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

bèi pò [ bei po]
注音 ㄅㄟˋ ㄆㄛˋ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被迫 bèipò

(1) 受外界迫使

敌人被迫放下武器
be compelled;be forced;be constrained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be compelled;be forced;be constrained] 受外界迫使敌人被迫放下武器 词语注音bèi pò ㄅㄟˋ ㄆㄛˋ 被迫词语解析◎ 被迫 bèipò[be compelled;be forced;be constrained] 受外界迫使敌人被迫放下

被迫的国语词典

受外力强行逼迫、压迫。

如:「商家因台风断水断电,被迫歇业。」

被迫的网络释义

被迫

  • 被迫:汉语词语
  • 被迫:1977年华一泓执导电影
  • 被迫 (汉语词语)

  • 被迫,读音为bèi pò,汉语词语,意思是指受外界迫使。
  • 被迫的翻译

    英语: to be compelled, to be forced
    德语: gezwungen sein
    法语: être obligé de faire qch

    被迫造句

    这家工厂由于产品不合格,被迫停产整顿。
    一些城市的中小学校因寒流的到来,被迫停课。
    小王被迫离乡背井,搬到偏远的农村去住。
    人民在战乱之中,被迫离乡背井,四处逃亡。
    由于停电,生产被迫停止。
    在万恶的旧社会,有许多劳动人民无家可归,被迫流浪街头。
    我们实在是忍无可忍,才被迫自卫还击的。
    魂飞魄散的妇女和孩子被迫卷曲躲藏在黑暗的角落里。
    面对敌人的无端挑衅,我军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自卫还击。
    在旧社会,贫苦人家身不由己,被迫当牛作马。
    他被迫流浪,在凄风苦雨中飘泊了四年,直到解放才回到家乡。
    或许她曾被迫四处流浪,因为她找不到安身之处。
    旧社会,多少穷人被迫离乡背井,远走他方。
    他学汉语不是被迫的,而是主动的。
    商朝紂王暴虐无道,以致众叛亲离,终于走上被迫自焚而亡之途。
    他无法忍受酷刑的折磨,被迫屈打成招。
    在旧社会,每逢水旱战乱,人民就被迫四处逃亡,哀鸿遍野,一片凄凉。
    敌人被迫把全面进攻改为局部进攻,也遭到挫折,成了强弩之末。
    海关关长因涉嫌贪污受贿,被迫向组织提交了辞呈,并接受了法律的制裁。
    人性本善,恶都是在半路沾染上的,有其被迫性、沉沦性。善与恶象两条从不同方向流过来的水,若悬停在半路上,还可以判定它的源头、是清是浊;而一旦大家搅在一起,汇聚成发臭发黑的一池,那什么样的源头已然不重要。庞永力 

    汉字详情

    bèi,pī [bei,pi]
    部首: 525
    笔画: 10
    五笔: PUHC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LDHE
    四角: 342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衣,皮声。本义:睡眠时用以覆体的夹被;被子)

    (2) 同本义

    被,寝衣,长一身有半。——《说文》

    翡翠珠被。——《楚辞·招魂》

    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史记·货殖列传·序》

    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3) 又如:棉被;夹被;毛巾被;被窝(覆以棉被,容人安睡的地方);被卧(睡眠用的被子)

    (4) 表面

    动词

    (1) 被覆;遮盖

    被袗衣。——《孟子·尽心下》

    被练三千。——《左传·襄公三年》。疏:“被是被覆衣着之名。”

    皋兰被径兮。——《楚辞·招魂》

    乃祖吾离被苫盖。——《左传·襄公十四年》

    凝霜被野草。——三国魏· 阮籍《咏怀》

    如被冰雪。——《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被体(涂满全体);被覆(覆盖,掩蔽;亦专指覆盖在地面的草木等自然物)

    (3) 蒙受,遭受

    秦王复击 轲,被八创。——《战国策·燕策》

    其被轰击者,则断壁危楼。——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寡人不详,被于宗庙之祟。——《战国策·齐策》

    禹、 汤被之矣。—— 汉· 贾谊《论积贮疏》

    (4) 又如:被水(遭水灾);被命(奉命;受命)

    (5) 及;到达

    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书·禹贡》

    (6) 又如:被及(延及,广及)

    (7) 加;施加

    允恭克让,光被四表(四海之外)。——《书·尧典》

    介词

    (1) 表示被动:叫;让

    妆成每被秋娘妒。——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幸借天降大雨,房屋未被火烧。——《广州军务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又如:芦花被微风吹起;歌本儿被人借走了

    (3) 另见

    英文翻译

    passive indicator 'by'; bedding

    方言集汇

    ◎ 粤语:bei6 pei1 pei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i1 pi3 [陆丰腔] pi1 [沙头角腔] bi1 bi5 pi1 [客语拼音字汇] pi1 pi4 [台湾四县腔] pi1 pi3 [客英字典] pi1 pi3 [宝安腔] pi1 [梅县腔] pi1 pi5 [东莞腔] p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皮彼支B開上聲開口三等支Bbʰĭebiex/byee
    pò,pǎi [po,pai]
    部首: 306
    笔画: 8
    五笔: RP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YHA
    四角: 363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白声。本义:逼近)

    (2) 同本义

    迫,近也。——《说文》

    迫,逼也,近也。——《广韵》

    望崦嵫而勿迫。——《离骚》。注:“附也。”

    而侮所迫之国者,可亡也。——《韩非子·亡征》

    涉旬月,迫季冬。——司马迁《报任安书》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迫措(犹逼近)

    (4) 硬逼,逼迫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里胥迫我纳。——白居易《重赋》

    (5) 又如:胁迫(威胁强迫);强迫(施加压力使服从);迫劫(逼迫);迫蹙(逼迫强制);迫阨(逼迫;胁迫);迫弄(逼迫并戏耍);迫拶(逼迫);迫索(强迫索取);迫胁(逼迫、威胁);迫勒(强迫)

    (6) 催促

    迫生而下。——《吕氏春秋·贵生》

    迫孔悝于厕,强盟之。——《左传·哀公十五年》

    能事不受相促迫。——唐· 杜甫《戏题画山水图歌》

    (7) 又如:迫催(催逼,催促)

    形容词

    (1) 紧迫;急迫

    迫而动。——《淮南子·精神》。注:“切也。”

    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迫促(匆忙);迫急(迫切);迫划(紧急筹划);迫遽(急促);迫守(急切收捕);迫究(紧逼追问);迫亟(急促;急迫);迫速(急迫);迫猝(急迫;仓促)

    (3) 狭窄

    西州地势局迫。——《后汉书·窦融列传》

    (4) 又如:迫隘(狭窄;险阻);迫小(狭小);迫隘(狭窄,险阻);迫束(束缚,不得伸展);迫迮(狭窄);迫胁(迫窄;狭陋);迫唶(狭窄)

    (5) 困厄;窘迫 。如:迫厄(犹困厄);迫迮(困厄);迫怵(窘迫恐惧);迫胁(局促;困厄);迫戚(困厄的样子);迫猝(窘迫,困顿)

    (6) 另见 pǎi

    pǎi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coerce, force, compel; urgent

    方言集汇

    ◎ 粤语:baak1 baak3 bik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et7 [台湾四县腔] bet7 [梅县腔] bit7 bet7 [陆丰腔] bet7 [东莞腔] pek7 bet7 [宝安腔] bet7 [客英字典] bet7 [客语拼音字汇] bed5 bid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博陌陌二開入聲開口二等pɐkprak/pe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