诺。
    除了购买仔猪、商品饲料花了多少钱很明白以外,自家生产的玉米、黄豆、红薯、洋芋都是不计帐的。
    唐朝户籍的编制时间遵循“每一岁一造计帐,三年一造户籍”的规定。
    采购产品地址簿,指出本书,每天预订,会计帐簿,持证人的姓名,备忘录图书文具。

    汉字详情

    [ji]
    部首: 226
    笔画: 4
    五笔: YF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VJ
    四角: 347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言,从十。“言”有数( shǔ)的意思;“十”是整数,表示事物成一个数目。数数字,所以有计算的意思。本义:算账;总计;计算)

    (2) 同本义

    計,会算也。——《说文》

    计数刚柔也,轻重也,大小也,实虚也,远近也,多少也,谓之计数。——《管子·七发》

    学书计。——《礼记·内则》

    命农计耦耕事。——《礼记·月令》

    计亿事。——《国语·郑语》。注:“算也。”

    计日而待。——诸葛亮《出师表》

    计日以还。——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而计其长。——明· 魏学洢《核舟记》

    蹄躈各千计。——《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计会(计算账目;秋后算账;谋划,部署);计口(按人口计算);计度(安排生活用度);算计(估计)

    (4) 计较;关心于

    以六计弊群吏之治。——《周礼·太宰》

    主逼畏不敢计。——《资治通鉴》

    (5) 又如:计惜(计较与吝惜);计争(计较争执);计功谋利(计较功名,谋求私利);不计报酬

    (6) 商议;谋划

    计,谋也。——《广雅》

    以能遂疑计恶。——《国语·吴语》。注:“虑也。”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赵策》

    非计久长。

    长安君计短。

    计之曰。——唐· 柳宗元《三戒》

    (7) 又如:计不得售;计处(考虑;谋划);计画(计虑;谋划);计开(列写出来);计事(商议大事);计奏(商议后奏请);计办(商议办理);商计

    (8) 考察;审核

    料敌计险。——《孙子兵法·威王问》

    (9) 又如:计勘(审核勘验);计制(审核规格)

    名词

    (1) 算法;算术 。如:计历(算历)

    (2) 计簿 。如:计筹(计簿。记载户口、垦田、钱粮出入之数的簿册)

    (3) 呈送计簿的官吏 。如:计节(计吏所持的符节);计车(计吏所乘的车)

    (4) 计策;计谋

    计者,事之本也。——《战国策·秦策》

    计者,所以定事也。——《韩非子·存韩》

    吾计已决。——汉· 刘向《列女传》

    计无所出。——晋· 干宝《搜神记》

    何以为计。——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5) 又如:计疏(计谋疏失);计智(智谋);缓兵之计;失计;巧计;空城计;苦肉计

    (6) 测量或计算度数、时间的仪表 。如:静电计;体温计;温度计;安培计

    (7) 生计,谋生手段 。如:家计

    (8) 经济力量;经济开支 。如:国计民生

    (9) 姓

    英文翻译

    plan, plot; strategem; scheme

    方言集汇

    ◎ 粤语:gai3
    ◎ 潮州话:goi3

    宋本广韵

    zhàng [zhang]
    部首: 318
    笔画: 7
    五笔: MHTY
    五行:
    仓颉: LBPO
    四角: 4223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巾,长声。巾,麻丝织品。本义:篷帐,有顶的篷帐)

    (2) 同本义 。一种张挂或支架起来作为遮蔽用的器物。通常用布帛毡革制成

    帐,帱也。——《说文》

    帱谓之帐。——《尔雅》

    在上曰帐,在旁曰帷,禅帐曰帱。——《何承天纂要》

    项羽晨朝上将军 宋义,即其帐中斩 宋义头。——《史记·项羽本纪》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唐· 高适《燕歌行》

    (3) 又如:帷帐(帷是四周相围而无顶的篷帐;帐是有顶的篷帐);帐具(陈列帷帐入筵。指备膳、帷帐和膳具);帐门(篷帐的出入口);帐下(营帐中;将帅的部下);帐内(军幕中的将佐);帐天(布篷);帐落(游牧部落聚居之处);帐殿(作为行宫的帐幕);帐幄(帐御。帷帐衣服等);帐饮(在郊野张设篷帐,宴饮送别);帐饯(设帐置酒饯行)

    (4) 蚊帐,床帐

    帐,张也,张施于床上也。——《释名》

    偷夜解齐将军之帱帐而献之。——《淮南子》

    (5) 又如:帐檐(帐荫子。帐子前幅上端下垂如檐,用作装饰的横幅);帐钩(床帐的金属框架)

    (6) 古代游牧民族计算人户的单位 。因他们逐水草而居,每户住一顶帐篷,故按帐计人户数

    帐者,犹中国之户数也。——《后汉书》

    英文翻译

    tent; screen, mosquito net

    方言集汇

    ◎ 粤语:zoeng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