蛊伪

gǔ wěi [ gu wei]
繁体 蠱偽
注音 ㄍㄨˇ ㄨㄟˇ

词语释义

1.蛊惑诈伪。

词语解释

  1. 蛊惑诈伪。

    宋 王安石 《彼狂》诗:“夸贤尚功列耻荣,蛊伪日巧雕元精。”

引证解释

⒈ 蛊惑诈伪。

宋王安石《彼狂》诗:“夸贤尚功列耻荣,蛊伪日巧雕元精。”

蛊伪的网络释义

蛊伪

  • 蛊伪是汉语词汇,解释为蛊惑诈伪。
  • 汉字详情

    [gu]
    部首: 603
    笔画: 11
    五笔: JLF
    五行:
    仓颉: LIBT
    四角: 501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虫,从皿。本义: 人肚子里的寄生虫)

    (2) 同 本 义

    蛊,腹中虫也。——《说文》

    掌除毒蛊。——《周礼·秋官·庶氏》

    (3) 又如:蛊慝(蛊虫引起的祸害);蛊证(腹内生虫的病);蛊毒(蛊虫之毒)

    (4) 毒虫。传说取百虫于皿中,使互相蚕食,最后所剩的一虫为蛊 。如:蛊虿(毒虫)

    (5) 神智惑乱的疾病 。如:蛊疾(心志惑乱的疾病。多指被女性所迷惑而言)

    (6) 传说中一种人工培育的毒虫

    江南数郡有畜蛊者,主人行之以杀人,行食饮中,人不觉也。——《舆地志》

    (7) 又如:蛊蛊(传说人工培育的蛊虫);蛊主(传说饲养蛊虫的人)

    (8) 指与诅咒、祈祷鬼神等迷信有关的事 。如:蛊气(施行诅咒术的邪气);蛊祝(用邪术诅咒害人);蛊师(迷信职业者。利用符咒等邪术为人安排吉凶祸福的人);蛊杀(蛊术杀害)

    (9) 谷类中蛀虫所化的蛾

    谷之飞,亦为蛊。——《左传·昭公六年》

    (10) 又如:蛊蛊(粮食中蛀虫所化的蛾)

    (11) 指淫邪之事

    关其门户,用止狂蛊。——《太玄经》

    (12) 一种腹部臌胀的疾病 。如:蛊膈(腹胀不思饮食的病);蛊胀(即臌胀病)

    (13) 通“故”( )。故事,旧事,旧业

    乃命五史以书五帝之蛊事。——《尚书大传》

    动词

    (1) 诱惑;迷乱

    楚令尹子元欲蛊 文夫人。——《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孔某(指孔丘)盛容脩饰以蛊世。——《墨子·非儒下》

    糜费产业,蛊惑士女。——南朝梁· 刘勰《灭惑论》

    (2) 又如:蛊丧(惑乱丧失);蛊溺(惑乱沉迷);蛊伪(蛊惑诈伪);蛊诱(迷惑引诱)

    (3) 用符咒之术毒害人

    因诬言欲作蛊道祝诅,以菟为厌胜之术。——《后汉书·清何王庆传》

    (4) 又如:蛊毒(毒害。用毒药害人,使人不自知);蛊道(指巫蛊咒诅之术)

    形容词

    通“痼”( )。疾病久治难愈

    晋胥克有蛊疾,郤缺为政。——《左传·宣公八年》

    英文翻译

    poison; venom; harm; bewitch

    方言集汇

    ◎ 粤语:gu2

    宋本广韵

    wěi [wei]
    部首: 221
    笔画: 6
    五笔: WYLY
    五行:
    仓颉: OIKS
    四角: 242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形声。从人,从为,为亦声。本义:欺诈)

    (2) 同本义

    伪,诈也。——《说文》。徐锴曰:“伪者,人为之,非天真也。”

    无或诈伪淫巧。——《礼记·月令》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荀子·性恶篇》

    (3) 又如:伪诈(欺诈);伪怠(欺诈懈怠);伪服(骗居尊位);伪人(伪夫。伪善、诈伪之人);伪巧(诈伪奸滑);伪臣(诈伪之臣);伪民(诈伪的人);伪行(诈伪的行为)

    (4) 人为;矫饰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

    (5) 伪装;假装

    然则舜伪喜者与?——《孟子·万章上》

    (6) 又如:伪廉(假装廉洁);伪行(假装出某种行为;假装);伪冒(假冒;冒充);伪从(假作同意);伪让(假意谦让)

    (7) 伪造,假作 。如:伪易(作假偷换);伪作(假造);伪从(假作同意)

    形容词

    (1) 虚假;不真实

    作伪主以行。——《礼记·曾子问》

    道恶乎隐而有真伪?——《庄子·齐物论》

    寄伪儿啼。——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古书之正伪。——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伪为屋券。——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家藏伪章。——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伪言(虚假的言论);伪名(假名);伪行(虚假的行为);伪命(虚假的命令);伪辞(虚假的言辞);伪态(虚伪的态度);伪意(虚假的心意);伪戾(诈伪乖戾);伪俗(诈伪的风气)

    (3) 非法;非正统

    且臣少事伪朝。——晋· 李密《陈情表》

    (4) 又如:伪政府;伪组织;伪庭(伪朝);伪师(僭伪、非正统政权的军队);伪国(僭伪之国);伪朝( 伪、非正统的王朝)

    英文翻译

    false, counterfeit, bogus

    方言集汇

    ◎ 粤语:ngai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