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给

bǔ gěi,bǔ jǐ [bu gei,bu ji]
繁体 補給
注音 ㄅㄨˇ ㄐ一ˇ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 bǔ gěi ] :

给予补足。


[ bǔ jǐ ] :

(动)①补充、供给。②补充、供给的物资。


引证解释

⒈ 事后交付。

《清会典事例·户部·存留钱粮》:“嗣后楚省会试文武举人若干名,按人分派,全数垫给,不必先给十两,於试后补给。”

⒉ 军事上指补充、供给弹药和粮秣等。

补给的国语词典

供应、补充不足的东西,大多用于军事。

如:「此地物资缺乏,每半年才获得一次补给。」

补给的网络释义

补给

  • 含水层从外界获得水量的过程,称为地下水的补给。地下水的补给来源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凝结水、其他含水层的水和与人类活动有关的补给来源。另外还有水库渗漏水、灌溉回归水等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地下水补给,其中大气降水是最重要的补给源。
  • 补给造句

    乡亲们冒着生命危险给前方战士运送弹药和补给。
    爱情就像雨天里的一把火,你必须每时每刻保护它,补给它,照顾它,否则它就会熄灭。而一场美丽的邂逅有时是一个时间问题,必须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
    你好,可以服用,但过度补给反而对身体不利。建议多运动,多做引体向上运动。
    他们通常把囚犯关在劫持的船上,这些船中部分被用作补给船,进一步实施劫掠。
    现在就这么点,我知道肯定不够,要不,你什么时候来城里,到我们贵芝堂,我们再补给你钱,行吗?
    这被称为北方运输网络,他们已开始依靠其来补给巴基斯坦。这一网络运输的货物经过俄罗斯和中亚运往阿富汗。
    现代宠物不仅有琳琅满目的食物及营养补给品,而且许多宠物睡觉的地方比人的还舒适。
    他说,他们还将需要得到食品和柴禾的补给。
    沿运河一带运河水补给孔隙水,运河以南孔隙水与裂隙喀斯特水互为补排关系,而运河水与裂隙喀斯特水无直接水力联系。
    好吧,那么按照你说的我派出所有兵力一举全歼半人马,这下部落在贫瘠之地的水源和补给问题就完全解决了。
    简单而言,自三、四千年前以来,战争的本质始终没变,在到达战场之前左右胜负的是补给;到达之后,左右胜负的则是指挥运用的能力。
    十月下旬,俄罗斯计划使用联盟号助推器发射一枚商业火箭和另一艘进步号补给船。
    以漫灌法所进行的补给是将水成片地铺洒在地面上。
    在东门礁完成补给后,“抚仙湖”号的下一站,是南薰礁。
    南方需要大量的兵源和各种各样的补给,而现在他们想获得足够的补充以便能够打赢这场战争已经没有什么希望了。
    设固定绳索以方便反复地上升下降来适应高度与补给物资,他们一鼓作气爬上山顶并且平安回来,若是不能登顶就拆返。
    在此背景下,我们进行了东高地地区岩溶裂隙水补给途径的研究。
    骑兵旅集中打突击是势如雷霆,分散开来破袭对手的补给线也能得心应手,可防守时就多少用武之地了。
    你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创造不同,在我们的设计中使用再生资源,选用耐旱植物种类,运用渗透性铺装提高地下水补给,等等。
    防御军队应运用一切手段粉碎敌人的首次强攻,尽管采取迟滞的行动,力求国家命运免受危险,待敌人一部分兵力疲惫不堪、精疲力竭、或者由于要占领所侵占的省区,掩蔽要塞、防守驻地、保障作战线和补给站的安全等而形成分散时,再寻机与之决战。

    汉字详情

    [bu]
    部首: 525
    笔画: 7
    五笔: PUH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LY
    四角: 33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衣,甫声。本义:补衣服)

    (2) 同本义

    补,完衣也。——《说文》

    田赞衣补衣。——《吕氏春秋·顺说》

    补褐防寒岁。——唐· 白居易《村居卧病》

    (3) 又如:补衣;补袜;补衬(打补丁,衬里子);补衣(打过补丁的衣服)

    (4) 修补;整修破旧的东西

    牵萝补茅屋。——唐· 杜甫《佳人》

    (5) 又如:修桥补路;补天济世(修补天道,救济世人);补天(传说古代之时,苍天西北角有破缺之处,于是女娲氏炼石以补苍天,使无缺损;比喻挽回时运)

    (6) 补充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战国策·赵策》

    (7) 又如:填补(补足空缺或缺欠);弥补(把不足的部分填足)

    (8) 弥补

    维仲山甫补之。——《诗·大雅·烝民》

    必能裨补阙漏。——诸葛亮《出师表》

    稀豁之处,锄而补之。——《齐民要术·种谷》

    (9) 又如:补刖(弥补被刖的脚跟。比喻矫正缺失,使归真返朴);补拙(弥补愚钝);补苴(弥补缺漏)

    (10) 济助

    收孤寡,补贫穷。——《荀子·王制》

    (11) 又如:补益(裨补助益);补报(增补);补裨(增益补阙)

    (12) 补养;滋补

    静然可以补病。——《庄子·外物》

    (13) 又如:补理(滋补调理);补导(采补和导引。道家的养生术)

    (14) 官有缺位,选员补充 。如:补外(京官调外地就职);补官(补授官职)

    名词

    (1) 补子 。如:补服;补褂朝珠(补褂清朝官员的正式朝服,青色外褂;上绣方形图案,文官绣鸟,武官绣兽。朝珠,每圈108 颗,文官五品以上才准用)

    (2) 补品,促进身体健康的营养品 。如:大补

    (3) 春秋时地名 。在今河南省汜水县境

    英文翻译

    mend, patch, fix, repair, restore

    方言集汇

    ◎ 粤语:bou2

    宋本广韵

    gěi,jǐ [gei,ji]
    部首: 332
    笔画: 9
    五笔: XWGK
    五行:
    仓颉: VMOMR
    四角: 28161

    详细解释

    gěi

    动词

    (1) 使对方得到或遭受到 。如:给他一张票;我给他字典;给我一片面包;给脸(给面子;给以礼遇);给个炭篓鬼戴(抹黑;使人难堪)

    (2) 让;使;叫 。如:给我看看;别叫风给刮散了

    介词

    (1) 表示对象、目的,相当于“为”、“替” 。如:为给人类带来利益而工作;给饥饿者所需要的食物;寄给我的信

    给伤员包扎

    (2) 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或表示被动语态,相当于“被” 。如:机器给弄坏了;屋子里给弄得乱七八糟

    (3) 表示方向,相当于“朝”、“对”、“向” 。如:给这儿灌水;给他送礼;给老师行礼;给他使了个眼色

    助词

    (1)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用以加强语气 。如:保不住给忘了;风把门给吹开了;您给找个人

    碗给打碎了;裤腿都叫露水给湿透了

    (2) 另见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合声。本义:衣食丰足;充裕)

    (2) 同本义

    给,相足也。——《说文》

    事之供给。——《国语·周语》

    岁岁广开,百姓充给。——《齐民要术·序》

    则日不足,力不给。——《韩非子·有度》

    要曰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史记·太史公自序》

    (3) 又如:给富(丰足富裕);给足(丰足)

    (4) 口齿伶利

    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论语》

    (5) 又如:给口(口才敏捷);给捷(敏捷)

    动词

    (1) 充足的供给,以物质给予对方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史记·高祖本纪》

    给贡职郡县。(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给,供。)——《战国策·燕策》

    给其食用。——《战国策·齐策四》

    请铸铜记给之。——《宋史·职官志》

    艺蔬自给。——清· 张廷玉《明史》

    给军民赏月钱。——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补给;配给;自给自足;给使(供人差使);给与(授物与人)

    (3) 授与,交付

    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吕氏春秋》

    副词

    (1) 速,捷

    富必给贫,壮必给老。——《邓析子》

    (2) 另见 gěi

    英文翻译

    give; by, for

    方言集汇

    ◎ 粤语:kap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