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麻雀

jiě pōu má què [ jie pou ma que]
注音 ㄐ一ㄝˇ ㄆㄡ ㄇㄚˊ ㄑㄩㄝˋ

词语释义

解剖麻雀 jiěpōu máquè

(1) 比喻进行某项工作之前,先选一个有代表性的事例加以分析,了解情况

解剖麻雀,抓好典型是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dissecting a sparrow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dissecting a sparrow] 比喻进行某项工作之前,先选一个有代表性的事例加以分析,了解情况解剖麻雀,抓好典型是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解剖麻雀”是一种重要的领导方法,具体是指通过深入研究具体典型,从中找出事物的规律的领导方法。共性寓于个性之中,“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解剖几只麻雀,可以从中得到对所有麻雀共同本质的认识。

解剖麻雀的网络释义

解剖麻雀

  • “解剖麻雀”是一种重要的领导方法,具体是指通过深入研究具体典型,从中找出事物的规律的领导方法。共性寓于个性之中,“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解剖几只麻雀,可以从中得到对所有麻雀共同本质的认识。
  • 解剖麻雀造句

    “解剖麻雀”个个追查到底。
    一是解剖麻雀,发挥推广带动效应。
    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客观规律,学会解剖麻雀。
    案例分析会上,大家一起“解剖麻雀”。
    他想利用这个机会“解剖麻雀”,尽量学习更多的东西,积累一手素材,培养对国情民情的敏感度。
    我难以接受把玉讲得跟解剖麻雀似的,拆碎的麻雀还叫麻雀吗?拆碎的玉,很枯燥!关于我对这堂讲座的偏颇微词,有涉狭隘之嫌,更不值一哂。
    这回真的该解剖麻雀了,麻雀。
    澄迈用“解剖麻雀法”推进项目建设热点新闻图集。
    马兴瑞建议区一级政府好好研究几个股份公司,拿出解决方法,就像解剖麻雀一样。
    要用好巡视成果,解剖麻雀、以点带面,针对共性问题,推动问题整改。
    不妨对大米监管来一次解剖麻雀,大米。
    当地又“撑死”或者毒死过多少麻雀?同时又伴生了多少无视“撑死”或毒死麻雀之大米的专家?不妨对大米监管来一次解剖麻雀。

    汉字详情

    jiě,jiè,xiè [jie,xie]
    部首: 707
    笔画: 13
    五笔: QEV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NBSHQ
    四角: 27252

    详细解释

    jiě

    动词

    (1) (会意。从刀,从牛,从角。表示用刀把牛角剖开。本义:分解牛,后泛指剖开)

    (2) 同本义

    解,判也,从刀,判牛角。——《说文》

    鹿角解。——《吕氏春秋·仲夏》

    皆众理解也。——《汉书·贾谊传》

    解牛之时。——《庄子·养生主》

    所解数千。

    磔然已解。

    四肢解尽。——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解腕(断腕);解手刀(随身携带的小佩刀。又称解腕尖刀);解角(锯取鹿角);解破(解剖)

    (4) 解体,离散

    解,散也。——《广雅》

    恐天下解也。——《汉书》

    (5) 又如:土崩瓦解;解札(裘毛败坏散落);解泽(散布恩泽);解落(散落分离);解续(分合);解窜(离散逃窜);解结(溃散)

    (6) 分解,熔化

    冰皮始解。——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急解令休止。——《聊斋志异·促织》

    (7) 解除,解围

    解燕国之围。——《战国策·燕策》

    颜太师以兵解。——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8) 又如:解厄(解除厄难);解厌(解除饥饿;充饥。厌:通“餍”,饱);解祟(解除祸害);解疗(除病);解秽(解除秽恶;除去秽气);解斋(解除斋戒)

    (9) 解开

    闭约而无解。——《荀子·非十二子》

    解纲。——《仪礼·大射仪》

    解带为城。——《墨子·公输》

    解辫请职。——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解鞍少驻初程。——宋· 姜夔《扬州慢》

    解其棕缚。——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10) 又如:解缆;解扣儿;解衣服;解铃系铃;解包裹;解绶(解去印绶,指辞去官职);解维(解缆,即下系船的绳索;开船)

    (11) 解释,说明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唐· 韩愈《师说》

    解其惑也。

    经吾婉解。——清· 林觉民《与妻书》

    (12) 又如:解字(解说文字的结构和意义);解论(解说讨论);解喻(说明比喻);解梦(解说梦兆);解义(解释词义或文义)

    (13) 晓悟;明白

    终不解矣。——唐· 韩愈《师说》

    惑之不解。

    (14) 又如:解悟(领会,觉悟);令人不解;通俗易解;解豁(弄明白;解开);解拆(分解;排解);解会(领会,理解);解人(通达言语、文辞意趣的人)

    (15) 脱去;松开

    解衣以活友。——马中锡《中山狼传》

    解屦不敢当阶。——《礼记·曲礼上》。疏:“脱也。”

    (16) 又如:解褐(解下平民所穿的布衣,换上官服);解冠(脱帽);解巾(脱去隐居时所系的方巾,表示出去做官);解珥(脱去耳饰。古代妇女请罪的表示)

    (17) 打开,开放

    严城解扉。——《后汉书·耿纯列传》

    (18) 又如:解帆(开船);解菜(解素。开荤)

    (19) 排解,劝解,使和气 。如:解仇(化解怨仇);解纷(解除纷争、困境);解慰(劝解安慰);解状(解词。向官府报案后又申请取消此案的状纸)

    (20) 解手,大小便 。如:大解;小解;解利(下痢,患痢疾)

    (21) 缓解

    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赵策》

    (22) 助动词。能,会,得

    苦雨终风也解晴。——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名词

    (1) 文体中的一种 。如:扬雄的《解嘲》,韩愈的《进学解》

    (2) 代数方程中未知数的值 。如:求解

    (3) 道家以为修道者死后魂魄脱离尸体而成仙,称为“尸解”

    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史记》

    (4) 见解,见识

    融玄义无师法,而神解过人。——《南史》

    (5) 另见 jiè;xiè

    jiè

    动词

    (1) (词源见 jiě声解)

    (2) 古代乡举,举送入试 。唐宋时举进士者由地方推荐发送入京的称为“解”

    天下之士屏居山林,令监司守臣解送。——《宋史·举志》

    (3) 又如:解元(明清科举时代,乡试称解试。解试第一名称为解元);解首(同解元);解牌(登录乡试录取名单的一种文书);解荐(推荐选送);解头(解元);解榜(唐、宋时解试中式的榜文)

    (4) 押送财物或犯人

    押解了武松,出孟州衙门便行。——《水浒传》

    (5) 又如:押解(押送犯人);起解(犯人被押送);解官(将犯人押解到官府);解阙(将罪犯押解到朝廷)

    (6) 典当,以物当钱 。如:解当(典当);解库(当铺);解钱(拿东西当钱);解帖(当票);解典库(又称解库,解铺,解当铺。即当铺,收取抵押品放债的店铺)

    (7) 兑换

    我有一锭大银,解了十两小银使用了。——《水浒传》

    (8) 另见 jiě;xiè

    xiè

    名词

    (1) 兽名

    角解豸终。——《太玄·难》。注:“獬豸者,直兽也。”

    (2) 又如:解豸(传说中神兽名)

    (3) 官署,官吏办事的地方

    事私门而完解舍。——《韩非子》

    (4) 又如:解舍(官府,官舍)

    (5) 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特指骑在马上表演的技艺 。如:卖解的;跑马卖解;解垢(诡诈之辞)

    (6) 古地名 。春秋周畿内地,有二,大解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南,小解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南

    王师军于汜,于 解。——《左传》

    (7) 姓

    动词

    (1) 通“懈”。松懈;懒散,做事不抓紧

    解,缓也。——《易·杂卦传》注

    三日不解。——《礼记·杂记一》。注:“倦也。”

    夙夜匪解,以事一人。——《诗·大雅·生民》

    (2) 又如:解弛(懈怠松弛);解休(松懈;休息);解怠(松懈,懒情)

    (3) 另见 jiě;jiè

    英文翻译

    loosen, unfasten, untie; explain

    方言集汇

    ◎ 粤语:gaai2 gaai3 haai6
    ◎ 客家话:[宝安腔] gai3 | gai5 [沙头角腔] gai3 [梅县腔] ke.3 giai3 giai5 [台湾四县腔] gai3 kiai3 kie3 gai5 kiai5 kie5 [客英字典] gai3 ge3 gai5 kiai3 [海陆丰腔] gai3 kie3 gai6 kie6 [陆丰腔] gai5 gai3 [东莞腔] gai3 [客语拼音字汇] gai3 gai4 giai3 giai4 gie3 gie4
    ◎ 潮州话:goi2 goi3 <姓>ha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二蟹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買佳開上聲開口二等ɣaighrex/haae
    pōu [pou]
    部首: 208
    笔画: 10
    五笔: UKJH
    五行:
    仓颉: YRLN
    四角: 026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刀,咅( pǒu)声。本义:破开,中分)

    (2) 同本义

    剖,判也。——《说文》

    剖,分也。——《广雅》

    剖伛之背。——《战国策·宋策》。注:“劈也。”

    比干剖。——《庄子·胠箧》。释文:“谓割心也。”

    剖刑而莫邪已。——《荀子·彊国》

    剖冰济水,不惮艰难。——《吴子·料敌》

    我先君惠公有不腆之田,与女剖分而食之。——《左传·襄公十四年》

    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明· 刘基《卖柑者言》

    (3) 又如:剖心(破开胸腹以割心;开布诚心,竭诚相见);剖判(分割,破开;辨析);剖列(分列);剖割(分割);剖肝沥胆(比喻以赤诚之心相待)

    (4) 分辨;分析

    通人暗于好恶兮,岂昏惑而能剖?——张衡《思玄赋》

    (5) 又如:剖玄(解说深奥的道理);剖决(判决,断事);剖断(分析决断);剖白(分析表白);剖豁(解释);剖决机宜(适时、准确地分析决策);剖明(辨明)

    英文翻译

    split in two, slice; dissect

    方言集汇

    ◎ 粤语:fau2 pau2
    ◎ 客家话:[东莞腔] feu3 [客英字典] piau3 peu1 [海陆丰腔] peu3 piau3 po5 [梅县腔] piau3 peu3 [宝安腔] piau3 piu3 [客语拼音字汇] peu3 piau3 piau3 [台湾四县腔] peu3 piau3 po5
    ◎ 潮州话:pou2 (phó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九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芳武上聲合口三等phyox/phiuupʰĭu
    [ma]
    部首: 1103
    笔画: 11
    五笔: YSS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IDD
    四角: 0029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广( yǎn),从林( fèi)。广表示房子,林指削制的麻皮。合而表示在家里劈麻,进行剥制。本义:麻类植物的总名。古代专指大麻) 同本义 。桑科,一年生草本,雌雄异株。茎部韧皮纤维长坚韧,可供纺织。有大麻、亚麻、苎麻、黄麻、剑麻、蕉麻等,俗称“火麻”

    麻,枲也。——《说文》。按,枲已缉者曰麻。

    丘中有麻。——《诗·王风·丘中有麻》

    可以沤麻。——《诗·陈风·东门之池》

    麻冕。——《论语》。孔注:“缁布冠也。”

    缌麻三月。——《仪礼·丧服》

    雨脚如麻未断绝。——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仙之人兮列如麻。——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陶潜《归园田居》

    雄者名麻枲,雌者名苴麻。——《本草纲目·大麻》

    (2) 又如:麻田(种麻的田地);麻炬(用麻干作成的火把);麻畦(麻田);麻蒸(去皮的麻秆);麻稭(麻的茎);麻苇(麻与芦苇);麻苎(大麻与苎麻)

    名词

    (1) 麻的茎皮纤维

    不续其麻,市也婆娑。——《诗·陈风·东门之枌》

    (2) 又如:麻搭(一种在长杆顶端缚扎散麻蘸吸泥水灭火的工具);麻核桃(用麻结成球结);麻槌(旧时刑具,用麻绞扎而成的带疙瘩短鞭);麻屣鹑衣(麻鞋破衣)

    (3) 古代丧服中的麻带 。如:麻绖(服丧时系在头部或腰部的麻带)

    (4) 麻布丧服,亲属死后穿的白色麻布衣服

    麻不加于采。——《礼记·杂记下》

    (5) 又如:披麻戴孝;麻衣(孝服);麻裙(服丧时穿的麻布裙)

    (6) 代指唐宋时的诏书 ,因为是用黄、白麻纸写的,故名

    三麻九制笔如神。——刘克庄《内翰洪公舜俞哀》

    (7) 又如:麻命(任命的诏书);麻词(麻辞。任命宰相的诏书);麻尾(诏书结尾)

    (8) 芝麻 。如:麻团;麻油;麻酱;麻酥糖(用芝麻、米粉和糖制成的食品)

    (9) 中医对麻疹的简称 。如:麻出红肿;麻毒陷肺;麻毒入营

    (10) 麻醉 。如:麻肺汤(一种有麻醉作用的汤药);麻沸散(汉末华佗研制的一种麻醉药);麻针;麻药

    (11) 脸部皮肤的痘瘢,俗称麻子脸

    南京柳麻子,黧黑,满面疤。——《柳敬亭说书》

    (12) 又如:麻皮(麻子脸皮)

    形容词

    (1) 形容众多,混乱

    麻麻胡子红脸蛋。——王老九《张老汉卖余粮》

    (2) 又如:麻麻(浓密的样子);麻乱(纷乱);麻列(比喻众多)

    (3) 表面粗糙的、凹凸不平的 。如:这种纸一面光,一面麻

    (4) 带细碎斑点的 。如:麻雀;麻点(细碎的斑点);麻灰色(灰色中带麻点)

    动词

    (1) 穿丧服

    麻者不绅。——《礼记·杂记》

    (2) 麻木

    走的我这两腿酸麻。——秦简夫《孝义士赵礼让肥》

    (3) 又:感觉神经受压迫,暂失知觉 。如:麻辣(麻木);麻酥(麻木无力);麻做一团(全身麻木,没有知觉);麻痹

    (4) 姓

    英文翻译

    hemp, jute, flax; sesame

    方言集汇

    ◎ 粤语:maa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a2 [客英字典] ma2 [沙头角腔] ma2 [陆丰腔] ma3 [台湾四县腔] ma2 [客语拼音字汇] ma2 [东莞腔] ma2 [梅县腔] ma2 [宝安腔] ma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霞麻二開平聲開口二等mamra/mea
    què,qiāo,qiǎo [que,qiao]
    部首: 338
    笔画: 11
    五笔: IWYF
    吉凶:
    仓颉: FOG
    四角: 90215

    详细解释

    qiǎo

    (1) 义同“雀( què)”。方言。用于“家雀儿”( jiāqiǎor)、“雀盲眼”( qiǎomángyǎn

    què

    1. 鸟类的一科,吃粮食粒和昆虫。特指“麻雀”,泛指小鸟:雀跃(高兴得像雀儿那样跳跃)。雀盲(即“夜盲症”)。雀斑。雀噪(名声宣扬,含贬义)。

    qiāo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sparrow

    方言集汇

    ◎ 粤语:zoek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iok7 [宝安腔] ziok7 [海陆丰腔] ziok7 [客英字典] ziok7 [陆丰腔] ziok7 [台湾四县腔] ziok7 [东莞腔] ziok7 [梅县腔] ziok7 [客语拼音字汇] jio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八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即略藥開入聲開口三等ciak/ziaktsĭ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