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体
词语释义
补体是一种血清蛋白质,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及组织液中,不耐热,活化后具有酶活性、可介导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可被抗原-抗体复合物或微生物所激活,导致病原微生物裂解或被吞噬。可通过三条既独立又交叉的途径被激活,即经典途径、旁路途径和凝集素途径。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血清中能协助抗体杀灭病菌的化学物质。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MTT法分析小鼠NIH3T3细胞对人天然抗体和补体介导的细胞裂解作用的敏感性。
2、本文实验结果表明,北芪能增强老龄鼠及氢化可的松致免疲功能低下模型鼠的免疫功能,提高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补体水平、CMSC活性,使老龄鼠免疫器官和组织超微结构恢复正常。
3、由于机能方面的研究,使得这种局部补体合成的重要性变得更加明了。
4、由于每个抗体分子可以激活几百个补体分子,这样可以使抗原抗体反应得到充分的作用。
5、两种最为有效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是细菌产物和补体系统片断。
6、直接免疫荧光检查未见纤维蛋白、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存在风团内。
7、除了在宿主防御中起到关键作用之外,补体激活还在许多病理情况下引起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
8、目的探讨脂代谢紊乱对补体表达及其活化的影响。
9、虽然对补体成分和免疫复合物的免疫组化分析是阴性的,纤维蛋白原是阳性的。
10、通过增加辅助性T细胞的功能能够刺激抗体生成,活化补体。
11、巧合的是,银屑病论文提到近期一项研究将SLE与补体蛋白C4基因拷贝数低联系起来。
12、补体系统干预了炎症过程的数条途径。
13、基于补体介导的溶血原理,建立了测定血型物质含量的溶血抑制试验。
14、然而,补体在移植静脉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确切机制尚未明确。
15、未经处理的血清含有一组蛋白质,共11种,称为补体。
16、此外生长激素可活化替代性补体活性并增加血清溶菌?浓度,具有增强鱼类免疫力之效应。
17、作者测定了60例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补体抑制免疫复合物沉淀和溶解免疫复合的能力(ICPIC,CMSC)。
18、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分析了增厚的移植静脉切片上的补体表达情况。
19、它能促进淋球菌入侵宿主细胞,调控细胞凋亡,影响补体激活途径,充当免疫佐剂。
20、利用从患者体内分离的特异性免疫复合物(IC)和人工特异性IC对72例结核病患者补体介导的免疫复合物溶解能力(CMSC)进行了研究。
21、因此如何抑制补体激活,阻断其扩大的级联反应成为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突破口。
22、许多研究结果说明:补体系统激活在急性胰腺炎的病程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参与了机体的炎症反应进程。
23、本文重点对凝集反应、沉淀反应、补体参与的反应和标记抗体技术在布病诊断上应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24、研究显示,局部合成的补体不仅有助于形成全身补体池,而且还影响局部组织损伤以及递呈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
25、目的观察有氧健身操运动对女大学生血清中总补体活性的影响,为开展健身操运动提供实验依据。
26、补体C3含量测定的方法简便,结果明确,可推荐作为生物材料的免疫学评价方法之一。
27、此外,补体还可通过破坏血脑屏障,参与脑出血后早期和迟发性脑水肿的形成。
28、补体是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9、补体溶菌试验方法与常规分离培养法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补体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衣,甫声。本义:补衣服)
(2) 同本义
补,完衣也。——《说文》
田赞衣补衣。——《吕氏春秋·顺说》
补褐防寒岁。——唐· 白居易《村居卧病》
(3) 又如:补衣;补袜;补衬(打补丁,衬里子);补衣(打过补丁的衣服)
(4) 修补;整修破旧的东西
牵萝补茅屋。——唐· 杜甫《佳人》
(5) 又如:修桥补路;补天济世(修补天道,救济世人);补天(传说古代之时,苍天西北角有破缺之处,于是女娲氏炼石以补苍天,使无缺损;比喻挽回时运)
(6) 补充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战国策·赵策》
(7) 又如:填补(补足空缺或缺欠);弥补(把不足的部分填足)
(8) 弥补
维仲山甫补之。——《诗·大雅·烝民》
必能裨补阙漏。——诸葛亮《出师表》
稀豁之处,锄而补之。——《齐民要术·种谷》
(9) 又如:补刖(弥补被刖的脚跟。比喻矫正缺失,使归真返朴);补拙(弥补愚钝);补苴(弥补缺漏)
(10) 济助
收孤寡,补贫穷。——《荀子·王制》
(11) 又如:补益(裨补助益);补报(增补);补裨(增益补阙)
(12) 补养;滋补
静然可以补病。——《庄子·外物》
(13) 又如:补理(滋补调理);补导(采补和导引。道家的养生术)
(14) 官有缺位,选员补充 。如:补外(京官调外地就职);补官(补授官职)
名词
(1) 补子 。如:补服;补褂朝珠(补褂清朝官员的正式朝服,青色外褂;上绣方形图案,文官绣鸟,武官绣兽。朝珠,每圈108 颗,文官五品以上才准用)
(2) 补品,促进身体健康的营养品 。如:大补
(3) 春秋时地名 。在今河南省汜水县境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tī
(2) 另见
tǐ
名词
(1) (体,会意。从人,从本。古代“体、軆”是两个字,“体”是“劣”,又指粗笨。身体本字是“軆”,形声。从骨,豊(
)声。今简化为“体”。本义:身体)(2) 同本义
体,总十二属之名也。——《说文》。按,十二属者:顶、面、颐,首属三;肩、脊、臀,身属三;肱、臂、手,手属三;股、胫、足,足属三也。
体,身也。——《广雅》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
居五日,桓侯体痛。——《韩非子·喻老》
体有不快。——《后汉书·华佗传》
伤乎体。——《韩非子·五蠹》
口体之奉。——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体态轻盈(形容女子婀娜多姿);上体;下体;体高五尺;体大身强;肉体(人的身体,区别于“精神”);体骸(躯壳;尸骸);体候(身体状况);体素(敬词。玉体);体段(身段)
(4) 手脚、四肢
轻暖不足于体。——《孟子·梁惠王上》
犹其有四体也。谓二手二足。——《孟子》
(5) 又如:四体(人的四肢);五体投地
(6) 形体 ;体态
可怜体无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7) 又如:体段(样子;身分);体相(形体相貌);长方体;立方体;几何体;正方体;角柱体;圆柱体;刚体;磁体;黑体;发光体;导体;晶体
(8) 牲体
辨体名肉物。——《周礼·内飨》。按,牲体有七脊也,左右肋也,左右肱也,左右股也,所谓全軆也。
(9) 又如:体解(古代祭祀时将牲体切割成二十一块);体节(带骨的大块牛羊肉)
(10) 事物的主要部分
以天演为体。——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11) 又如:体用(事物的本体与作用);体物(体现于万事万物之中);体例(制度的纲领和细则);体要(大体与纲要)
(12) 实体
天之与地,皆体也。——王充《论衡》
(13) 规格;法式
直求输赤诚,所望大体全。——唐· 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14) 又如:体式(法式,格式);体法(指书法的格局法式);体段(体格、结构);体气(诗文的气质格调;人品性格);体统(规矩,制度;诗文或著作中的体裁和条理)
(15) 占卜时的兆象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诗·卫风·氓》
(16) 又如;体象(象征)
(17) 本性,本质 。
(18) 如:体识(禀性和器识);体器(禀性和器度);体履(禀性和行为)
(19) 准则
平居妄自尊大而临事不知体,此俗人也。——宋· 陈善《扪虱新话》
(20) 文体 。
(21) 如:古体诗;近体诗;散体;骈体
(22) 体制
自汉至 魏,四百余年,辞人才子,文体三变。—— 沈约《谢灵运传论》
(23) 又如:政体;国体
(24) 动词的一套屈折形式、表示动作的性质或关于该动作的开始、持续、完成或重复等方面的情况,但不涉及该动作发生的时间——最初用于斯拉夫语言,后来用于其他语言 。
(25) 如:完成体;进行体
(26) 文字的书写形式 。
(27) 如:草体;楷体;宋体;字体;印刷体
(28) 立体
后见为体。——蔡元培《图画》
体面互见。
舍体而取面。
体之感觉。
动词
(1) 亲身经验;体察
汝体吾此心。——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体物(描绘事物);体信(守信;信服);体行(躬亲践行);体认(体察认识);体测(体察忖测)
(3)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 。
(4) 如:体国(关心国家);体悉(体谅了解)
(5) 划分,分解
体其犬豕牛羊。——《礼记》
(6) 又如:体解(分解牲畜的肢体;古代酷刑之一;肢体解离);体国经野(区画都城,丈量土地;泛指治理国家)
(7) 成形
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诗·大雅·行苇》
(8) 表现;体现
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易·系辞上》
(9) 效法
帝者体太一。——《淮南子》
(10) 相承;继承
正体于上,又乃将所传重也。——《仪礼》
(11) 生长
体物而不可遗。——《礼记》
(12) 包含;容纳
君子体人,足以长人。——《易·乾》
(13) 通“履”。体验;实行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诗·卫风·氓》。《释文》云:韩诗作履。履,幸也。
能戴大圆者,体平大方。——《管子·心术下》
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荀子·修身》
笃志而体,君子也。
(14) 又如:体乾(履行天命)
(15)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ti2 旧读:toi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獖 | 蒲本 | 並 | 魂 | 上聲 | 阮 | 合口一等 | 臻 | 魂 | bʰuən | buonx/buo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