觥船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亦作“ 觥舡 ”。亦作“觵船”。容量大的饮酒器。
唐 杜牧 《题禅院》诗:“觥船一棹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 宋 陆游 《戏酒戏作》诗:“辞插酴醾压帽偏,鹅黄酒色映觵船。” 金 元好问 《茗饮》诗:“宿酲未破厌觥船,紫笋分封入晓煎。” 清 钱谦益 《次韵徐叟文虹七十自寿》之一:“皂帽呼卢三白转,觥舡醉客百分空。” 清 厉鹗 《瓶花斋百八瓷酒器歌》:“就中我爱小觥船,不釂亦復堪流涎。”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觥舡”。亦作“觵船”。容量大的饮酒器。
引唐杜牧《题禅院》诗:“觥船一棹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
宋陆游《戏酒戏作》诗:“辞插酴醾压帽偏,鹅黄酒色映觵船。”
金元好问《茗饮》诗:“宿酲未破厌觥船,紫笋分封入晓煎。”
清钱谦益《次韵徐叟文虹七十自寿》之一:“皂帽呼卢三白转,觥舡醉客百分空。”
清厉鹗《瓶花斋百八瓷酒器歌》:“就中我爱小觥船,不釂亦復堪流涎。”
觥船的国语词典
载酒之舟。
觥船的网络释义
觥船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角,黄声。俗从光声。本义:中国古代用兽角制的酒器,后也有用木或铜制的) 同本义
觵,兕牛角可以饮者也。——《说文》
我姑酌彼兕觥。——《诗·周南·卷耳》。传:“角爵也。”
(2) 又如:觥爵(盛酒的器皿);觥筹(酒器和酒令筹);觥盏(酒杯);觥盂(酒器)
形容词
(1) 大,丰盛
觥饭不及壶食。——《国语·越语》
觥羊之义。——扬雄《太玄·毅》
(2) 又如:觥羊(大羊);觥饭(丰盛的饭菜);觥责(大加指责)
(3) 刚直、壮健的样子
关中觥觥 郭子横。——《后汉书·郭宪传》。注:“刚直之貌。”
(4) 象声词。如:彭觥(象声词。木板、玉石等的撞击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wen1 gong1 [宝安腔] gang1 [海陆丰腔] kwen1 gong1 [客英字典] kwen1 [梅县腔] gwen2 gwe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觵 | 古橫 | 見 | 庚二合 | 平聲 | 庚 | 合口二等 | 梗 | 庚 | kwɐŋ | kruang/koang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水运工具。古称舟)
(2) 同本义
船,舟也。——《说文》。段注:“古人言舟,汉人言船,毛以今语释古,故云舟即今之船也。”
小曰舟,大曰船。——《说文义证》
有渔父者,下船而来。——《庄子·渔父》
便舍船,从口入。——陶潜《桃花源记》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3) 又如:船坞(船厂;停泊、修理或制造船只的地方);船把板(船主);船不漏针(比喻绝无遗失);船多不碍路(数量虽多,但互不妨碍);船横芦篚嚣(轩然大波;闹出乱子);船人(船夫。也作舩人);船头(船的前部;船老大)
(4) 空间交通工具 。如:太空船
动词
用船运载
蔡人告饥,船粟往哺。—— 韩愈《平淮西碑》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son3 [沙头角腔] son2 [客英字典] son2 [海陆丰腔] son2 [梅县腔] shon2 [台湾四县腔] son2 [宝安腔] son2 [东莞腔] son2 [客语拼音字汇] son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船 | 食川 | 船 | 仙A合 | 平聲 | 先 | 合口三等 | 山 | 仙A | dʑʰĭwɛn | zsjyen/djv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