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羽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负着羽旗。
《国语·晋语一》:“被羽先升,遂克之。” 韦昭 注:“羽,鸟羽,繫於背,若今军将负眊矣。”《后汉书·贾复传》:“於是被羽先登,所向皆靡,贼乃败走。” 李贤 注:“被,犹负也。析羽为旌旗,将军所执。”
以羽为衣。指禽类。
晋 成公绥 《天地赋》:“遐方外区,絶域殊邻,人首蛇躯,鸟翼龙身,衣毛被羽,或介或鳞,栖林浮水,若兽若人。”
引证解释
⒈ 负着羽旗。
引《国语·晋语一》:“被羽先升,遂克之。”
韦昭注:“羽,鸟羽,繫於背,若今军将负眊矣。”
《后汉书·贾复传》:“於是被羽先登,所向皆靡,贼乃败走。”
李贤注:“被,犹负也。析羽为旌旗,将军所执。”
⒉ 以羽为衣。指禽类。
引晋成公绥《天地赋》:“遐方外区,絶域殊邻,人首蛇躯,鸟翼龙身,衣毛被羽,或介或鳞,栖林浮水,若兽若人。”
被羽的网络释义
被羽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衣,皮声。本义:睡眠时用以覆体的夹被;被子)
(2) 同本义
被,寝衣,长一身有半。——《说文》
翡翠珠被。——《楚辞·招魂》
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史记·货殖列传·序》
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3) 又如:棉被;夹被;毛巾被;被窝(覆以棉被,容人安睡的地方);被卧(睡眠用的被子)
(4) 表面
动词
(1) 被覆;遮盖
被袗衣。——《孟子·尽心下》
被练三千。——《左传·襄公三年》。疏:“被是被覆衣着之名。”
皋兰被径兮。——《楚辞·招魂》
乃祖吾离被苫盖。——《左传·襄公十四年》
凝霜被野草。——三国魏· 阮籍《咏怀》
如被冰雪。——《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被体(涂满全体);被覆(覆盖,掩蔽;亦专指覆盖在地面的草木等自然物)
(3) 蒙受,遭受
秦王复击 轲,被八创。——《战国策·燕策》
其被轰击者,则断壁危楼。——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寡人不详,被于宗庙之祟。——《战国策·齐策》
禹、 汤被之矣。—— 汉· 贾谊《论积贮疏》
(4) 又如:被水(遭水灾);被命(奉命;受命)
(5) 及;到达
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书·禹贡》
(6) 又如:被及(延及,广及)
(7) 加;施加
允恭克让,光被四表(四海之外)。——《书·尧典》
介词
(1) 表示被动:叫;让
妆成每被秋娘妒。——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幸借天降大雨,房屋未被火烧。——《广州军务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又如:芦花被微风吹起;歌本儿被人借走了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i1 pi3 [陆丰腔] pi1 [沙头角腔] bi1 bi5 pi1 [客语拼音字汇] pi1 pi4 [台湾四县腔] pi1 pi3 [客英字典] pi1 pi3 [宝安腔] pi1 [梅县腔] pi1 pi5 [东莞腔] pi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被 | 皮彼 | 並 | 支B開 | 上聲 | 紙 | 開口三等 | 止 | 支B | bʰĭe | biex/by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