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篆

wō zhuàn [ wo zhuan]
繁体 蝸篆
注音 ㄨㄛ ㄓㄨㄢˋ

词语释义

1.蜗牛爬行时留下的涎液痕迹﹐屈曲如篆文﹐故称。

词语解释

  1. 蜗牛爬行时留下的涎液痕迹,屈曲如篆文,故称。

    宋 毛滂 《玉楼春·仆前年当重九》词:“泥银四壁盘蜗篆,明月一庭秋满院。” 清 周亮工 《大风拔茅屋》诗之一:“独影谋蜗篆,寒心倩鴈书。” 姚锡钧 《漫成》诗:“饭了茶枪横舌本,雨餘蜗篆溼苔花。”

引证解释

⒈ 蜗牛爬行时留下的涎液痕迹,屈曲如篆文,故称。

宋毛滂《玉楼春·仆前年当重九》词:“泥银四壁盘蜗篆,明月一庭秋满院。”
清周亮工《大风拔茅屋》诗之一:“独影谋蜗篆,寒心倩鴈书。”
姚锡钧《漫成》诗:“饭了茶枪横舌本,雨餘蜗篆溼苔花。”

蜗篆的国语词典

形容蜗牛行过处,所留的涎迹如篆文一般。

蜗篆的网络释义

蜗篆

  • 蜗篆是汉语词汇,读音为wō zhuàn,指蜗牛爬行时留下的涎液痕迹,屈曲如篆文。
  • 汉字详情

    [wo]
    部首: 603
    笔画: 13
    五笔: JKMW
    五行:
    仓颉: LIROB
    四角: 56127

    详细解释

    名词

    动物名,蜗牛 。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有肺目。如:蜗发(蜗牛状的发型,多为古代小儿发型);蜗窄(像蜗壳那样窄小);蜗角虚名(比喻很小的虚名);蜗角蝇头(比喻极微小的利益);蜗蜒(即蜗牛);蜗跡(即蜗涎);蜗痕(蜗涎)

    英文翻译

    a snail, Eulota callizoma

    方言集汇

    ◎ 粤语:waa1 wo1
    ◎ 潮州话:ua1

    宋本广韵

    zhuàn [zhuan]
    部首: 624
    笔画: 15
    五笔: TXEU
    五行:
    仓颉: HVNO
    四角: 882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彖( tuàn)声。从竹,与简册有关。本义:即篆书。汉字的一种书体,通常包括大篆、小篆,一般指小篆)

    (2) 同本义

    篆,引书也。谓引笔而箸之于竹帛。——《说文》。故史籀所作为大篆, 李斯所作为小篆,又有以摹印者为缪篆。其实 许君所云八体, 唐元度所云十体,下至 韦绩所云五十六种云, 梦英所云十八种书,皆得之篆也。

    鸟书篆素。——左思《吴都赋》。注:“篆书于素也。”

    用篆章一。——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篆炉(有篆字形图案的香炉);篆体(篆字的书体。汉字书体的一种);篆虫(篆书);篆题(用篆书所写的字);篆隶(篆书和隶书);篆记(篆体印章)

    (4) 官印的代称

    妻孥从饿死,敢爱黄金篆。——唐· 刘叉《饿咏》

    轻骑而先,二十六日入泰州,未视篆,借郡中敢死士及部押使臣效用。—— 岳琦《金蛇粹编》

    (5) 又如:篆文(篆体字);篆注(对篆字的注解);篆籀(篆文和籀文)

    (6) 官职

    明官多缺,以经历署篆。——《徐霞客游记》

    动词

    (1) 特指用篆体字书写

    太一装以宝,列仙篆其文。——唐· 韩愈· 孟郊《赠剑客李园联句》

    (2) 又如:篆素(写篆书于素帛);篆额(用篆字书写碑额);篆书(写篆字)

    (3) 雕刻

    爱美人之容貌兮,香培玉篆。——《红楼梦》

    (4) 引申为铭刻

    深情已篆中心,今已人禽异类,姻好何可复圆?——《聊斋志异》

    才微往彦,遇倍昔时,仰戴恩荣,已增铭篆。——唐· 顾云《谢徐学士启》

    (5) 又如:篆铭(铭刻,比喻牢记在心)

    英文翻译

    seal script; seal, official stamp

    方言集汇

    ◎ 粤语:syun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on5 [梅县腔] chon5 [台湾四县腔] con5 [客语拼音字汇] con4 [陆丰腔] con6 [宝安腔] con5 [客英字典] chon5 [东莞腔] zo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八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持兖仙B合上聲合口三等仙Bdryenx/dweenɖʰĭwɛ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