襟袂

jīn mèi [ jin mei]
注音 ㄐ一ㄣ ㄇㄟˋ

词语释义

衣襟衣袖。 指连襟,僚婿。

词语解释

  1. 衣襟衣袖。

    唐 杜牧 《偶题》诗之一:“劳劳千里身,襟袂满行尘。”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 南皮 赵氏 子为狐所媚,附於其身,恆在襟袂间与人语。”

  2. 指连襟,僚婿。

    宋 陈振孙 《直斋书录解题·济溪老人遗稿》:“通判 明州 济源 李迎 彦将 撰, 永嘉 周浮沚 先生之壻,与先大夫为襟袂。”

引证解释

⒈ 衣襟衣袖。

唐杜牧《偶题》诗之一:“劳劳千里身,襟袂满行尘。”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南皮赵氏子为狐所媚,附於其身,恆在襟袂间与人语。”

⒉ 指连襟,僚婿。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济溪老人遗稿》:“通判明州济源李迎彦将撰, 永嘉周浮沚先生之壻,与先大夫为襟袂。”

襟袂的网络释义

襟袂

  • 襟袂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īn mèi,是指衣襟衣袖。
  • 汉字详情

    jīn [jin]
    部首: 525
    笔画: 18
    五笔: PUSI
    五行:
    仓颉: LDDF
    四角: 3429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衣,禁声。本义:古代指衣的交领)

    (2) 同本义。后指衣的前幅。

    泣下沾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3) 又如:襟袂(襟袖。衣襟和衣袖);襟带(衣襟和腰带);襟卫(襟带周卫);襟子(衣襟);襟儿(衣襟)

    (4) 连襟的省称。本人与妻子的兄弟或姐妹的夫婿间的关系或两婿相称 。如:襟兄(对妻姊之夫的称呼);襟联(连襟)

    (5) 胸怀 。如:襟曲(心曲);襟素(怀抱,心胸);襟友(至友,心心相通的好友);襟鬲(胸襟)

    (6) 前面 。如:襟背(前后)

    (7) 古衣襟左右相交,因用以比喻地势的交会扼要 。如:襟要(比喻险要的地方);襟抱(喻指水流交会处);襟屏(像衣襟一样屏蔽于前。比喻地势重要);襟会(交会连接)

    动词

    (1) 屏障于前

    襟三江而带五湖。——唐· 王勃《滕王阁序》

    (2) 裹杂;混合

    将零头的三百八十匹,又选自己营中老疲病马五百余匹,襟在里头。叫几个军士赶着。——清· 素庵主人《睢阳忠毅录》

    英文翻译

    lapel, collar

    方言集汇

    ◎ 粤语:kam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m1 [东莞腔] kim1 pan3 [海陆丰腔] kim1 [宝安腔] kim1 [梅县腔] kim1 [陆丰腔] kim1 [客英字典] kim1 [客语拼音字汇] ki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居吟侵B平聲開口三等侵Bkĭĕmkim/kym
    mèi [mei]
    部首: 525
    笔画: 9
    五笔: PUNW
    仓颉: LDK
    四角: 3528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衣,夬( guài)声。本义:衣袖) 同本义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楚辞·九歌湘夫人》

    攘袂群起。——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2) 又如:袂接肩摩(形容人多);袂云汗雨(极言行人之多);袂裾(襟袖)

    英文翻译

    sleeves

    方言集汇

    ◎ 粤语:ma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i6 [客英字典] mi5 [台湾四县腔] mi5 [宝安腔] mi3 [梅县腔] mi5 [客语拼音字汇] mai4 mui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三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彌獘祭A開去聲開口三等祭Amjed/mieymĭɛ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