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人

bèi hài rén [ bei hai ren]
注音 ㄅㄟˋ ㄏㄞˋ ㄖㄣ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指刑事、民事案件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人。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指刑事、民事案件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人。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发现被害人倒毙于河岸。
2、事实上,纽芬兰皇家警察局最近采用了该项技术,帮助推算出另一位被害人的年龄。
3、警方没有提供嫌犯、被害人或者其他家庭成员的名字。
4、第四点,不存在无被害人犯罪。
5、一个存在了很久的假设是:鉴于被害人器官被移除的手法,开膛手杰克必然具有一定的解剖学知识。
6、通过匹配两种技术的信息,他们能判断出被害人生于1942年,明显活了46.8岁。
7、加州和其他少数州政府现在下令,要求对无疑违反麻醉品法令者采取治疗手段而不是关押起来,而许多社区也已经启动了被害人与犯罪人调解程序。
8、九月,法庭判定张华故意伤害他人导致被害人轻伤,构成故意伤害罪。
9、法官考虑到被害人的隐私决定不公开审理。
10、他们将技术应用在瑞典(其中一名科学家工作所在地)一名被害人的牙齿上。
11、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提出申请,可以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
12、人民检察院应当将复查决定告知被害人。
13、被害人也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14、第一个被害人是长滩市28岁的ChristinaWilkerson,她面部,颈部和身体被刺达20处,然后是口径0.22寸的来福枪的射击。
15、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
16、据声明称,暗杀是“有经验的犯罪团伙所为,他们从被害人进入阿联酋之前就对其行动进行跟踪。”
17、澳大利亚的信贷衍生品专家沙提亚吉提·达斯(SatyajitDas)打比方说这好比是踩上了一颗野战地雷,一踩下去被害人的体重就把它激活了。
18、但,被害人的器官也有可能是在尸体停放时被切除的,而非杰克作案时。
19、被害人曾因抢劫案在监狱服过刑,不过她的姐姐否认被害人是一名卡莫拉黑帮成员。
20、受害者是一名妓女,凶手对被害人进行了分尸,其手法堪称完美绝伦,以至警察推测杰克应该是一名外科医生。
21、在警察局里陈杰受到了酷刑审问,警探们几乎没有证明他是凶手的任何证据,但是他们确定陈杰和被害人有关联。
22、据调查者称:凶手向被害人注射肌肉松弛剂,使之窒息致死,然后销毁任何争斗的痕迹,重新关上房门并离开了房间。
23、所有的被害人都是普通市民,警方表示他们也不清楚犯案的动机。
24、被害人之一,施沃纳的遗孀里塔-施沃纳-本德对这一裁决表示了欢迎,并称之为“这是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非常重要的一天”。
25、庭审时,药家鑫称他之所以杀死26岁的被害人张妙,是因为对方看起来像个农民,他怕对方要求赔偿。
26、刑事被害人作为犯罪行为系统中的重要一极,是整个刑事法学所共同关注的理论课题。

被害人的国语词典

因他人的不法行为,致使身体、名誉、财产受到损害的人。

被害人的网络释义

被害人

  • 被害人:法律词汇
  • 被害人:美国2012年Michael Biehn导演电影
  • 被害人 (法律词汇)

  • 被害人是合法权益遭受不法行为直接侵害的人。诉讼参与人之一。其诉讼地位,在自诉案件中是自诉人,处于诉讼当事人中的原告地位,享有诉讼当事人中原告人的一切诉讼权利;在公诉案件中,公诉人居原告地位,被害人是诉讼当事人(据1996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享有比其他诉讼参与人更多的诉讼权利。
  • 被害人的翻译

    英语: victim
    德语: Geschädigter
    法语: victime (n.f)​, partie lésée

    反义词

    被害人造句

    这个嫌犯真是恬不知耻,明明做了坏事,反而将过错推到被害人身上,实在不可理喻。
    一口咬定:被害人一口咬定,把嫌犯指认出来。
    金光党常以偷天换日的手法,骗取被害人的财物。
    反诬一口,网上制造舆论被害人如何不自爱,与凶手旧有过节,诸如此类。
    一审法院认为,兰良松结伙对被害人阿荣进行殴打并挖瞎其双眼,使用特别残忍的手段,致其重伤并造成严重残疾,已经构成故意伤害罪。
    女大学生此时醒来,苦求其放过她;他无动于衷,连续性侵三次,为销灭事证,还两度把被害人抱到溪中,用水清洗被害人下体。
    该彩券获头奖之后,两夫妻还盗领奖金且不愿将奖金还给被害人。
    经初审,犯罪嫌疑人杨某承认,自己与被害人施霞原为情人关系。
    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
    这种让被害人逮住嫌犯来办案、即便眼面前打成一团但“不报案不办案”的处理姿态,实在令人看不懂。
    周某为防止被害人拍打求救,箱内钉满铁钉,并用手铐铐住被害人手脚,利用监视器监看两人举动,还放喇叭阻隔外界音量,再脱光被害人衣裤只帮她包纸尿裤。
    诈骗分子往往都是打着某种物品、产品远远低于市场价为幌子引诱被害人上钩,因此警方提示,切不可抱有贪小便宜的心理,谨防因小而失大。
    其中,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权利值得尊重和保护,犯罪被害人的权利也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
    检方认为,被害人余某是在车正前方拦车时轧入车下的,而李某明知有人在车下强行前进致人死亡,应以故意杀人罪追究李某刑事责任。
    庭审现场,被害人朱某的家人哀恸不已。
    暴力讨债集团惯常以泼漆做为恐吓技俩,逼被害人还钱,吓得邱姓被害人好几天不敢出门。
    诉讼的公正性,就是要既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又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利,两者不可偏废。
    航警局表示,赖姓小队长辩称不慎碰触,但因被害人指证历历,遭芦洲分局依妨害性自主罪,函送新北地检署侦办。
    事实上,纽芬兰皇家警察局最近采用了该项技术,帮助推算出另一位被害人的年龄。
    第八十八条对于自诉案件,被害人有权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诉。

    汉字详情

    bèi,pī [bei,pi]
    部首: 525
    笔画: 10
    五笔: PUHC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LDHE
    四角: 342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衣,皮声。本义:睡眠时用以覆体的夹被;被子)

    (2) 同本义

    被,寝衣,长一身有半。——《说文》

    翡翠珠被。——《楚辞·招魂》

    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史记·货殖列传·序》

    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3) 又如:棉被;夹被;毛巾被;被窝(覆以棉被,容人安睡的地方);被卧(睡眠用的被子)

    (4) 表面

    动词

    (1) 被覆;遮盖

    被袗衣。——《孟子·尽心下》

    被练三千。——《左传·襄公三年》。疏:“被是被覆衣着之名。”

    皋兰被径兮。——《楚辞·招魂》

    乃祖吾离被苫盖。——《左传·襄公十四年》

    凝霜被野草。——三国魏· 阮籍《咏怀》

    如被冰雪。——《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被体(涂满全体);被覆(覆盖,掩蔽;亦专指覆盖在地面的草木等自然物)

    (3) 蒙受,遭受

    秦王复击 轲,被八创。——《战国策·燕策》

    其被轰击者,则断壁危楼。——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寡人不详,被于宗庙之祟。——《战国策·齐策》

    禹、 汤被之矣。—— 汉· 贾谊《论积贮疏》

    (4) 又如:被水(遭水灾);被命(奉命;受命)

    (5) 及;到达

    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书·禹贡》

    (6) 又如:被及(延及,广及)

    (7) 加;施加

    允恭克让,光被四表(四海之外)。——《书·尧典》

    介词

    (1) 表示被动:叫;让

    妆成每被秋娘妒。——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幸借天降大雨,房屋未被火烧。——《广州军务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又如:芦花被微风吹起;歌本儿被人借走了

    (3) 另见

    英文翻译

    passive indicator 'by'; bedding

    方言集汇

    ◎ 粤语:bei6 pei1 pei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i1 pi3 [陆丰腔] pi1 [沙头角腔] bi1 bi5 pi1 [客语拼音字汇] pi1 pi4 [台湾四县腔] pi1 pi3 [客英字典] pi1 pi3 [宝安腔] pi1 [梅县腔] pi1 pi5 [东莞腔] p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皮彼支B開上聲開口三等支Bbʰĭebiex/byee
    hài [hai]
    部首: 322
    笔画: 10
    五笔: PDHK
    五行:
    仓颉: JQJR
    四角: 30605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宀( mián),从口,丰( gài)声。从“宀”、从“口”,意思是言从家起,而“言”又往往是危害的根源。本义:伤害,损害)

    (2) 同本义

    害,伤也。——《说文》

    害所得而恶也。——《墨子·经上》

    斗怒害也。——《荀子·臣道》

    害者,利之反也。——《韩非子·六反》

    周知其利害。——《周礼·职方式》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邪曲之害公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恐其害己。——《韩非子·五蠹》

    (3) 又如:害心(害人害物的心思。即杀心);害马(本指损伤马的自然本性。后凡足以损害同类或团体的人,都称为害马或害群之马);害虐(伤害虐待);害身(伤害身体)

    (4) 妨碍,妨害

    害,妨也。——《字汇》

    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孟子·滕文公上》

    (5) 又如:他设置重重障碍,这可害了我

    (6) 谋杀,谋害

    复行扰害。——《广东军务记》

    医言无害。——清· 袁枚《祭妹文》

    (7) 又如:他在去上班的路上被害;他为仇人所害

    (8) 妒忌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9) 招致某种后果

    你这负心汉,害天灾的!——关汉卿《救风尘》

    (10) 加祸

    鬼神害盈而福谦。——《易·谦彖》

    (11) 怕羞 。如:害羞;害碜(感到牙碜。比喻怕羞、害臊或发怵)

    (12) 感觉 。如:害乏(感到疲乏);害饥(感到饥饿);害疼(感觉疼)

    (13) 患病,发生疾病 。如:害不好(生病);害夏(夏季长期发烧的病);害黄病(生黄疸病);害疯(得了疯病)

    (14) 怕 。如:害慌(害怕;发慌)

    (15) 因怀孕而恶心、呕吐、食欲异常 。如:害孩子;害喜

    名词

    (1) 灾害。祸害

    时多疾病毒伤之害。——《淮南子·脩务》

    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墨子·兼爱中》

    有公害。——清· 黄宗羲《原君》

    一己之害。

    天下释其害。

    (2) 又如:害咎(灾祸);害患(祸患);害灾(灾害)

    (3) 人身重要的部位 。如:要害(身体上的致命部分)

    (4) 险要的处所

    守位以仁,不恃隘害。——张衡《东京赋》

    (5) 恶人 。如:为民除害

    形容词

    (1) 有害的 。如:害虫;害兽

    英文翻译

    injure, harm; destroy, kill

    方言集汇

    ◎ 粤语:hoi6 hot3
    ◎ 客家话:[梅县腔] hoi3 [台湾四县腔] hoi5 hot7 [客语拼音字汇] hoi4 [东莞腔] hoi3 [客英字典] hoi5 | hot7 [海陆丰腔] hoi6 hot7 [沙头角腔] hoi5 [宝安腔] hoi3 [陆丰腔] hoi6
    ◎ 潮州话:hai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四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蓋泰開去聲開口一等ɣɑighad/hay
    rén [ren]
    部首: 220
    笔画: 2
    五笔: WWW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
    四角: 80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 同本义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说文》

    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礼记·礼运》

    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列子·黄帝》

    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清· 洪亮吉《治平篇》

    (3) 又如:人王(人中之王);人满(人多);人寰(人世);人欲(人的嗜欲);人人言(人的评论);人色(人的正常面色);人头号令(用人头示众以示儆戒);人淘里(人群里)

    (4) 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智伯说,又令人请地于 魏。——《韩诽 子·十过》

    (5) 又如:人兵(兵马);猎人;主持人;盲人;工人;介绍人;行人;证人;法人;报人;强人;恩人

    (6) 人材;杰出人物 。如:人材(有才学、品貌好的人);人英(俊杰,英杰);人龙(比喻人中俊杰)

    (7) 指人手,干事的人 。如:人役(仆役;奴婢;差役,差人);人奴(家奴;奴仆);人匠(工匠;匠人)

    (8) 别人,他人

    与人罕言语。——明· 魏禧《大铁椎传》

    (9) 又如:人去不中留(本人坚决要离去,他人要留是留不住的);人皆下之(人家都瞧不起他);人物(别人的东西);人我(他人与我);人言(别人的评议)

    (10) 民,百姓

    吴广素爱人。——《史记·陈涉世家》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清· 林觉民《与妻书》

    (11) 又如:人帐(常人);人佚(民佚);人黎(平民,百姓);人听(即民听,指老百姓的视听);人上(众人之上);人宗(众人的楷模);人等(众人,许多人)

    (12) 智人 。如:北京人;蓝田人;弗洛里斯巴德人

    (13) 指成年人

    以一人生三计之。——清· 洪亮吉《治平篇》

    (14) 又如:人种(能传种接代的男人)

    (15) 人事,泛指人生所接触到的一切社会现象 。如:人遐世远(人情世事久远);人非物换(人和东西都不同于过去的了);人心浇薄(人情淡漠);人功(人事,指人情事故);人故(人事,人之所为);人术(谓处置人事的谋略);人瑞(人事方面的吉祥征兆);人籍(载有人事内容的典籍);人验(指可资验证的人事)

    (16) 尘世;人世 。如:人家(人间);人我相(佛教指没有真正解脱时的状况);人曹官(人间的官员);人道(佛教六道之一。犹人界);人代(人世);人宇(人间);人封(人间;尘世);人境(尘世)

    (17) 人的身体 。如:我今天人不舒服;他人在心不在

    (18) 指人情事理 。如:人功道理(人情事理);人意儿(人情)

    (19) 男女性交 。如:人道惧绝(丧失了性交能力);人道(指男女交合);人事(男女间情欲之事)

    (20) 伴侣

    上与神明为友,下与造化为人。——《淮南子》

    (21) 果仁。后作“仁”

    核者,人也。古曰核,今曰人。——《尔雅·释木》郝懿行义疏

    (22) 通“仁”。仁爱

    谓之好人。——《管子·侈靡》

    术礼义而情爱人。——《荀子·修身》

    故君子责人则以人,责己则以义。——《吕氏春秋·举难》

    代词

    (1) 每人 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

    人皆贺之。——《淮南子·人间训》

    (2) 又如:人人(每个人;所有的人);人不可貌相

    形容词

    人为,人造成的 。如:人厄(人为的困苦、灾难);人火(因人为过失造成的火灾);人均(人为的乐声);人患,人妖(人为的灾祸)

    英文翻译

    man; people; mankind; someone else

    方言集汇

    ◎ 粤语:jan4
    ◎ 客家话:[梅县腔] ngin2 [沙头角腔] gnin2 [客英字典] ngin2 [海陆丰腔] ngin2 [客语拼音字汇] ngin1 ngin2 [东莞腔] ngin2 [宝安腔] ngin2 [台湾四县腔] ngin2 [陆丰腔] gnin3
    ◎ 潮州话:nang5 (nâng) ring5 (jîng)[揭阳]rê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如鄰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njin/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