蝜蝂

fù bǎn [ fu ban]
注音 ㄈㄨˋ ㄅㄢˇ

词语释义

蝜蝂 fùbǎn

(1) 寓言中说的一种好负重物的小虫(见于唐柳宗元《蝜蝂传》)

a kind of insect

词语解释

  1. 小虫名。

    唐 柳宗元 《蝜蝂传》:“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輒持取,卬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集注引 孙汝听 曰:“蝜蝂,《尔雅》作‘负版’。” 元 邓玉宾 《一枝花》套曲:“是一箇无斤两的风云怛,蝜蝂虫般捨命的贪。”

引证解释

⒈ 小虫名。

唐柳宗元《蝜蝂传》:“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輒持取,卬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
集注引孙汝听曰:“蝜蝂,《尔雅》作‘负版’。”
元邓玉宾《一枝花》套曲:“是一箇无斤两的风云怛,蝜蝂虫般捨命的贪。”

蝜蝂的国语词典

动物名。一种虫。传说中好负重物。

蝜蝂的网络释义

蝜蝂

  • 从字典上看,蝜蝂这种昆虫是柳宗元杜撰的,但比柳宗元的作品更早的《尔雅》上,却有蝜蝂的记录。 在柳宗元的《蝜蝂传》中,说“蝜蝂”是一种喜爱背东西的小虫。爬行时遇到东西,总是抓取过来,抬起头背着这些东西。东西越背越重,即使非常劳累也不停止。
  • 汉字详情

    [fu]
    部首: 603
    笔画: 15
    五笔: JQMY
    五行:
    仓颉: LINBC
    四角: 5718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房久上聲開口三等biux/biovbʰĭəu
    bǎn [ban]
    部首: 603
    笔画: 14
    五笔: JTHC
    五行:
    仓颉: LILLE
    四角: 52147

    详细解释

    ——见“蝜蝂”( fùbǎn)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五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布綰刪開上聲開口二等pranx/peaan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