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蚂蚁搬泰山
(1) 比喻人多力量大,可以创造奇迹
词语解释
成语用法
蚂蚁搬泰山作宾语、定语;指人自不量力。
引证解释
⒈ 比喻人多力量大。虽然个人力量有限,但每人出把力,就可以完成巨大的任务。
蚂蚁搬泰山的国语词典
比喻任务艰巨,个人力量虽小,但团结一致,终有完成的时候。
蚂蚁搬泰山的网络释义
蚂蚁搬泰山
蚂蚁搬泰山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mā
(2) 另见
mǎ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虫,义声。本作“螘”。本义:蚂蚁)
(2) 膜翅类昆虫名。俗称蚂蚁
羊肉不慕蚁,蚁慕羊肉,羊肉螘也。——《庄子》
(3) 又如:蚁附蝇趋(如蚁附膻,如蝇逐臭。意指攀附、奉承);蚁聚蜂屯(像蚂蚁和蜜蜂一样杂乱地聚集在一起)
(4) 酒的泡沫 。如:蚁绿(有浮沫的酒);蚁尊(酒杯。借指酒);蚁瓮(酒坛)
(5) 玄色
麻冕蚁裳。——《书》。郑玄注:“蚁谓色玄也。”
(6) 又如:蚁裳(玄色下衣)
形容词
比喻卑微;微末;小 。如:蚁悃(谦称自己的诚挚心意);蚁鼻(比喻微细);蚁窍(小洞);蚁斗(比喻微末的争斗);蚁斗蜗争(比喻微末的争斗)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hia6 [饶平、潮阳]ngiⁿ6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般声。本义:挪动)
(2) 同本义
师见僧搬土次,乃以一块土放僧担上。——《五灯会元·文益禅师》
(3) 又如: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把货物搬走;他早就搬走了;搬场(迁居)
(4) 套用,移用 。如:生搬硬套
(5) 搬请;求助 。如:搬兵
(6) 挑拨 。如:搬是非,造谣言;搬嘴(搬弄是非。把别人背后说的话传来传去,蓄意挑拨)
(7) 扮演 。如:搬唱(扮唱,演戏);搬戏(演戏)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ban1 [梅县腔] ban1 [沙头角腔] ban1 [客英字典] ban1 [陆丰腔] ban1 [客语拼音字汇] ban1 [台湾四县腔] ban1 [东莞腔] ban1 [海陆丰腔] ba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
详细解释形容词 (1) (形声) (2) 同本义 泰,亦作汰。疑泰、太、汰三形实同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3) 安定平和 泰,安也。——《字汇》 宇泰定者,发乎天光。——《庄子·庚桑楚》 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 以祈国泰民安。——吴自牧《梦梁录》 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处之泰然也。——《元史·许衡传》 否泰如天地。——《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如:泰日(天下太平的时代);泰治(太平安定);泰定(安定);泰和(太平);泰平(政教清平,国泰民安。即太平);泰通(国泰政通) (5) 奢侈 泰,侈也。——《玉篇》 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论语·述而》 (6) 又如:泰侈(骄纵奢侈);泰靡(奢靡) (7) 骄纵;傲慢 骄泰奢侈。——《国语·晋语》 以泰于国。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礼记》 (8) 大之极,极大 泰,大也。——《易·泰卦》释文引马注 遇泰之需。——《左传·哀公九年》。疏:“泰者,大也。” 假尔泰龟有常。——《礼记·曲礼上》。疏:“泰者,大中之大也。” 不以泰乎?——《孟子·滕文公下》 (9) 又如:泰河(大河);泰吕(大吕);泰武(强大的武力);泰运(大运,天运);泰风(大风,西风) (10) 极 。如:泰西(极西。旧泛指西方国家);泰东(极东。泛指东亚、南亚、东南亚各国);泰玄(深奥玄妙的道理);泰古(远古,上古);泰东西(泛指欧美和东亚、南亚、东南亚各国) 名词 (1) 山名 。泰山主峰在山东省泰安县境。是“五岳”之首的东岳。又名岱宗。如:泰华(泰山与华山);泰岱(泰山);泰岳山(武当山别名) (2) 古州名 (3) 五代唐置,明代改称保定府,治所在河北省清苑县。今为保定市 (4) 南唐置,治所在海陵(今江苏省泰州市) (5) 县名 。在江苏省中部。汉置海陵县,明为泰州,1912年改为泰县。1949年后拆置泰州市 (6) 古酒樽名 。如:泰和汤(指酒) (7) 六十四卦之一 象曰:天地交,泰。——《易·泰》 (8) 泰国的简称 (9) 姓 英文翻译great, exalted, superior; big
方言集汇◎ 粤语:taai3
◎ 客家话:[梅县腔] tai5 [宝安腔] tai5 [客英字典] tai5 [陆丰腔] tai5 [东莞腔] tai5 [台湾四县腔] tai5 [客语拼音字汇] tai4 [海陆丰腔] tai5 ◎ 潮州话:tai3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去十四泰
详细解释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2) 同本义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太行、 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 又如:山霭(山上的云气);山灵(山神);山阿(山中凹曲的地方);山岩(山峰;山崖);山隈(山角);山啜(山岔);山落(山岔;山角落);山孤钉(小山包);山头(绿林好汉占据的山寨;坟地;山墙);山长(科举时代的书院主讲及总领院务者);山主(寺院的主持);山观(山中道观);山关(依山而建的城堡) (4) 形状像山的东西 刃树剑山。——《南齐书·高逸传伦》 (5) 又如:冰山;鳌山;山枕(枕头。古代枕头多用木、瓷制作,中凹,形似山);山堆阜积(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山棚(结彩的牌楼;比武台,戏台);山家(佛寺) (6) 特指“五岳”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孔传:“高山,五岳。大川,四渎。” (7) 又如:山斗(“泰山北斗”的缩略。借指卓有成就令人仰慕的人物);山右(指山西省,西在太行山之右);山左(山东的别称) (8) 山墙 。如:山架(把几层木板镶嵌在墙里的架子) (9) 指酒肆的楼上 酒阁名曰厅院,若楼上则又或名为山,一山、二山、三山之类。牌额写过山,非特有山,谓酒力高远也。——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 (10) 山中。指隐居之处 。如:山谷臣(隐士的自称);山谷之士(隐士);山囚(隐居山野不得志的士人);山巾(山野隐士的便帽) (11) 坟 。如:山陵(帝王的陵墓);山园(坟地);山门(墓门) (12) 蚕簇。由禾杆、油菜杆搭成的小簇 。如:蚕上山了 (13) 姓 形容词 (1) 大,巨大 。如:山嚷怪叫,太吵人了;山响 (2) 粗俗 你道山不山?中了状元一道烟。——《牡丹亭》 (3) 山野——谦称 。如:山妻(隐士之妻) 英文翻译mountain, hill, peak
方言集汇◎ 粤语:saan1
◎ 客家话:[梅县腔] san1 [海陆丰腔] san1 [客语拼音字汇] san1 [台湾四县腔] san1 [客英字典] san1 [东莞腔] san1 [沙头角腔] san1 [陆丰腔] san1 [宝安腔] san1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八山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