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绣

mǎng xiù [ mang xiu]
繁体 蟒繡
注音 ㄇㄤˇ ㄒ一ㄡˋ

词语释义

指蟒袍。

词语解释

  1. 指蟒袍。

    明 徐渭 《赋得战袍红》:“自与鶉旗映,还宜蟒绣縈。”参见“ 蟒袍 ”。

引证解释

⒈ 指蟒袍。参见“蟒袍”。

明徐渭《赋得战袍红》:“自与鶉旗映,还宜蟒绣縈。”

蟒绣的网络释义

蟒绣

  • 蟒绣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mǎng xiù,是指蟒袍。
  • 汉字详情

    mǎng,měng [mang,meng]
    部首: 603
    笔画: 16
    五笔: JADA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LITIT
    四角: 54148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虫,莽声。本义:巨蛇)

    (2) 同本义 。如:蟒蛇(又称蚺蛇。一种无毒的大蛇。体长可达一丈以上,头部长,口大,舌的尖端有分叉,背部黄褐色,有暗色斑点,腹部白色,多产于热带近水的森林里,捕食小禽兽。肉可食,皮可制物);蟒袍(清时皇帝、皇太子有龙袍,其下如皇子、亲王以及一品官至七品官,皆有蟒袍)

    (3) 蟒袍的简称

    上面正居中,悬着荣、 宁二祖遗像,皆是披蟒腰玉。——《红楼梦》

    (4) 又如:蟒绣(又叫蟒衫,蟒服,蟒衣,即蟒袍;明、清时皇子、亲王、一品至七品官所穿,衣上用金线绣蟒,形状像龙,四爪。蟒数自八至五,按等级区别)

    英文翻译

    python, boa constrictor

    方言集汇

    ◎ 粤语:mong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mang3 [客英字典] mang3 [海陆丰腔] mang3 [客语拼音字汇] mong3 [宝安腔] mong3 [梅县腔] mang3 [陆丰腔] ma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七蕩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模朗唐開上聲開口一等mangx/mankmɑŋ
    xiù [xiu]
    部首: 332
    笔画: 10
    五笔: XTEN
    吉凶:
    仓颉: VMHDS
    四角: 22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秀声。从“糸”( )与丝织有关。本义:刺绣) 同本义 。用彩色线在布帛上刺成花、鸟、图案等

    绣,五采备也。——《说文》。按考工记,以言画缋之事。则凡黹与画之五采备者,皆曰绣也。

    絺绣。——《书·益稷》。郑注:“刺者为绣。”按,谓针缕所紩者,其色备五采。紩者,黹字。郑以刺释黹,非以刺释绣也。

    妾自绣腰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著我绣夹裙。

    朝绣夹裙。

    灿若图绣。——《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2) 又如:绣幌(乡花的帷幔,窗帘);绣鹄(锦绣的飞禽图梆);绣鹄(绣花的头巾);绣佛(用彩色的丝刺绣成的佛像);绣被(绣有彩色花纹的衾被)

    名词

    (1) 绣花的衣服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之夜行,谁知之者?——《史记》

    (2) 又如:绣文(彩色绣花的丝织品或衣服);绣衣、绣服(用彩线刺绣的丝绸衣服);绣裳(绣衣)

    (3) 绣花的物品

    绣十匹,锦三十匹。——《史记·匈奴列传》

    (4) 如:湘绣;苏绣

    形容词

    (1) 绘饰华美的

    文绣有常。——《礼记·月令》

    黼衣绣裳。——《诗·秦风·终南》

    (2) 又如:绣毬(用五色丝绸扎成的球状物);绣错(色彩错杂如绣)

    (3) 华丽,精致如绣

    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行我无缘。——杜甫《草堂诗笺》

    骈四俪六,锦心绣口。——柳宗元《乞巧文》

    (4) 又如:绣口锦心(形容辞句华丽、文思优美);绣阁琼楼(精美秀丽的楼舍);绣闼(雕绘华美的宫中小门);绣草(沿阶草)

    英文翻译

    embroider; embroidery; orna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sau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