袴筒
词语释义
1.亦作"裤筒"。 2.裤腿。
词语解释
亦作“裤筒”。裤腿。
碧野 《大巴山人》:“只见有一个中年汉子,把裤筒卷到大腿,站在河里,抡动胳膊指挥卡车过河。”参见“ 袴腿 ”。
引证解释
亦作“裤筒”。裤腿。
碧野《大巴山人》:“只见有一个中年汉子,把裤筒卷到大腿,站在河里,抡动胳膊指挥卡车过河。”参见“ 袴腿 ”。
袴筒的网络释义
袴筒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裤的异体字) 成人满裆裤及小儿开裆裤的通称
溪边布谷儿,劝我脱布袴。——宋· 苏轼《五禽》
(2) 又如:袴褶(骑兵的战服);袴靴(指军服);袴口(裤口。裤管的边缘;裤管);袴子(裤子。穿在腰部以下的衣服,有裤腰、裤裆和两条裤腿)
(3) 通“胯”(
)。臀下两大腿之间出我袴下。——《史记·淮阳侯列传》
(4) 又如:袴下之辱(有才能的人未显达时受的耻辱)
英文翻译
pants; trousers; panties
方言集汇
◎ 粤语:fu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a1 [客英字典] fut5 ku5 [海陆丰腔] fu5 ku5 [宝安腔] fu5 [台湾四县腔] fu5 ku5 [梅县腔] fu5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a1 [客英字典] fut5 ku5 [海陆丰腔] fu5 ku5 [宝安腔] fu5 [台湾四县腔] fu5 ku5 [梅县腔] f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絝 | 苦故 | 溪 | 模 | 去聲 | 遇 | 開口一等 | 模 | 遇 | khoh/quh | kʰ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同声。本义:竹筒,粗大的竹管)
(2) 同本义
筒,通箫也。——《说文》
筒,竹管也。——《三苍》
筩,断竹也。——《说文》
教吏为缿筩。——《汉书·李广汉传》。注:“竹筩也,如今官受密事筩也。”?
伶伦制十二筩,以听凤鸣。——《汉书·律历志》
(3) 又如:筒箭(放在竹筒里发射的箭矢);筒竹(竹筒);筒炙(古时利用竹筒熏烤的一种烹调方法。也叫“黄炙”)
(4) 捕鱼的器具 。如:筒钓(一种捕鱼的用具)
(5) 泛指管筒状器物
以筒水灌之。——《聊斋志异·促织》
(6) 又如:邮筒;笔筒;筒竹(犹鞭炮);筒车(一种引水灌田的机械设备);筒轮(筒车取水所用的轮盘)
(7) 衣服鞋袜的筒状部分 。如:袖筒;袜筒;长筒靴
(8) 竹名 。也称“射筒竹”
量词
用于筒状物装的东西 。如:一筒米、一筒可乐等
动词
套上或纳入圆筒状物 。如:筒子皮(装订线装书册时,另用双叶有色纸加在书册前后以作保护,称为“筒子皮”)
英文翻译
thick piece of bamboo; pipe
方言集汇
◎ 粤语:tung2 tung4
◎ 客家话:[陆丰腔] tung3 [客语拼音字汇] tung2 [沙头角腔] tung2 [客英字典] tung2 [海陆丰腔] tung2 [梅县腔] tung2 [台湾四县腔] tung2 [东莞腔] tung2 [宝安腔] tung2
◎ 客家话:[陆丰腔] tung3 [客语拼音字汇] tung2 [沙头角腔] tung2 [客英字典] tung2 [海陆丰腔] tung2 [梅县腔] tung2 [台湾四县腔] tung2 [东莞腔] tung2 [宝安腔] tu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同 | 徒紅 | 定 | 東一 | 平聲 | 東 | 開口一等 | 東 | 通 | dung | dʰu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