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民

yǐ mín [ yi min]
繁体 蟻民
注音 一ˇ ㄇ一ㄣˊ

词语释义

蚁民 yǐmín

(1) 老百姓,旧时老百姓对官府谦卑的自称(常见于状文)

common people

词语解释

  1. 犹小民。旧时统治者对老百姓的蔑称。亦为老百姓在官长面前的卑称。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今试还视我国人,蚁民之事官吏,下僚之事长官,有一不出于此途者乎?” 聂绀弩 《鲁迅--思想革命与民族革命的倡导者》:“天才们给 中国 人民取个雅号:‘蚁民’,就是说人们的生命像蚂蚁一样的不值钱。”

引证解释

⒈ 犹小民。旧时统治者对老百姓的蔑称。亦为老百姓在官长面前的卑称。

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今试还视我国人,蚁民之事官吏,下僚之事长官,有一不出于此途者乎?”
聂绀弩《鲁迅--思想革命与民族革命的倡导者》:“天才们给中国人民取个雅号:‘蚁民’,就是说人们的生命像蚂蚁一样的不值钱。”

蚁民的国语词典

旧时人民对官府的自称,多见于诉状呈文中。

蚁民的网络释义

蚁民

  • 犹小民。指老百姓·旧时统治者对老百姓的蔑称。亦为老百姓在官长面前的卑称。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今试还视我国人,蚁民之事官吏,下僚之事长官,有一不出于此途者乎?” 聂绀弩 《鲁迅--思想革命与民族革命的倡导者》:“天才们给 中国 人民取个雅号:‘蚁民’,就是说人们的生命像蚂蚁一样的不值钱。”
  • 蚁民造句

    在达官贵人眼中,老百姓不过是"蚁民"而已,一钱不值。
    天地广阔,浩土万里,为什么却连一个可供我们这些蚁民生存的空间都没有!龙睿这样想着。
    只有想尽办法,不择手段,从这凡俗蚁民的命运中,一步步的往上爬,等爬到了天,回头也可以肆意践踏这些尘世的低贱百姓的时候,那才算成就了神仙。
    圣人欲包举宇内,横扫八荒,蚁民野夫,背井离乡,抛家舍业,累白骨而成圣人之名。
    你让他们卸下这些面具和盔甲,他们又会变成懦弱和卑微的一群蚁民。
    主角王平偶得五万年后的傀儡操纵机,原本的蚁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到一只手机,大到一座大厦,都在可操纵范围之内。
    我一抬脚,一座高楼升起,我站在高楼顶层,俯视下面这些蚁民,他们都在膜拜我。
    时值天下升平,金陵妩媚,京城雄浑,歌不尽秦淮声,舞不完淮扬曲,盛世的祥和下,忠良满地走,蚁民不如狗,他这一介孤儿举步维艰,欲求存身且不可得。
    在东方或者西方的各个小国中,贵族老爷们的权势之大以至于平民成了真正的屁民和蚁民。
    《蚁民漂泊记》作者新澜已经更新了最新章节十五岁。

    汉字详情

    [yi]
    部首: 603
    笔画: 9
    五笔: JYQY
    五行:
    仓颉: LIIK
    四角: 54103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虫,义声。本作“螘”。本义:蚂蚁)

    (2) 膜翅类昆虫名。俗称蚂蚁

    羊肉不慕蚁,蚁慕羊肉,羊肉螘也。——《庄子》

    (3) 又如:蚁附蝇趋(如蚁附膻,如蝇逐臭。意指攀附、奉承);蚁聚蜂屯(像蚂蚁和蜜蜂一样杂乱地聚集在一起)

    (4) 酒的泡沫 。如:蚁绿(有浮沫的酒);蚁尊(酒杯。借指酒);蚁瓮(酒坛)

    (5) 玄色

    麻冕蚁裳。——《书》。郑玄注:“蚁谓色玄也。”

    (6) 又如:蚁裳(玄色下衣)

    形容词

    比喻卑微;微末;小 。如:蚁悃(谦称自己的诚挚心意);蚁鼻(比喻微细);蚁窍(小洞);蚁斗(比喻微末的争斗);蚁斗蜗争(比喻微末的争斗)

    英文翻译

    ants

    方言集汇

    ◎ 粤语:ngai5
    ◎ 潮州话:hia6 [饶平、潮阳]ngiⁿ6

    宋本广韵

    mín [min]
    部首: 104
    笔画: 5
    五笔: NA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RVP
    四角: 777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指事。从古文之象。古文从母,取蕃育意。古代指黎民百姓,平民。与君、官对称)

    (2) 同本义

    民,众萌也。从古文之象。——《说文》。按,古文从母。取蕃育也,上下众多意,指事。

    民,氓也。——《广雅》。按,土著者曰民,外来者曰氓。

    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谷梁传·成公元年》

    夫民神之主也。——《左传·桓公六年》

    无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左传·闵公元年》

    黎民阻饥。——《书·舜典》

    民不适有居。——《书·盘庚上》

    哀我征夫,独为匪民。——《诗·小雅·何草不黄》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史记·项羽本纪》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3) 又如:民夫(被官府征召服劳役的百姓);民户(民家);民居(百姓居住之所);民服(平民的衣服);民宅(民房);民望(民众的希望、心愿;在民众中的声望);民牧(民众的治理者。后指地方的长官);民情(民众的心情、意愿);民役(民众所承担的劳役);民利(民众的利益);民命(民众的意旨;民众的生命;人命);民和(民众和睦团结);汉民;回民;藏民;民壮(清朝州、县官的卫兵。即三班中的壮班);渔民;农民;牧民;民膏(比喻人民用血汗创造的财富);民经(人民的规范);民熙物阜(人民安乐,物产富饶。形容升平景象);民害(人民的祸害);民力(人民的财力和劳力);民脂(比喻人民的劳动果实);民财(人民的财物);民纪(人民行为的准则);民祗(人民所敬畏者)

    (4) 泛指人

    民受无地之中以生。——《左传·成公十三年》

    食者,民之本也。——《淮南子》

    石斧之民。——〔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5) 又如:民性(人的天赋本性);民灵(人和神);民智(人的聪明才智)

    形容词

    (1) 民间的

    轻徭薄赋,以宽民力。——方勺《方腊起义》

    (2) 又如:民谣(民间流传的歌谣);民营(民间经营);民语(民间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言语);民狱(民间诉讼案件);民社(民间祭祀土神)

    英文翻译

    people, subjects, citizens

    方言集汇

    ◎ 粤语:man4
    ◎ 客家话:[梅县腔] min2 [宝安腔] min2 [东莞腔] min2 [台湾四县腔] min2 [客语拼音字汇] min2 [海陆丰腔] min2 [客英字典] min2 [沙头角腔] min2 [陆丰腔] mi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彌鄰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mĭĕnmjin/min