衮服
词语释义
衮服
(1) 天子穿的礼服。即卷龙衣
(2) 指三公
词语解释
即衮衣。
晋 陆机 《答贾谧》诗:“ 鲁公 戾止,衮服委蛇。”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汗衫所起》:“古者朝宴,衮服中有白纱中单,百官郊享服中有明衣。”《宋史·舆服志三》:“ 宋 初因 五代 之旧,天子之服有衮冕……衮服青色,日、月、星、山、龙、雉、虎蜼七章。”参见“ 衮衣 ”。
借指三公。
唐 白居易 《闻庾七左降因咏所怀》:“衮服相天下,儻来非我通。”
引证解释
⒈ 即衮衣。参见“衮衣”。
引晋陆机《答贾谧》诗:“鲁公戾止,衮服委蛇。”
宋孔平仲《孔氏谈苑·汗衫所起》:“古者朝宴,衮服中有白纱中单,百官郊享服中有明衣。”
《宋史·舆服志三》:“宋初因五代之旧,天子之服有衮冕……衮服青色,日、月、星、山、龙、雉、虎蜼七章。”
⒉ 借指三公。
引唐白居易《闻庾七左降因咏所怀》:“衮服相天下,儻来非我通。”
衮服的国语词典
古代的礼服,指龙服。
衮服的网络释义
衮服
衮服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衮为衮的俗字。形声。从衣,公声。本义:画龙于衣。也指古代帝王或三公(古代最高的官)穿的礼服)
(2) 同本义
(3) 中国古代天子祭祀时所穿的绣有龙的礼服
衮,天子享先王。卷龙绣于下常。幅一龙,蟠阿上乡(向)。——《说文》
王之吉服,享先王则衮冕。——《周礼·司服》。司农注:“衮衣,卷龙衣也。”
我觏之子,衮衣绣裳。——《诗·豳风·九罭》
(4) (罭(
)九罭:捕捉小鱼的细网)吾有布衣之心,子有衮冕之志,各从所好,不亦善乎?——《后汉书·孔僖传》
(5) (此处引申为登朝入仕)。又如:衮袍(天子的礼服);衮龙裘(绣有飞龙图案的裘皮礼服);衮衣(古代帝王及上公穿的绘有卷龙的礼服;借指帝王或上公);衮冕(衮衣和冕。古代帝王与上公的礼服和礼冠)
(6) 古代上公穿的礼服,绣有龙纹。龙首向下,与天子礼服有别。后世称三公为衮
服衮而朝。——《后汉书·张衡传》
(7) 指天子
弘纲既整,衮阙以补。——汉· 蔡邕《胡公碑》
(8) 又如:衮职(指君主的职位);衮阙(喻君主的过失)
(9) 指三公
七在卿校,殊位特进;五登衮职,弭难入宁。——《后汉书·僖賜传》
(10) (弭:止息;入,安定。)
(11) 又如:衮命(三公的职位);衮司(指三公的职位);衮华(借指三公的职位);衮职(古代指三公的职位;亦借指三公)
动词
(1) 赐以衮衣 。谓褒嘉。如:衮斧(衮钺。谓褒贬。古代赐衮衣以示嘉奖,给斧钺以示惩罚)
(2) 卷曲 。如:衮叠(卷曲折叠)
(3) 后多作“滚”。滚;滚动
大孩儿闹攘攘,小孩儿衮球嬉嬉。——宋·佚名《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un3 [客英字典] gwun3 [海陆丰腔] gun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
详细解释fú动词 (1) (会意。古文从舟,兼做声符。本义:舟两旁的夹木) (2) 服从,顺服 敌已服矣。——《吕氏春秋·论威》 以一服八。——《孟子·梁惠王上》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孟子·公孙丑上》 当舜之时,有苗不服。——《韩非子·五蠹》 授之政,西土服。——《墨子·尚贤》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论语·季氏》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汉· 贾谊《过秦论》 (3) 又如:服听(服从听命);服低(屈服;低头);服杀(折服;倾倒。杀: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服主(轻易服输的人);服属(顺从归属) (4) 佩服;信服;使信服 毛遂比至 楚,与十九人议论,十九人皆服。——《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服人如何?——《论衡·问孔》 (5) 又如:以理服人;心服(衷心信服);悦服(从心里佩服);服众(使众人心服);服善(佩服、顺从别人的长处);不服输 (6) 使用 诸侯御荼,大夫服笏。——《荀子·大略》 子弟犹归器,衣服裘衾车马,则必献其上,而后敢服用其次也。——《礼记·内则》 (7) 从事;致力 以德就利,以官服事。——《墨子·尚贤》 有事,弟子服其劳。——《论语》 肇牵车牛,运服贾。——《书·酒诰》 (8) 又如:服田(从事耕作,种田);服官(做官);服贾(从商,作买卖);服劳(服事效劳);服休(侍侯帝王宴息的近臣) (9) 饮用或吞服药物 即作汤二升,先服一升。——《三国志·方伎传》 众人…便知他有不足之症,因问:“常服何药?”——《红楼梦》。又如:服毒;服饵(服食丹药);服鸩(饮毒酒自杀);服食(服用饮食之物) (10) 担任;承当 若农服田力穑。——《书·盘庚上》 (11) 又如:服劳(服事效劳);服职(供职) (12) 招认,承认,肯定,认可 于是傅付许狱,考验首服。——《三国志·方伎传》 (13) 又如:服过(承认自己的过错);服辩(认罪供状);服词(承认罪责之词) (14) 穿着 朝服衣冠,窥镜。——《战国策·齐策》 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昨望见妇女犹服夹领小袖。——《资治通鉴》 (15) 又如:服卉(穿着用絺葛制的衣裳);服孝(带孝。穿孝服);服冕(穿着冕服) (16) 佩带 服太阿之剑。——秦· 李斯《谏逐客书》 (17) 又如:服玉(佩玉);服媚(喜爱佩带);服剑(随身佩带的宝剑) (18) 铭记,怀念 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之矣。——《中庸》 (19) 又如:服膺(铭记在心) (20) 任用 忠臣危殆,谗人服矣。——《荀子》 (21) 实行;施行 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战国策·燕策一》 (22) 又如:服行(施行,实行) (23) 执持 。如:服臧(持着脏物) (24) 得 明者固能察极,知人之所不能知,服人之所不能得。——马王堆 汉墓帛书《道原》 (25) 使习惯于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楚辞·屈原·九章·橘颂》 (26) 又如:不服水土 (27) 承受 。如:服更(承受;接受) (28) 遵从;遵守 。如:服习(遵循习尚);服善(遵行善道);服礼(遵行礼法);服度(遵守礼法) (29) 通“负”( )。负荷;驾驶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易·系辞下》 再鼓,服辇载粟而至。——《淮南子·人间》 (30) 又如:服牛乘马(役使牛马驾车);服辂,服舆(驾车);服驯(驾驭车马);服御(驾驶车马) (31) 通“覆”( )。遮盖,掩蔽道逢辇者,以其辇服其道。——《韩诗外传》 名词 (1) 衣服,服装 甘其食,美其服。——《老子》八十章 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輙羞赧弃去之。——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楚辞·屈原·涉江》 (2) 又如:工作服;服乘(指衣服车马);服养(衣服与食物);服御(指衣服、车马等器物)。又指丧服 会仲孺有服。(有服:有丧服在身。)——《史记·武安侯传》 (3) 事情 不学杂服,不能安礼。——《礼记·学记》 (4) 服丧 三年服阙。——《风俗通·十反》 服阙,服全椒长。——《后汉书·刘平传》 (5) 又如:服满(服阙。服丧期满);服制(服丧制度。按生者与死者关系的远近亲疏,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等);服除(服丧期满);服假(丧假) (6) 古代一车驾四马,居中的两匹叫“服” 两服上襄。(上襄:指马头昂举。)——《诗·郑风 》 (7) 通“箙”。盛箭之器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诗·小雅·采薇》 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服五十个,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荀子·议兵》 (8) 又如:服无矢(箭筒内无箭。形容实力不强大) (9) 通“鵩”。鸟名,又名山鴞,古以为不祥之鸟 单于之岁兮,四月孟夏,庚子日施兮,服集于舍。——《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0) 又 楚人命鴞曰服。 谊为 长沙傅三年,有服飞入 谊舍,止于坐隅。——《汉书·贾谊传》 (11) 姓 (12) 另见 fù名词 (1) 车厢 大车牝服二柯,有参分柯之二。——《考工记·车人》 凡服耜,斩季材,以时入之。——《周礼·山虞》 (2) 负载;负荷 车为服重致远,乘之则安,引之则利。——《墨子》 (3) ——用于称中药剂量。一剂称一服 定取金丹作几服,能令华表得千年。——北周· 庾信《燕歌行》 (4) 另见 英文翻译clothes; wear, dress
方言集汇◎ 粤语:fuk6
◎ 客家话:[东莞腔] fuk8 [沙头角腔] fuk8 [梅县腔] fuk8 [台湾四县腔] fuk8 [客英字典] fuk8 [陆丰腔] fuk7 [客语拼音字汇] fug6 [宝安腔] fuk8 [海陆丰腔] fuk8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入一屋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