謇谔

jiǎn è [ jian e]
繁体 謇諤
注音 ㄐ一ㄢˇ ㄜˋ

词语释义

正直敢言。

词语解释

  1. 亦作“ 謇鄂 ”。亦作“ 謇愕 ”。正直敢言。

    《隶释·汉绥民校尉熊君碑》:“临朝謇鄂, 孔甫 之操。” 洪适 释:“以謇鄂为謇諤。”《后汉书·陈蕃传》:“忠孝之美,德冠本朝;謇愕之操,华首弥固。” 唐 阎济美 《下第献座主张谓》诗:“謇諤王臣直,文明雅量全。”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 张昭 謇諤于 东吴 ,而 曹兵 南下,惟劝迎降。”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謇鄂”。亦作“謇愕”。正直敢言。

《隶释·汉绥民校尉熊君碑》:“临朝謇鄂, 孔甫之操。”
洪适释:“以謇鄂为謇諤。”
《后汉书·陈蕃传》:“忠孝之美,德冠本朝;謇愕之操,华首弥固。”
唐阎济美《下第献座主张谓》诗:“謇諤王臣直,文明雅量全。”
清魏源《默觚下·治篇十》:“张昭謇諤于东吴,而曹兵南下,惟劝迎降。”

謇谔的国语词典

直言,不留情面的直说。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夫王臣匪躬,必吐謇谔,事举人存,故无待泛说也。」宋.王禹偁〈对雪〉诗:「謇谔无一言,岂得为直士?」也作「謇愕」。

謇谔的网络释义

謇谔

  • 謇谔释义:亦作“ 謇愕 ”。正直敢言。
  • 汉字详情

    jiǎn [jian]
    部首: 713
    笔画: 17
    五笔: PFJ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JTCR
    四角: 3060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寒省声。本义:口吃) 同本义

    言不通利谓之謇吃。——《通俗文》

    因謇而徐言。——李延寿《北史·李谐传》

    (2) 又如:謇吃(言语不流利)

    形容词

    (1) 直言不讳,正直

    外似謇正,内实谄谀。——《北史·徐纥传》

    (2) 又如:謇正(严肃正直);謇直(刚正耿直);謇謇(忠贞直言的样子;正直的言谈)

    英文翻译

    stutter; speak out boldly

    方言集汇

    ◎ 粤语:gin2 hin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en3 [客英字典] ken3 [台湾四县腔] kie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八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九輦仙B開上聲開口三等仙Bkĭɛnkienx/kyeen
    è [e]
    部首: 226
    笔画: 11
    五笔: YKK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IVRRS
    四角: 36727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言,咢声。本义:正直的话)同本义

    咢,讼也。字亦作諤。——《说文》

    咢咢黄发。——《汉书·韦贤传》。注:“直言也。”

    臣无蹇谔之节,而有狂瞽之言,不能以尸伏谏,偷生苟活,诚惭圣朝。——《后汉书》

    英文翻译

    honest speech, straightforward

    方言集汇

    ◎ 粤语:ngok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