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补益
(1) 益处
词语解释
裨补助益。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且 甲 , 齐 贫人,急乃为宦者,入事 汉 ,无补益,乃欲乱吾王家!”《隋书·天文志上》:“ 光武 时,则有 苏伯况 、 郎雅光 ,并能参伍天文,发扬善道,补益当时,监垂来世。”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序》:“既不能因时奋身,遇事发愤,有所建明,以为补益;又不能依阿取容,以徇世俗。” 邹韬奋 《萍踪寄语》二:“这不是前人的经验毫无补益于后来人,当然,它有很重大的帮助,但却只能供作参考。”
犹补充。
《东周列国志》第五八回:“ 苗賁皇 曰:‘蒐閲车乘,补益士卒,秣马厉兵,修阵固列,鷄鸣饱食,决一死战,何畏乎 楚 ?’”
引证解释
⒈ 裨补助益。
引《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且甲,齐贫人,急乃为宦者,入事汉,无补益,乃欲乱吾王家!”
《隋书·天文志上》:“光武时,则有苏伯况、郎雅光,并能参伍天文,发扬善道,补益当时,监垂来世。”
宋欧阳修《<归田录>序》:“既不能因时奋身,遇事发愤,有所建明,以为补益;又不能依阿取容,以徇世俗。”
邹韬奋《萍踪寄语》二:“这不是前人的经验毫无补益于后来人,当然,它有很重大的帮助,但却只能供作参考。”
⒉ 犹补充。
引《东周列国志》第五八回:“苗賁皇曰:‘蒐閲车乘,补益士卒,秣马厉兵,修阵固列,鷄鸣饱食,决一死战,何畏乎楚 ?’”
补益的国语词典
助益。
补益的网络释义
补益
近义词
反义词
补益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衣,甫声。本义:补衣服)
(2) 同本义
补,完衣也。——《说文》
田赞衣补衣。——《吕氏春秋·顺说》
补褐防寒岁。——唐· 白居易《村居卧病》
(3) 又如:补衣;补袜;补衬(打补丁,衬里子);补衣(打过补丁的衣服)
(4) 修补;整修破旧的东西
牵萝补茅屋。——唐· 杜甫《佳人》
(5) 又如:修桥补路;补天济世(修补天道,救济世人);补天(传说古代之时,苍天西北角有破缺之处,于是女娲氏炼石以补苍天,使无缺损;比喻挽回时运)
(6) 补充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战国策·赵策》
(7) 又如:填补(补足空缺或缺欠);弥补(把不足的部分填足)
(8) 弥补
维仲山甫补之。——《诗·大雅·烝民》
必能裨补阙漏。——诸葛亮《出师表》
稀豁之处,锄而补之。——《齐民要术·种谷》
(9) 又如:补刖(弥补被刖的脚跟。比喻矫正缺失,使归真返朴);补拙(弥补愚钝);补苴(弥补缺漏)
(10) 济助
收孤寡,补贫穷。——《荀子·王制》
(11) 又如:补益(裨补助益);补报(增补);补裨(增益补阙)
(12) 补养;滋补
静然可以补病。——《庄子·外物》
(13) 又如:补理(滋补调理);补导(采补和导引。道家的养生术)
(14) 官有缺位,选员补充 。如:补外(京官调外地就职);补官(补授官职)
名词
(1) 补子 。如:补服;补褂朝珠(补褂清朝官员的正式朝服,青色外褂;上绣方形图案,文官绣鸟,武官绣兽。朝珠,每圈108 颗,文官五品以上才准用)
(2) 补品,促进身体健康的营养品 。如:大补
(3) 春秋时地名 。在今河南省汜水县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