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衣,甫声。本义:补衣服)
(2) 同本义
补,完衣也。——《说文》
田赞衣补衣。——《吕氏春秋·顺说》
补褐防寒岁。——唐· 白居易《村居卧病》
(3) 又如:补衣;补袜;补衬(打补丁,衬里子);补衣(打过补丁的衣服)
(4) 修补;整修破旧的东西
牵萝补茅屋。——唐· 杜甫《佳人》
(5) 又如:修桥补路;补天济世(修补天道,救济世人);补天(传说古代之时,苍天西北角有破缺之处,于是女娲氏炼石以补苍天,使无缺损;比喻挽回时运)
(6) 补充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战国策·赵策》
(7) 又如:填补(补足空缺或缺欠);弥补(把不足的部分填足)
(8) 弥补
维仲山甫补之。——《诗·大雅·烝民》
必能裨补阙漏。——诸葛亮《出师表》
稀豁之处,锄而补之。——《齐民要术·种谷》
(9) 又如:补刖(弥补被刖的脚跟。比喻矫正缺失,使归真返朴);补拙(弥补愚钝);补苴(弥补缺漏)
(10) 济助
收孤寡,补贫穷。——《荀子·王制》
(11) 又如:补益(裨补助益);补报(增补);补裨(增益补阙)
(12) 补养;滋补
静然可以补病。——《庄子·外物》
(13) 又如:补理(滋补调理);补导(采补和导引。道家的养生术)
(14) 官有缺位,选员补充 。如:补外(京官调外地就职);补官(补授官职)
名词
(1) 补子 。如:补服;补褂朝珠(补褂清朝官员的正式朝服,青色外褂;上绣方形图案,文官绣鸟,武官绣兽。朝珠,每圈108 颗,文官五品以上才准用)
(2) 补品,促进身体健康的营养品 。如:大补
(3) 春秋时地名 。在今河南省汜水县境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字本作“獘”,从犬,敝声。从犬,表示被狗扑倒或遭狗咬而倒下。讹变为“弊”。本义:仆,向前倒下)
(2) 同“毙”。仆;向前倒下
獘,?顿仆也。——《说文》
射之獘一人。——《礼记·檀弓》
质明,弊旗,诛后至者。——《周礼·大司马》
(3) 倒毙;死亡。同“毙”
以弊于鄢。——《国语·楚语》
(4) 又如:弊仆(倒毙)
(5) 通“蔽”。遮盖,遮挡
八曰官计以弊邦治。——《周礼·大宰》
凡庶民之狱讼以邦成弊之。——《周礼·司寇》
见知不悖于前,赏罚不弊于后。——《韩非子·难一》
(6) 判决,决定
弊御于诸侯。——《史记·范蔡传》。索隐:“断也。”
(7) 又如:弊狱(判罪);弊谋(决策)
名词
(1) 弊病,弊害
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皆指目(指责)朝政之弊。——《旧唐书·黄巢传》
(2) 又如:弊孔(产生弊害的漏洞);弊象(弊病的迹象);弊绝风清(形容社会风气特别好,贪污舞弊等坏事完全灭绝)
(3) 欺诈的行为 。如:作弊;营私舞弊;弊幸(舞弊,侥幸;阴谋)
形容词
(1) 坏,低劣
变更天下之弊法。——宋· 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
(2) 又如:弊事(恶事);弊人(卑鄙的人)
(3) 衰落,疲惫
今三分天下,益州疲弊。—— 诸葛亮《出师表》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汉· 贾谊《过秦论》
(4) 又如:弊世(衰世);弊民(疲惫之民)
(5) 通“敝”。破旧,破损
及期而往,告之曰:帝许我罚有罪矣,弊于韩。——《左传·僖公十年》
岁时更续共其弊车。——《周礼·巾车》
舌弊口,犹将无益也。——《荀子·正论》
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宋· 苏轼《教战守》
(6) 又如:弊席(破旧的草席);弊帚千金(家有破旧的扫帚,犹自以价值千金。比喻各人珍惜自己的器物,或比喻人无自知之明)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i5 [海陆丰腔] bi5 [梅县腔] bi5 [东莞腔] bi5 [客语拼音字汇] bi4 [台湾四县腔] bi5 [宝安腔] bi5
◎ 潮州话:bi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獘 | 毗祭 | 並 | 祭A開 | 去聲 | 霽 | 開口三等 | 祭A | 蟹 | bjed/biey | bʰĭɛ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