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袍玉带

mǎng páo yù dài [ mang pao yu dai]
繁体 蟒袍玉帶
注音 ㄇㄤˇ ㄆㄠˊ ㄩˋ ㄉㄞ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绣有蟒蛇的长袍,饰有玉石的腰带。指官服,也指传统戏曲中帝王将相的服装。亦作“蟒衣玉带”。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23回:“帝从之,即命该部给蟒袍玉带,图书玺绶,诰命彩段。”

成语用法

蟒袍玉带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蟒袍玉带的网络释义

蟒袍玉带

  • 绣有蟒蛇的长袍,饰有玉石的腰带。指官服,也指传统戏曲中帝王将相的服装。亦作“蟒衣玉带”。明朝开国之初便已规定为革带,带上缀有带銙,即按官员品级的不同分别用玉、金、银、铜、乌角等不同材料制作的装饰板。这样的革带也就分别称之为玉带、金带、银带等等,其中以玉带最为尊贵,一品以上官员才能使用。(概述配图为明馆阁体创始人沈度)
  • 蟒袍玉带造句

    此刻,苏府门口早已站着一群人迎接她们,当先一人是一名中年男子,蟒袍玉带,身形魁梧,正是武宗府府宗苏仪征。
    兽人王是狮人,坐在那里看不出他的身高,但肯定要比我高大,大概和父亲的年龄差不多,他雄壮的身躯上穿着蟒袍玉带,头上戴着金光闪闪的王冠。
    身上蟒袍玉带,带着一丝威严之气走了进来。
    登朝献俘于圣主,旨诏命碎剐献贼,以祭先明帝,慰其升天之灵,然后大封功臣仕官,赐爵蟒袍玉带,所有殉难死节者,俱受追封旌表。
    黑云之上,一身蟒袍玉带,头长犄角,一脸邪俊的男子赫然是妖界北海王者——北海蛟龙!“打破结界,攻入魔王岭!”。
    城主府密室里,一个身穿蟒袍玉带头戴七星冠的男子虎踞龙盘在座位上。

    汉字详情

    mǎng,měng [mang,meng]
    部首: 603
    笔画: 16
    五笔: JADA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LITIT
    四角: 54148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虫,莽声。本义:巨蛇)

    (2) 同本义 。如:蟒蛇(又称蚺蛇。一种无毒的大蛇。体长可达一丈以上,头部长,口大,舌的尖端有分叉,背部黄褐色,有暗色斑点,腹部白色,多产于热带近水的森林里,捕食小禽兽。肉可食,皮可制物);蟒袍(清时皇帝、皇太子有龙袍,其下如皇子、亲王以及一品官至七品官,皆有蟒袍)

    (3) 蟒袍的简称

    上面正居中,悬着荣、 宁二祖遗像,皆是披蟒腰玉。——《红楼梦》

    (4) 又如:蟒绣(又叫蟒衫,蟒服,蟒衣,即蟒袍;明、清时皇子、亲王、一品至七品官所穿,衣上用金线绣蟒,形状像龙,四爪。蟒数自八至五,按等级区别)

    英文翻译

    python, boa constrictor

    方言集汇

    ◎ 粤语:mong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mang3 [客英字典] mang3 [海陆丰腔] mang3 [客语拼音字汇] mong3 [宝安腔] mong3 [梅县腔] mang3 [陆丰腔] ma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七蕩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模朗唐開上聲開口一等mangx/mankmɑŋ
    páo [pao]
    部首: 525
    笔画: 10
    五笔: PUQN
    五行:
    仓颉: LPRU
    四角: 37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有夹层、中着棉絮的长衣

    衣敝縕袍。——《论语》。按,衣有箸者,今之绵衣,或曰箸以乱麻曰袍。

    纩为茧,縕为袍。——《礼记·玉藻》

    (2) 又如:袍子

    (3) 中式长衣的通称。其形制不分上衣下裳。本为闲居之服,汉以后用作朝服 。如:长袍;旗袍;袍带(锦袍腰带。古代君王和贵官的常服);袍褂(袍服和外褂。清代官服的主要组成部分)

    (4) 外衣

    袍者,表衣之通称。——《正字通》

    (5) 战袍 。如:袍铠(战袍与护身铁甲);袍甲(战袍和铠甲);袍仗(战袍和兵器。借指军容);袍袴(战袍,袴靴。军戎之服。亦指穿着军服的人);袍袄(袍和袄。古代军戎服饰。指比铠甲轻便的战袍和战袄)

    (6) 衣的前襟 。如:袍襟(衣襟)

    英文翻译

    long gown, robe, cloak

    方言集汇

    ◎ 粤语:pou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pau2 [梅县腔] pau2 [台湾四县腔] pau2 po2 [陆丰腔] pau3 [海陆丰腔] pau2 po2 [客英字典] pau2 [宝安腔] pau2 [东莞腔] pau2 [客语拼音字汇] pau2 po2
    ◎ 潮州话:pa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薄襃平聲開口一等bʰɑubau
    [yu]
    部首: 527
    笔画: 5
    五笔: GY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GI
    四角: 10103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2) 同本义

    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说文》

    君无故玉不去身。——《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

    五玉。——《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

    王齐则共食玉。——《周礼·王府》

    惟辟玉食。——《书·洪范》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

    (3) 又如:玉情儿(玉石的质量、成色);玉墀(白玉台阶);玉阙(宝座;皇宫);玉虚(道教指玉帝的居处);玉树(指槐树);玉砚(玉石制的砚台);玉雕(玉石雕成的工艺品);玉栏(玉石制的栏杆)

    (4) 泛指玉石的制品 。如:玉尺量才(考试);玉鉴(玉镜);玉斝(玉酒器);玉辇(君后坐的车);玉笈(玉饰的书籍)

    (5) 指玉制的乐器

    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孟子》

    (6) 又如:玉徽(美玉装饰的琴);玉轸(琴上的玉制弦柱);玉振金声(演奏古乐,以钟发声,以罄收韵,集众音之大成。金指钟,玉指罄)

    (7) 比喻色泽晶莹如玉之物 。如:玉色瑗姿(色泽如玉,姿态万行);玉溜(目光);玉箸(玉筯。死后垂下的鼻涕);玉笋(美女的手指);玉竹(一种竹,颜色青黄相间)

    (8) 比喻美德、贤才

    君子比德如玉。——《礼记》

    (9) 又如:玉笋之班(人材行列。唐末朝士风貌优异有才华的人,称玉笋。得与其列者称玉笋班);玉堂金马(指翰林出身;亦指出身高贵,文武双全);玉堂(翰林院);玉音(帝王的话语)

    形容词

    (1) 敬辞。多用以尊称对方的身体言行等

    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战国策》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白居易《长恨歌》

    (2) 又如:玉文(对文字的美称);玉面(尊称人的容颜);玉札(对别人书信的敬称);玉躬(玉体);玉声(对他人言语的敬称)

    (3) 形容美好 。如:玉蕴辉山(周身包含着耀人的光彩);玉女(美女;仙女)

    (4) 形容洁白 。如:玉魄(月华);玉屑(喻洁白的雪花);玉珥(太阳两边的云气);玉羽(洁白的羽翼)

    (5) 珍贵 。如:玉苗(珍贵的幼苗);玉编(珍贵的典籍)

    英文翻译

    jade, precious stone, gem

    方言集汇

    ◎ 粤语:juk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ngiuk8 [陆丰腔] gniuk8 [东莞腔] ngiuk8 [海陆丰腔] ngiuk8 [梅县腔] niuk8 [沙头角腔] niuk8 [客语拼音字汇] ngiug6 [台湾四县腔] ngiuk8 [宝安腔] ngiu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魚欲入聲開口三等ŋĭwokngyuk/ngivk
    dài [dai]
    部首: 318
    笔画: 9
    五笔: GKP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TJBLB
    四角: 44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上面表示束在腰间的一根带子和用带的两端打成的结。下面象垂下的须子,有装饰作用。本义:大带,束衣的腰带)

    (2) 同本义

    带,绅也。上象系佩之形。佩必有巾,从重巾。——《说文》

    不说带。——《仪礼·士虞礼记》

    之子无带。——《诗·卫风·有狐》

    带裳幅舄。——《左传·桓公二年》

    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世说新语·文学》

    子墨子解带围城。——《墨子·公输》

    (3) 又如:带冕(大带和冠冕);带围(腰围,腰带);带钩(皮革腰带上的金属钩。形状一端曲直,另一端为圆钮以承钩。有动物形的,也有铸花纹的);带头(旧时衣袍外腰带上的扣头,常镶以金、玉等装饰物)

    (4) 泛指狭长形条状物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清· 姚鼐《登泰山记》

    (5) 又如:裤带;鞋带

    (6) 根据纬度和温度把地球表面分为5个大带的任一带 。如:温带

    (7) 生物地理区的典型带状区。如:海洋滨岸带;南方生物带

    (8) 以某种特殊性质、作用或成分为特征的地球物质(如岩石)的分带、分层或层系。如:饱和带

    (9) 轮胎 。如:车带;里带;外带

    (10) 妇科病名 。如:白带;赤带

    动词

    (1) 佩带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史记·项羽本纪》

    带刀升座。——《隋书·礼仪志》

    带长铗之陆离兮。——《楚辞·屈原·涉江》

    (2) 又如:带甲(披戴盔甲的将士;又比喻战乱);带剑;带刀

    (3) 携带

    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世说新语·德行》

    应元带刀鞬出,跃马大呼于市曰。——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4) 又如:带了两本笨重的法律书去审判。又指具有…作为属性或特征。如:他把他的老习惯带进了新生活

    (5) 抚养 。如:他是由一位农民大娘带大的

    (6) 引导某人或某物 。如:带将(带,领);你带路,我们跟你走

    (7) 兼管

    谢为太傅长史被弹, 王即取作长史,带 晋陵郡。——《世说新语·言语》

    (8) 具有某种标志或特征 。如:带叶子的橘子

    (1) 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相当于“又” 。如:连说带比划的,就交上朋友了;带口(随口)

    (2) 表示附有较小的数量

    你不是常常说,你才三十带点,日子还很长么?——沙汀《困兽记》

    英文翻译

    belt, girdle, band, strap, zone

    方言集汇

    ◎ 粤语:daai2 daai3
    ◎ 潮州话:dua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