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礼

guān lǐ [ guan li]
繁体 觀禮
注音 ㄍㄨㄢ ㄌ一ˇ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观礼 guānlǐ

(1) 参观庆典或典礼

attend a celebration or ceremony

词语解释

  1. 观看礼乐。

    《左传·襄公十年》:“诸侯 宋 鲁 ,於是观礼。 鲁 有禘乐,宾祭用之。 宋 以《桑林》享君,不亦可乎?” 杜预 注:“ 宋 ,王者后, 鲁 以 周公 故,皆用天子礼乐,故可观。”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且 季子 在 鲁 ,採诗观礼,以别风雅,岂徒任声以决臧否哉?” 元 胡天游 《送侄胡文学修江馆》诗:“登高 还小鲁 ,观礼復从 周 。” 清 周在延 《送吴冠五至历城》诗:“探奇莫负 劳山 约,观礼应先 闕里 过。”

  2. 泛指应邀观看盛大的庆典。

    周立波 《李大贵观礼》:“厂长室来了个电话,约他明天同党委书记和厂长一起坐车去观礼。” 王老九 《进北京》:“邀请代表去观礼,我 老九 心里好欢喜。”

引证解释

⒈ 观看礼乐。 《左传·襄公十年》:“诸侯宋鲁,於是观礼。 鲁有禘乐,宾祭用之。

宋以《桑林》享君,不亦可乎?”
杜预注:“宋,王者后, 鲁以周公故,皆用天子礼乐,故可观。”
三国魏嵇康《声无哀乐论》:“且季子在鲁,採诗观礼,以别风雅,岂徒任声以决臧否哉?”
元胡天游《送侄胡文学修江馆》诗:“登高还小鲁,观礼復从周。”
清周在延《送吴冠五至历城》诗:“探奇莫负劳山约,观礼应先闕里过。”

⒉ 泛指应邀观看盛大的庆典。

周立波《李大贵观礼》:“厂长室来了个电话,约他明天同党委书记和厂长一起坐车去观礼。”
王老九《进北京》:“邀请代表去观礼,我老九心里好欢喜。”

观礼的国语词典

观看典礼的进行。

如:「今年阅兵,他应邀前往观礼。」

观礼的网络释义

观礼

  • 观礼,指参观庆典或典礼。语出《左传·襄公十年》:“诸侯宋鲁 ,於是观礼。 鲁有禘乐,宾祭用之。 宋以《桑林》享君,不亦可乎?”
  • 观礼造句

    劳动模范们坐在观礼台的显著位置上。
    但没有人敢在招生的时候放恣,原因很简单,因为冰之学院招生时玄冰帝国国王雪羽大帝在首位上观礼。
    谭晶、郁钧剑、霍勇、姜昆、陈思思、岳红、成龙、冯小刚、陈凯歌等众多艺术家,受邀到天安门广场阅兵观礼,成为了当天观礼的风景线。
    社会各界来宾及现场观礼的近千名市民,也在司仪的主持下按儒家传统礼制向孔子圣像行揖拜礼。
    城下观礼的大臣们立即停止了窃窃私语的嘁嘁喳喳之声,匍跪行礼,山呼万岁。
    升旗仪式前,天安门广场上群聚了许多观礼的人。
    你结婚的时候,记得邀请我去观礼好吗?
    迎宾、开礼仪式后,笄者着采衣,梳双鬟髻走到场地中向观礼宾客行揖礼,然后坐在笄者席上由赞者为其梳头。
    这时,观礼台上的人们开始频频踮脚眺望天安门的方向。
    那些曾在救恩之泉欢然畅饮的信徒们,都被列在羔羊婚筵邀请的名单上,不仅是观礼者,更是新妇的角色。
    王进旺上午偕妻子洪随敏到场参加交船典礼,在洪随敏掷瓶下,“台南舰”缓缓下水启航,中信造船集团董事长韩碧祥等也到场观礼。
    大秦百姓们的激情,让前来观礼的各国使节们心惊,也让项真感觉有些回到了六七十年的京城,太祖接见红小兵的场景。
    方新民顾问因能够亲身参与观礼而兴奋得一夜没合眼,讲起自己的经历,声音洪亮,没有丝毫倦意。
    在观礼台上坐了几分钟观看天安门广场的烟火表演。
    仙门在各门各派中的声望一向很高,是以历年来的试剑除了本派弟子悉数参加外,也会广发请柬邀其他门派的前辈一同来观礼。
    他们也将会一起出现在每年六月份举行的女王生日皇家军队阅兵典礼上的马车里,并且也会同其他皇室成员一起出现在观礼台上。
    李健抬脚便要往外走,孟广祥哭笑不得的拉住道,“此时看什么新娘,待观礼时才能见到。
    林平之和岳飞到达罗汉堂的时候,广场早已汇聚了无数的人流,其中大部分是少林僧人,当然还有一部分则是前来观礼的江湖人士。
    不过……今日江湖上的朋友们前来观礼,令狐掌门也不能闭门不纳,太不给人家面子……
    每个观礼席位上的布袋内有风油精矿泉水等风油精等法制晚报快讯。

    汉字详情

    guān,guàn [guan]
    部首: 416
    笔画: 6
    五笔: CMQ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EBHU
    四角: 77412

    详细解释

    guān

    动词

    (1) (形声。从见,雚( guàn)声。本义:仔细看)

    (2) 同本义

    观,谛视也。——《说文》

    观,视也。——《广雅·释诂一》

    观者如市。——《庄子·人间世》

    观于大海。——《庄子·秋水》

    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易·系辞下》

    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史记·滑稽列传》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明· 魏学洢《核舟记》

    因得观所谓石钟山中者。——宋· 苏轼《石钟山记》

    (3) 又如:观觑(观看);观占(观瞻,观看);观玩(观看赏玩);观涛(观赏浪潮);观成(观看成果)

    (4) 观察,审察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秦策》

    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5) 又如:参观(实地观察);综观(综合观察);坐井观天;观过知仁(观察一个人所犯错误的性质,就可了解他的为人);观时(察看时机)

    (6) 示范;显示

    诸侯之师观兵于郑东门。——《左传·哀公十一年》

    嘉量既成,以观四国。——《周礼·冬官》

    飨赐单于,观以珍宝。——《汉书·宣帝纪》

    (7) 又如:观治(显示治绩);观民(显示于民);观世(向世人显示);观示(示范)

    (8) 游览 。如:观游(观赏游览);观池(供游观的池沼);观山玩水(游山玩水)

    (9) 玩赏;观赏

    公将如棠观鱼。——《左传·隐公元年》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10) 又如:观风(亦作“关风”。观赏风光;望风);观乐(观赏玩乐;欣赏音乐);观玩(观赏玩味)

    (11) 佛家语 。如:观心(佛家语。指内观自己的心性);观法(佛家语。指探究真理于一心);观照(佛家语。用智慧来照明真理)

    (12) 通“劝” 。如:观王(劝说帝王)

    (13) 阅读

    余因得遍观群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姑俟异目观。——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名词

    (1) 容饰,外观 。如:观美(外观美好)

    (2) 景象,情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又如:奇观(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旧观(原来的样子);改观(改变原来的样子);壮观(壮丽的景象);大观(气势宏大的景象)

    (4) 对事物的认识,看法 。如:世界观;人生观;乐观;悲观;观化听风(希望看到良好的政治教化)

    (5) 另见 guàn

    guàn

    名词

    (1) 古代天子、诸侯宫门外张示法令的地方。同“阙”

    观谓之阙。——《尔雅·释宫》郭璞注:“ 孙炎曰:‘宫门双阙,旧章悬焉,使民观之,因谓之观。’”。

    出游于观之上。——《礼记·礼运》

    是以凤凰来信,集羽族于观阙,肉角驯毛宗于外囿。——《后汉书·班固传·典引》

    (2) 又如:观阙(古代帝王宫门前的两座楼台);观魏(即观阙)

    (3) 台榭

    宫室不观,舟车不饰。——《左传·哀公元年》

    大王见臣列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4) 又如:观台(台榭);观榭(亭台楼榭);观阁(亭台楼阁)

    (5) 鸟名。通“鹳” 。如:观雀(鹳和雀);观讳(鸟名)

    (6) 京观 。如:筑观(建筑京观)

    (7) 道教的庙宇

    臣请本道定寺为三等,观为二等。上寺留僧二十一,上观道士十四。——《新唐书·李叔明传》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唐· 刘禹锡《戏赠看花君子》

    不税于官,不隶于宫观之籍。——顾炎武《复庵记》

    (8) 又如:白云观;观寺(寺观);观宇(道观佛寺);观阙(指庙宇)

    (9) 古国名 。如:观国(在今顿丘卫县)

    (10) 通“鹳”。雚雀鸟

    彼视三釜三千钟,如观雀蚊虻相过乎前也。——《庄子·寓言》

    (11) 姓。春秋楚有观射父

    (12) 另见 guān

    英文翻译

    see, observe, view; appearance

    方言集汇

    ◎ 粤语:gun1

    宋本广韵

    [li]
    部首: 431
    笔画: 5
    五笔: PYN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FU
    四角: 3221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示,从豊( )。“豊”是行礼之器,在字中也兼表字音。本义:举行仪礼,祭神求福)

    (2) 同本义

    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说文》

    脩五礼。——《虞书》。马注:“吉、凶、军、兵、嘉也。”

    脩六礼以节民性。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礼记·王制》

    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冠、婚、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此之谓九礼。——《大戴礼记·本命》

    邀见讲钧礼。——清· 周容《芋老人传》

    设九宾礼于廷。——《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又如:礼神(祭神);礼祠(以礼祭祀);礼诵(礼佛诵经);礼佛(顶礼于佛;拜佛)

    (4) 表示敬意;尊敬

    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 又如:礼交(以礼相交接);礼待(以礼相待);礼陈(以礼陈说);礼新(礼待新来者)

    (6) 礼拜,顶礼膜拜

    暗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李白《秋浦歌》

    (7) 又如:礼揖(行礼作揖)

    (8) 礼遇;厚待

    礼天下之奇才。——宋· 苏洵《六国论》

    信而礼之。——明· 顾炎武《复庵记》

    敬贤礼士。——《资治通鉴》

    (9) 又如:礼任(礼遇信任);礼异(特殊礼遇);礼案(掌管官妓乐籍的部门;亦作“乐案”。官妓乐籍档案)

    名词

    (1) 礼节

    礼节甚倨。(傲慢。)——《史记》

    (2) 又如:军礼(军人的礼节);回礼(回答别人的敬礼);礼闱(指会试。因由礼部主持,故称);礼宪(礼仪和法令);礼检(指合乎礼仪的品行);礼职(指有关礼仪之职务);礼门(谓君子循行的礼仪之道);礼度(犹礼法。礼仪法度)

    (3) 礼法;等级社会的典章制度,规定社会行为的规范、传统习惯

    导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

    (4) 又如:礼防(指礼法。谓礼之禁乱,犹防之止水);礼典(礼法);礼宗(指妇女守礼而可为人师法者);礼则(礼法,礼制)

    (5) 礼仪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史记》

    (6) 又如:丧礼;礼记(书名。西汉戴圣编,内容为先秦各家有关礼仪的论著);礼体(礼仪,体统);礼上(官员上任交替);礼装(礼衣;礼服)

    (7) 礼物

    及受礼,唯酒一斗、鹿肉一柈。——《晋书·陆纳传》

    (8) 又如:财礼(彩礼。定婚时男家送给女家的财物);礼券(用以代礼物之券)

    (9) 礼貌

    则是无礼。——《世说新语·方正》

    轻而无礼。——《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10) 又

    无礼则脱。

    秦则无礼。

    (11) 礼文;礼书

    儒以诗礼发冢。——《庄子·外物》

    礼者,礼经也。——《礼记》注

    (12) 又如:礼志(言礼之书);礼书(古代记礼法之书);礼传(指礼书);礼经(古代讲礼节的经典);礼学(礼经;礼书之家)

    (13) 通“体”( )。身体

    采葑采菲,无以下礼。——《韩诗外传·卷九》

    (14) 姓

    英文翻译

    social custom; manners; courtesy

    方言集汇

    ◎ 粤语:lai5
    ◎ 潮州话:loi2(lói) [揭阳、潮阳]li2(lí)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一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盧啓齊開上聲開口四等lex/lejli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