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嘲

jiě cháo [ jie chao]
注音 ㄐ一ㄝˇ ㄔㄠˊ

词语释义

解嘲 jiěcháo

(1) 受人嘲笑时自己找个理由辩解

人有嘲雄,以玄之尚白, 解之,号曰解嘲。—— 扬雄《解嘲》
自我解嘲
just to make oneself feel satisfired;offer an explanation to save one's own face

词语解释

  1. 亦作“ 解謿 ”。因被人嘲笑而自作解释。

    《汉书·扬雄传下》:“时 雄 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或謿 雄 以玄尚白,而 雄 解之,号曰《解謿》。”《文选》作“解嘲”。 唐 司空图 《寄薛起居》诗:“麤才自合无岐路,不破工夫漫解嘲。” 明 王錂 《寻亲记·相逢》:“写怨挥毫,不是逢人作解嘲。” 闻一多 《文学的历史动向》:“太多‘诗’的诗,和所谓‘纯诗’者,将来恐怕只能以一种类似解嘲与抱歉的姿态,为极少数人存在着。”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解謿”。因被人嘲笑而自作解释。

《汉书·扬雄传下》:“时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或謿雄以玄尚白,而雄解之,号曰《解謿》。”
《文选》作“解嘲”。 唐司空图《寄薛起居》诗:“麤才自合无岐路,不破工夫漫解嘲。”
明王錂《寻亲记·相逢》:“写怨挥毫,不是逢人作解嘲。”
闻一多《文学的历史动向》:“太多‘诗’的诗,和所谓‘纯诗’者,将来恐怕只能以一种类似解嘲与抱歉的姿态,为极少数人存在着。”

解嘲的国语词典

以言语或行动来掩饰受人嘲笑的事情。

解嘲的网络释义

解嘲 (扬雄汉赋)

  • 《解嘲》是扬雄于在西汉末年(公元5年)写的一首赋。
  • 《解嘲》立足汉代,对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进行审视,展开纵横捭阖的评说,从中抒发了作者的愤懑之情与落拓之志。 《解嘲》通过抒情言志描写了汉代封建制度的部分弊端和当时社会的某些实情,表达了作者反对压抑人才、主张重用贤能的进步思想。
  • 解嘲 (词语解释)

  • 解嘲,指因被人嘲笑而自作解释。
  • 解嘲的翻译

    英语: to try to cover up in an embarrassing situation, to justify oneself, to find excuses
    法语: s'expliquer pour camoufler qch de ridicule

    解嘲造句

    由于他经常受嘲笑,反而学会了自我解嘲的本事。
    若遭遇失败,我们会自我解嘲说都是环境的错。
    我本害怕嘲人,直到我学会如何自我解嘲。
    在大伙的监督下,他做了一个滑稽动作,引得一阵大笑,算作聊以解嘲的举动。
    其中一个原因是他很有点幽默感,很能自我解嘲。
    孔乙己还常以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来聊以解嘲。
    晶莹的泪散落了天际,不见那一抹了然的清风,破晓时分,解嘲的酒化作心底不甘的哀愁,醉也。
    她知道如何自我解嘲,也知道如何关心别人。
    我不知道怎么开始,只能自我解嘲。
    自我解嘲,却无法解惑。
    四十年来,我常常感到比大多数的右派幸运,这不是犬儒式的自我解嘲,而是每每想到他们更加悲惨的命运就不禁悲从中来而内省的结果。
    洪钧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自我解嘲地笑了笑,“我这人,净干这‘骑驴找驴’的事儿!见笑!”。
    我坚信伦敦会展现它自己的文化,我也希望那种文化是自我解嘲的,幽默的,而且和北京那种死板的过度的安全感截然不同的。
    自我解嘲有时很奏效,笑声使人们驱散了认为里根好斗并起劲地干蠢事的那种印象。
    小包公是自我解嘲的说法,可后来变成了我在竹林湾的雅号,老蔡这么叫,村里人也这么叫。
    陆禽也觉得自己不够雅量,解嘲一笑,却道的确是个不晓事的孩童,见到吴兴郡第一美人竟然视若无睹,真是无目者也。
    现在,认为它看上去像自我解嘲啊想到像梦破灭的想法也应再度活跃起来要读好书很多高中看起来让你失望,其他不想那个。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来自我解嘲。
    “京油子、卫嘴子”,“卫嘴子”,却是“口腔文化”、“语言艺术”,表达着普通百姓的坦然幽默,透彻着小人物的自嘲解嘲,散发着市井的生存方式。
    微风摇兮荻叶梢,霜随风信渐消散,思君怨君兮难解嘲。

    汉字详情

    jiě,jiè,xiè [jie,xie]
    部首: 707
    笔画: 13
    五笔: QEV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NBSHQ
    四角: 27252

    详细解释

    jiě

    动词

    (1) (会意。从刀,从牛,从角。表示用刀把牛角剖开。本义:分解牛,后泛指剖开)

    (2) 同本义

    解,判也,从刀,判牛角。——《说文》

    鹿角解。——《吕氏春秋·仲夏》

    皆众理解也。——《汉书·贾谊传》

    解牛之时。——《庄子·养生主》

    所解数千。

    磔然已解。

    四肢解尽。——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解腕(断腕);解手刀(随身携带的小佩刀。又称解腕尖刀);解角(锯取鹿角);解破(解剖)

    (4) 解体,离散

    解,散也。——《广雅》

    恐天下解也。——《汉书》

    (5) 又如:土崩瓦解;解札(裘毛败坏散落);解泽(散布恩泽);解落(散落分离);解续(分合);解窜(离散逃窜);解结(溃散)

    (6) 分解,熔化

    冰皮始解。——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急解令休止。——《聊斋志异·促织》

    (7) 解除,解围

    解燕国之围。——《战国策·燕策》

    颜太师以兵解。——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8) 又如:解厄(解除厄难);解厌(解除饥饿;充饥。厌:通“餍”,饱);解祟(解除祸害);解疗(除病);解秽(解除秽恶;除去秽气);解斋(解除斋戒)

    (9) 解开

    闭约而无解。——《荀子·非十二子》

    解纲。——《仪礼·大射仪》

    解带为城。——《墨子·公输》

    解辫请职。——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解鞍少驻初程。——宋· 姜夔《扬州慢》

    解其棕缚。——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10) 又如:解缆;解扣儿;解衣服;解铃系铃;解包裹;解绶(解去印绶,指辞去官职);解维(解缆,即下系船的绳索;开船)

    (11) 解释,说明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唐· 韩愈《师说》

    解其惑也。

    经吾婉解。——清· 林觉民《与妻书》

    (12) 又如:解字(解说文字的结构和意义);解论(解说讨论);解喻(说明比喻);解梦(解说梦兆);解义(解释词义或文义)

    (13) 晓悟;明白

    终不解矣。——唐· 韩愈《师说》

    惑之不解。

    (14) 又如:解悟(领会,觉悟);令人不解;通俗易解;解豁(弄明白;解开);解拆(分解;排解);解会(领会,理解);解人(通达言语、文辞意趣的人)

    (15) 脱去;松开

    解衣以活友。——马中锡《中山狼传》

    解屦不敢当阶。——《礼记·曲礼上》。疏:“脱也。”

    (16) 又如:解褐(解下平民所穿的布衣,换上官服);解冠(脱帽);解巾(脱去隐居时所系的方巾,表示出去做官);解珥(脱去耳饰。古代妇女请罪的表示)

    (17) 打开,开放

    严城解扉。——《后汉书·耿纯列传》

    (18) 又如:解帆(开船);解菜(解素。开荤)

    (19) 排解,劝解,使和气 。如:解仇(化解怨仇);解纷(解除纷争、困境);解慰(劝解安慰);解状(解词。向官府报案后又申请取消此案的状纸)

    (20) 解手,大小便 。如:大解;小解;解利(下痢,患痢疾)

    (21) 缓解

    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赵策》

    (22) 助动词。能,会,得

    苦雨终风也解晴。——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名词

    (1) 文体中的一种 。如:扬雄的《解嘲》,韩愈的《进学解》

    (2) 代数方程中未知数的值 。如:求解

    (3) 道家以为修道者死后魂魄脱离尸体而成仙,称为“尸解”

    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史记》

    (4) 见解,见识

    融玄义无师法,而神解过人。——《南史》

    (5) 另见 jiè;xiè

    jiè

    动词

    (1) (词源见 jiě声解)

    (2) 古代乡举,举送入试 。唐宋时举进士者由地方推荐发送入京的称为“解”

    天下之士屏居山林,令监司守臣解送。——《宋史·举志》

    (3) 又如:解元(明清科举时代,乡试称解试。解试第一名称为解元);解首(同解元);解牌(登录乡试录取名单的一种文书);解荐(推荐选送);解头(解元);解榜(唐、宋时解试中式的榜文)

    (4) 押送财物或犯人

    押解了武松,出孟州衙门便行。——《水浒传》

    (5) 又如:押解(押送犯人);起解(犯人被押送);解官(将犯人押解到官府);解阙(将罪犯押解到朝廷)

    (6) 典当,以物当钱 。如:解当(典当);解库(当铺);解钱(拿东西当钱);解帖(当票);解典库(又称解库,解铺,解当铺。即当铺,收取抵押品放债的店铺)

    (7) 兑换

    我有一锭大银,解了十两小银使用了。——《水浒传》

    (8) 另见 jiě;xiè

    xiè

    名词

    (1) 兽名

    角解豸终。——《太玄·难》。注:“獬豸者,直兽也。”

    (2) 又如:解豸(传说中神兽名)

    (3) 官署,官吏办事的地方

    事私门而完解舍。——《韩非子》

    (4) 又如:解舍(官府,官舍)

    (5) 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特指骑在马上表演的技艺 。如:卖解的;跑马卖解;解垢(诡诈之辞)

    (6) 古地名 。春秋周畿内地,有二,大解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南,小解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南

    王师军于汜,于 解。——《左传》

    (7) 姓

    动词

    (1) 通“懈”。松懈;懒散,做事不抓紧

    解,缓也。——《易·杂卦传》注

    三日不解。——《礼记·杂记一》。注:“倦也。”

    夙夜匪解,以事一人。——《诗·大雅·生民》

    (2) 又如:解弛(懈怠松弛);解休(松懈;休息);解怠(松懈,懒情)

    (3) 另见 jiě;jiè

    英文翻译

    loosen, unfasten, untie; explain

    方言集汇

    ◎ 粤语:gaai2 gaai3 haai6
    ◎ 客家话:[宝安腔] gai3 | gai5 [沙头角腔] gai3 [梅县腔] ke.3 giai3 giai5 [台湾四县腔] gai3 kiai3 kie3 gai5 kiai5 kie5 [客英字典] gai3 ge3 gai5 kiai3 [海陆丰腔] gai3 kie3 gai6 kie6 [陆丰腔] gai5 gai3 [东莞腔] gai3 [客语拼音字汇] gai3 gai4 giai3 giai4 gie3 gie4
    ◎ 潮州话:goi2 goi3 <姓>ha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二蟹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買佳開上聲開口二等ɣaighrex/haae
    cháo,zhāo [chao,zhao]
    部首: 319
    笔画: 15
    五笔: KFJE
    五行:
    仓颉: RJJB
    四角: 67020

    详细解释

    cháo

    动词

    (1) (形声。从口,朝声。本义:嘲笑)

    (2) 同本义

    以至于杂以嘲戏。——曹丕《典论·论文》

    (3) 又如:冷嘲热讽;嘲问(带讽刺地问);嘲戏(嘲弄嬉戏)

    (4) 唱,按音律发声

    因使元翌等嘲,以酒为韵。——《北史·薛孝通传》

    (5) 又如:嘲歌(信口唱歌);嘲风弄月(吟咏清风)

    (6) 另见 zhāo

    zhāo

    动词

    (1) 勾引

    妇人在家,别无事干,一日三餐吃了饭,打扮光鲜,只在门前帘儿下站着,常把眉目嘲人,双睛传意。——《金瓶梅》

    (2) 又如:嘲汉子的班头(勾引男子的能手);嘲惹(挑逗;撩拨)

    (3) 另见 cháo

    英文翻译

    ridicule, deride, scorn, jeer at

    方言集汇

    ◎ 粤语:zaau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cau2 ceu2 zau1 [客英字典] sau3 zau1 [台湾四县腔] sau1 zau1 [梅县腔] sau3 zau1 [宝安腔] zau1 sau2 cau2 [海陆丰腔] sau1 z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陟交平聲開口二等trau/teauţ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