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门扇

jiē mén shàn [ jie men shan]
繁体 街門扇
注音 ㄐ一ㄝ ㄇㄣˊ ㄕㄢˋ

词语释义

方言。街门。

词语解释

  1. 方言。街门。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四章:“听得邻居的街门扇一响,他的头脑立刻清醒起来,眼皮立刻灵活了。”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九章:“他去拍 姚士杰 的黑漆街门扇,把手都拍痛了。”

引证解释

⒈ 方言。街门。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四章:“听得邻居的街门扇一响,他的头脑立刻清醒起来,眼皮立刻灵活了。”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九章:“他去拍姚士杰的黑漆街门扇,把手都拍痛了。”

汉字详情

jiē [jie]
部首: 617
笔画: 12
五笔: TFFH
五行:
仓颉: HOGGN
四角: 2122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行,圭声。“街”,小篆象纵横相交的十字路。本义:四路相通的大道)

(2) 城市的大道,两边有房屋的、比较宽阔的道路,通常指开设商店的区段

街,四通道也。——《说文》

街,交道也。——《三苍》

街衢相经。——张衡《西京赋》

殷之法,刑弃灰于街者。——《韩非子·内储说上》

街谈巷议。——张衡《西京赋》

适通渠公之街。——《庄子·徐无鬼》

六多所以街天地也。——《管子·五行志》。注:“街犹阴阳多也。”

(3) 又如:大街小巷;街市(街巷;市井);街鼓(街上报更的鼓);街基(街直。台阶);街道厅(清代管理京城道路、沟渠的衙门);街官(街使。负责巡察市街的官员);街卒(古时负责清扫道路的人)

(4) 市集

公孙枝徙,自敷于街。——《吕氏春秋·不苟》

(5) 又如:街店(街市上的店铺);街面上(市面);街景(街市的景象);街肆(街市店铺);街滑子(街溜子。方言。指游荡街衢、不务正业的奸滑之徒);街镇(市镇)

(6) 径路

请言气街。胸气有街,腹气有街…——《灵枢经》

此肾之街也。——《素问·热穴论》

英文翻译

street, road, thoroughfare

方言集汇

◎ 粤语:gaai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ai1 [东莞腔] gai1 [海陆丰腔] gai1 [陆丰腔] gai1 [台湾四县腔] kie1 gai1 [宝安腔] gai1 [客英字典] gai1 kiai1 ge1 [梅县腔] ke.1 gai1 giai1 [客语拼音字汇] gai1 gai1 giai1 gie1 gie1
◎ 潮州话:go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三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膎佳開平聲開口二等kaikre/kae
mén [men]
部首: 321
笔画: 3
五笔: UYHN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LIS
四角: 370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形。“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双扇门,门)

(2) 同本义 。房屋垣墙等建筑物,在出入通口处所设可开关转动的装置。古代门与户有别,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区域曰门

門,闻也。从二户相对,象形。按,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宅区域曰门。

五祀,门以闭藏自固也。——《白虎通》

门常闭。——《墨子·号令》

门虽设而常关。——陶渊明《归去来辞》

(3) 又如:门阑(门帘;门框);门钉(大门上的圆头装饰物);门楔(门榄两端靠门框竖立的短木);门吊儿(门上的搭钩);门坎(门槛)

(4) 房屋、围墙、车船等的出入口

门,人所出入也。——《玉篇》

王城十二门。——《周礼·司门》注

出自北门。——《诗·邶风·北门》

王使甲坐于道及其门。——《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洞门甚隘。——《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

君竟日不出门。(竟:终)——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门籍(古时写有朝臣姓名年纪等,凭以出入宫门的门证);门不停宾(宾来即见,不须等候。言主人能礼贤下士);门状(家有丧事,将死者生卒年月及殡葬日期,书写于素纸之上,贴在门首,俗称为门状)

(6) 稽查、征税的关卡 。如:门征(边境关卡征的税,即关税)

(7) 门前,门口

掌扫门庭。——《周礼·天官》

(8) 又如:门墉(门口墙边);门台(门口的台阶);门堂(门侧的堂室。也指家);门戟(门前所列之戟);门塾(闾门两侧的厅堂。古代乡里多于此设立家塾以教化民众)

(9) 水路、陆路必经的出入口 。如:玉门、雁门、虎门、江门等

(10)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

灶门老婢。——欧阳修《与尹师鲁书》

(11) 又如:门旗(在阵前对称竖立的两面大旗,即指阵门);电门;阀门;闸门

(12) 门径;诀窍

事君而不二兮,迷不知宠之门。——《楚辞·九章》

(13) 又如:窍门(能解决困难问题的好方法);这件事有门了

(14) 家;家族

汝勿妄语,灭吾门也。——《三国志·先主传》

至蔺相如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还兄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可怜光采生门户。——白居易《长恨歌》

(15) 又如:门闾(指家门);门中(指家族中;称族中已亡者);门功(祖先世代的功劳);门地(家世地位。即门第);门庇(先人的庇荫);门法(家法)

(16) 学术思想或宗教的派别

孔门之徒。——《论衡·问孔》

(17) 又如:佛门;教门;门徒

(18) 类别 。如:分门别类

(19) 动物界的通常最基本部分之一 。如:节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

(20) 传统指跟师傅有关的人 。如:门僧(门下僧人);门下人(门客);门生故吏(学生和老部下);门人(弟子,门生)

(21) 指旧社会封建迷信组织的帮派 。如:清门;洪门;会道门

动词

(1) 守门

宋师败绩,公伤股, 门官歼焉。——《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2) 如:门敬(送给看门人的财物);门皂(旧时衙门口值守的差役);门公(守门的老头);宅门(深宅大院的大门);门正(掌管城门关闭及出入的人);门吏(守门的小官员)

(3) 攻门

偪阳人启门,诸侯之士门焉。——《左传·襄公十年》

量词

(1) 用于炮。如:一门炮

(2) 用于功课、技术等。如:三门功课;两门技术

英文翻译

gate, door, entrance, opening

方言集汇

◎ 粤语:mun4

宋本广韵

shàn,shān [shan]
部首: 413
笔画: 10
五笔: YNND
五行:
仓颉: HSSMM
四角: 30227

详细解释

shān

动词

(1) 摇扇

吹,扇助也。——《方言十二》

艳妻扇方处。——《诗·小雅·十月之交》。毛本作煽。

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西游记》

(2) 又如:扇风(摇扇以生风);扇暍(传说周武王曾替中暑人扇风取凉);扇枕温衾(对父母老人极尽孝道之意)

(3) 以掌批面 。如:扇耳光;扇了几巴掌

(4) 施展

宋官御史,坐行赇免,居林下,大扇威虐。——《聊斋志异》

动词

(1) 煽动、鼓动

奸谄颇相扇构。——《晋书·谢安传》

(2) 又如:扇构(煽动众人借机迫害);扇诱(煽惑引诱);扇惑(煽动蛊惑);扇聚(煽动纠合)

(3) 振翼欲飞 。如:扇动(指鸟禽飞虫鼓翅);扇翅(振翅)

(4) 起,吹 。如:扇风(起风,鼓风)

(5) 宣扬;传播 。如:扇扬(宣扬,张扬);扇和(宣扬附和)

(6) 遮蔽 。如:叶死不扇(树叶枯死,不会遮阴)

(7) 泛指兴起、发生

云雷方扇,鞠义旅以勤王。——《梁书》

(8) 扑打

忽有皂雕,飞起直来台上扇妲己。——《武王伐纣平话》

形容词

(1) 炽盛。通“煽”

阎妻骄扇,日以不臧。——《汉书·谷永传》

逮乎江左,此道弥扇。——《梁书·谢举传论》

暨乎暮年,此风愈扇。——《北史》

(2) 另见 shàn

shàn

名词

(1) (会意。从户从翅省。户,单扇门;从翅,像鸟的翅膀,可以张合。本义:门扇)

(2) 同本义

扇,扉也。门两旁如羽翼也。——《说文》

乃修阖扇。——《礼记·月令》。注:“用竹葦曰扇。”

(3) 又如:扇板(门板);扇扉(门扇);窗扇;隔扇;火狐皮帽的耳扇

(4) 扇子

箑,自关而西谓之扇。——《方言五》。按,即菨也。

盖以杨门之扇。——《吕氏春秋》。注:“屏也。”

有蒲葵扇五万。——《晋书·谢安传》

(5) 又如:芭蕉扇;羽毛扇;蒲扇;电扇;扇市(以出售扇子等夏季用品为主的市集);扇拂(拂除灰尘的扇子);扇坠(悬于扇柄的饰物);扇月(圆月。以其如团扇,故称)

(6) 古代仪仗中障尘蔽日的用具,也叫“障扇”或“掌扇” 。如:扇莨( -làng)(古仪仗中伞的曲盖);扇伞(仪仗所用的长柄掌扇和伞盖)

(7) 毛巾、盖头之类织品

候扇举而清叫,野闻声而应媒。——《文选·潘岳·射雉赋》

量词

(1) 用于门、窗等扁形器物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一扇门;两扇窗

动词

(1) 遮蔽

榆性扇地,其阴下五谷不生。——贾思勰《齐民要术》

(2) 用同“骟”。割去马的睾丸或卵巢 。如:扇马(阉割过的马)

(3) 另见 shān

英文翻译

fan; door panel

方言集汇

◎ 粤语:sin3
◎ 客家话:[梅县腔] shan5 [东莞腔] sen5 [客英字典] shen5 [宝安腔] sen5 [客语拼音字汇] san4 xian4 [沙头角腔] sien5 [海陆丰腔] shan5 [陆丰腔] shan5 [台湾四县腔] san5
◎ 潮州话:sin3(sìⁿ) , siang3(siàng) [潮州]siêng3(siè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式連仙A開平聲開口三等仙Aɕĭɛnsj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