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考

bǔ kǎo [bu kao]
繁体 補考
注音 ㄅㄨˇ ㄎㄠˇ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补考 bǔkǎo

(1) 因缺考或考试不及格而再考

补考历史
school make up

词语解释

  1. 因故未参加考试或考试不及格的人,另行考试。

    《清史稿·选举志六》:“嗣 湖广 总督 程矞采 等以军务未竣,疏请展限,令凯撤后再行补考。” 丁玲 《母亲》三:“于是她不得不又同 云卿 商量,决定在十月半赶回去,开学前赶来补考。”

  2. 补充考证。

引证解释

⒈ 因故未参加考试或考试不及格的人,另行考试。

《清史稿·选举志六》:“嗣湖广总督程矞采等以军务未竣,疏请展限,令凯撤后再行补考。”
丁玲《母亲》三:“于是她不得不又同云卿商量,决定在十月半赶回去,开学前赶来补考。”

⒉ 补充考证。

补考的国语词典

因故不能参加考试或考试未能及格,再另行择期补行考试,称为「补考」。

补考的网络释义

补考

  • 补考是各办学单位为考试不及格或因故未参加考试的学生而举行的考试。
  • 学生的学年成绩不论有几科不及格,均需进行补考。学生因病或其它特殊原因,未能参加考试者,准予补考。对考试违纪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后,可准予补考。补考一般安排在开学初两周内进行。试题的范围、难易程度和评分标准应与学年考试相同。
  • 补考造句

    作为一名大四的学生,即将迈入社会,如果这一门课程无法参加补考,将使我不能按期毕业,我想这会让我遗憾终生。
    这周补考保佑我及格吧"一看书就犯困谈何容易!
    如果生活是一张试卷,六十分就够了,但很多时候连六十分都得不了,还得补考。
    报名时驾校承诺补考不需要交纳补考费,结果又不认了,不交就不让参加考试。
    大学时年轻老师多,监考没意思,就看女生。一女生妖艳,全楼年轻老师都借故来看了一圈,可怜那女孩,纸条一个没拿出来,只好补考,又被老师参观一回。
    所谓大学:管理监狱化,素质流氓化,公开化,消费白领化,上课梦境化,逃课普遍化,寝室网吧化,补考专业化,学费贵族化,论文百度化!
    现实生活远非一场开卷考试,它是一场你永远都无法完全准备好并且你根本无法补考的考试。
    各大高校寒假开学后,忙坏了挂科的考生们,为了避免重修,补考的学生们早早就返校准备,不光是复习看书,还在网上拜起了“考神”,祈祷考试通过。
    我们言归于好的第三天,导员通知我补考。
    凌耀,老班跟我说,让我去你那里拿试卷,补考。
    苏老师的决定确实欠考虑,我想应该给这些同学一次补考的机会吧!
    当我到考场时马上乖乖坐好,不敢下位,就怕有什么麻烦事,这一次要是考砸了可不会给我补考的机会的。
    缓试考生只准许一次补考,其成绩按实得分数计算,补考、缓考安排在实际考试的最后一天进行。
    对了,周凡的老师方若涵想申请一下,看看周凡能不能补考。
    此前大学校园内罕有留级生的存在,是因为绝大多数学校实行“退学”制,即考试不及格,可以补考;累计四门考试补考仍不及格,就会被勒令退学。
    需要每个队至少带回来五个蟑螂品种,五个其他生物品种,完不成任务的,今年不够学分就要补考。
    招生文员与教练员对补考费的说法不一。
    大学十化:管理监狱化,素质流氓化,公开化,消费白领化,上课梦境化,逃课普遍化,女生恐龙化,男生痴呆化,恋爱闪电化,补考专业化!
    如果你缺考有可谅解的理由,我会另外提供书面或口试补考。
    嫌优等生心气太高,有两门补考的学生,也未必就肯碌碌无为,伏首贴耳。

    汉字详情

    [bu]
    部首: 525
    笔画: 7
    五笔: PUH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LY
    四角: 33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衣,甫声。本义:补衣服)

    (2) 同本义

    补,完衣也。——《说文》

    田赞衣补衣。——《吕氏春秋·顺说》

    补褐防寒岁。——唐· 白居易《村居卧病》

    (3) 又如:补衣;补袜;补衬(打补丁,衬里子);补衣(打过补丁的衣服)

    (4) 修补;整修破旧的东西

    牵萝补茅屋。——唐· 杜甫《佳人》

    (5) 又如:修桥补路;补天济世(修补天道,救济世人);补天(传说古代之时,苍天西北角有破缺之处,于是女娲氏炼石以补苍天,使无缺损;比喻挽回时运)

    (6) 补充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战国策·赵策》

    (7) 又如:填补(补足空缺或缺欠);弥补(把不足的部分填足)

    (8) 弥补

    维仲山甫补之。——《诗·大雅·烝民》

    必能裨补阙漏。——诸葛亮《出师表》

    稀豁之处,锄而补之。——《齐民要术·种谷》

    (9) 又如:补刖(弥补被刖的脚跟。比喻矫正缺失,使归真返朴);补拙(弥补愚钝);补苴(弥补缺漏)

    (10) 济助

    收孤寡,补贫穷。——《荀子·王制》

    (11) 又如:补益(裨补助益);补报(增补);补裨(增益补阙)

    (12) 补养;滋补

    静然可以补病。——《庄子·外物》

    (13) 又如:补理(滋补调理);补导(采补和导引。道家的养生术)

    (14) 官有缺位,选员补充 。如:补外(京官调外地就职);补官(补授官职)

    名词

    (1) 补子 。如:补服;补褂朝珠(补褂清朝官员的正式朝服,青色外褂;上绣方形图案,文官绣鸟,武官绣兽。朝珠,每圈108 颗,文官五品以上才准用)

    (2) 补品,促进身体健康的营养品 。如:大补

    (3) 春秋时地名 。在今河南省汜水县境

    英文翻译

    mend, patch, fix, repair, restore

    方言集汇

    ◎ 粤语:bou2

    宋本广韵

    kǎo [kao]
    部首: 418
    笔画: 6
    五笔: FTG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JKMVS
    四角: 440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老省,丂( kǎo)声。按甲骨文、金文均象偻背老人扶杖而行之状,与老同义。本义:老,年纪大)同本义

    考,老也。——《说文》

    富贵寿考。——《新唐书》

    (2) 又如:考寿(长寿);考终(考终年);考终年(享尽天年)

    名词

    (1) 去世的父亲

    父为考。——《尔雅》

    考妣延年。——《苍颉篇》

    有子考无咎。——《易·蛊》

    奔走事厥考厥长。——《书·酒诰》

    生曰父,死曰考。——《礼记·曲礼》

    考庙、王考庙、皇考庙、显考庙、祖考庙。——《礼记·祭法》

    五曰考终命。——《书·洪范》。按,考者,有子孙为后之称。

    朕皇考曰伯庸。——《楚辞·离骚》

    (2) 又如:考妣(父称考,母称妣,古为生前通称;今人则称死去的父母为考妣)

    动词

    (1) 假借为“攷”。敲,击

    子有钟鼓,弗鼓弗考。——《诗·唐风·山有枢》

    金石有声,不考不鸣。——《庄子·天地》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宋· 苏轼《石钟山记》

    (2) 又如:考击(敲打);考考(敲鼓的声音)

    (3) 假借为“拷”。拷打

    幽囚考掠,五毒参至。——《后汉书·戴就传》

    (4) 又如:考竟(鞭笞拷问;受拷问而死在监狱中);考死(拷问致死);考杀(拷问击杀)

    (5) 查核,考试

    略考其行事。——司马迁《报任安书》

    (6) 又如:考较(查核;核实);考语(考核官吏政绩的评语)

    (7) 审察,察考

    甚者且姓名不可考。——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争略》序

    (8) 又如:考据(根据);考正(根据文献资料核实证明);考慎(审慎考察);考寻(考察探求;研求);考道(研求应尊之道);考求(探索研求)

    (9) 完成;建成

    考仲子之宫。——《左传·隐公五年》

    (10) 又如:考落(建成;落成);考成(落成;建成)

    英文翻译

    examine, test; investigate

    方言集汇

    ◎ 粤语:haau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au3 [陆丰腔] kau3 [台湾四县腔] kau3 ko3 [客英字典] kau3 [海陆丰腔] kau3 ko3 [梅县腔] kau3 [东莞腔] kau3 [宝安腔] kau3 [客语拼音字汇] kau3
    ◎ 潮州话:k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浩上聲開口一等kʰɑukhaux/q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